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文化与人格关系的思考
2009-04-27丁楠刘瑜
丁 楠 刘 瑜
【摘 要】人格既是一定社会塑造与文化浸化的产物,又是个体适应环境、主动选择与积极创造的结果,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部分。随着我国社会变迁的加速和深入,在新的社会文化中出现了一系列以前文化中所没有的人格特征。本文旨在利用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探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新文化与新出现的一些人格特征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关键词】社会文化新型人格 转型期
我国目前社会转轨、文化转型正以未曾有过的广度深度迅速进行着。面对着急剧变化的社会
文化环境,人格特征愈来愈与社会文化的特点紧密相关。如果说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取决于自我调控能力、正确对待外界影响的能力、保持内心平衡和满足状态的能力,那么,文化转型对每个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挑战。
1 主要理论
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体。文化具有下述的基本特征:文化是普遍的、共享的,是学而知之,后天习得的,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具有整体性。
人格概念上,L.A.珀文的定义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人格是为个人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一致性)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机构和过程两个方面,并且体现着个人的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此外,人格还包含过去的影响(包括对过去的记忆)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
关于文化与人格的交互作用,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者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最早对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家是M.韦伯,他指出,当一个动作的意义与他人有关时,这个动作就具备了社会意义。
社会学家G.H.Mead创立了符号互动理论,他认为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由文化意义规定的,文化意义是特定社会群体的共享成果,而许多文化意义是象征性的。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个体在各种情境下相对稳定的行为反应模式正是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借助于特定的符号系统去理解他人行为和事物的意义的结果。
在人格心理学中,研究人格与社会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讨论人格与情境的关系,情境对个体的意义并不在于其客观属性,而在于个体对情境刺激的主观解释。由于不同个体人格结构中的认知和动机因素不一样,同一情境线索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就各不相同。
Misch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简称CAPC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格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发生动态的交互作用:由人格系统产生的行为影响着社会环境,影响着个体对即将面临的人际情境的选择,而这些情境又反过来影响人格系统。
Caspi及其同事在总结了有关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人格与情境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第一个机制是“累积的连续性”,指行为结果不断积累,导致个体只能处于某种情境中,并会影响个体后继的行为,因而强化了最初的人格因素。第二个机制是“互动的连续性”,是指源于他人的反应,它由一个行为引起,并维持了个人的这一行为。
2 现代化进程与个体人格的交互作用
下面就以点概面地对一些转型期特殊现象对人格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同时思考这些人格特征是如何反过来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的。
2.1民主社会与弥漫性焦虑
弗洛姆说:现代民主的兴起,使人类不再被禁锢于封建制度的壁垒,我们获得了自由感……我们愿意成为怎样的人都行,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自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问题。自由可以是可怕的东西,它强迫我们每个人去面对那些我们必须独自承担责任的个人决定……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个体同样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和自由——可以相对自由得多地选择我们喜欢的人生道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选择居住地等等,似乎一切均可自主选择。然而有选择就有焦虑,选择越多焦虑越大,当个体不愿接受社会为我们选定的角色和可预见的生活方式时,其选择就意味着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自己所决定的后果完全由其个人承担,这时,面对未知未来的个体就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容易产生焦虑。
而所谓焦虑,是面临威胁时,个人自觉难以应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忧虑或恐惧的情绪反应。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个体会持续产生不满、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而受社会道德约束,当这种紧张感无处释放时个体就产生了弥散性焦虑,形成这种人格的个体终日处于紧张状态,毫无幸福感可言,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自觉地紧张,长期感到压抑、烦躁、惶惶不可终日。
反过来,由于这种有焦虑性人格的个体在社会中逐渐增多,个体为了摆脱对未知的焦虑感,就想很快能知道自己选择的结果,从而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个体不再享受选择所带来的乐趣,而是不停努力做出结果以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这样,虽然我们的社会的生活节奏、发展速度会随之变得更快,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浮躁气氛之中。
2.2贫富差距与相对剥夺感
有这样一个比喻:当大家都坐在茅屋里时,并未觉察生活怎样贫困,但是在茅屋旁边出现了宫殿,就会反衬出简陋与寒酸,再坐在茅屋里就会感到不堪忍受了。这种主观效应就是“相对剥夺感”。
社会比较心理是向上的社会比较,所以相对剥夺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地位发生相对的变动,使社会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时产生的社会心理反映就是公众的相对剥夺感增强。由此导致一些较为偏执的个体心理无所遵循而失去平衡。他们对现有的社会形态、文化规范、人际关系不满,总试图从中找出不合理的东西;对现实社会的主导价值和规范不仅没有吸收的欲望,而且总试图加以否定,这使得其社会适应更加困难;对社会的不满和无知使得他的社会交往充满对立和怀疑,因而他们把自己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错处,却无以自省或自责。通常这种人格都伴有畸形的侵犯动机,甚至走向犯罪。
我们的社会也由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反社会行为,严重妨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2.3信息化社会与“御宅族”
宅是一个目前流行的舶来语,用以形容那些喜欢呆在家里,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个体的一种个性化体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似乎越来越少,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相互联系,甚至可以在家工作、购物。一些人在习惯这些现代化的便捷方式后,出门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变得很困难。例如所谓的“宅男、宅女” ,他们大多是80后的年轻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从小生活在孤单和溺爱中,缺乏安全感和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当他们踏入社会后,往往习惯性地充满防御心理,对全新的环境,常常感到不适应或畏惧,特别是当现实和理想出现落差时,就更加留恋熟悉的家庭环境和虚拟世界。他们缺乏与人面对面交往的欲望,对家的依赖和留恋使他们觉得足不出户更舒心自在,于是他们尽可能多地宅在家里。
而这些“御宅族”也促使我国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宅文化”,如外卖、电子购物、送货上门等一系列与宅文化有关的现象也由此被催生。
2.4多元文化与“潮”人文化转型将人们从民族的、传统的同质文化推入多元的、相互冲突的异质文化,从相对恒定有序的文化背景推入了多变而不稳定的文化环境。健康的人格是建立在对社会自觉的、理性的参与基础上的,但在社会急剧变化、新潮的文化时尚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一些个体即所谓的“潮人”刻意追逐时髦,将社会适应当成“时尚跟随”。
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对新的观念思潮、娱乐方式、流行文化等都积极投入,一些态度更为理性积极的个体利用自己对新异文化的兴趣,在目前的潮流中不断成长,逐渐对前沿文化有了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品位的同时,也用自己对文化的独特理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成为流行文化的带动者,这样又反过来丰富了社会文化。
但更多追求时尚的“潮”人个体很少对这些前沿文化作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而只是盲目模仿,“跟着感觉走”,奔忙于“各领风骚不几天”的“流行”之中,导致其内心价值空心化。他们对“变迁”的理解更多的是表层的、形式上的,而且过于理想化,因而在现实挫折和矛盾面前,显得脆弱、缺少理智,社会角色混乱。反过来,这种人格群体的庞大也使我国的社会前沿文化在“哈韩哈日”的潮流下显得缺乏一定的内涵以及自己的独特性。
2.5多变政策与过度自我保障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加快,环境变化日新月异以及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对个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不确定感和不稳定感增强,引发出相应的安全保障要求,表现为公众过度的自我保障心理。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具有这种人格特点,他们极力维持其社会过程中业已接受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时代和文化变迁格格不入,因而常常陷入怀旧、失落和自怜境地。过度的守旧心理和恋旧倾向,使得其思想内向、闭塞,难以适应变革的现实和人际交往规范。偶遇冲击和挫折,便会彷徨、暴躁、沮丧、一蹶不振,甚至颓废自弃,严重者可能成为强迫症或躁郁症。
同时老年人身体素质极易受心理状况的影响,目前我国老年群体中心脏病高血压等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高发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而此,也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讨论
人格与社会文化是交互作用的,这种交互必是既有好的方面又有不好的方面。
健康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文化适应,而良好的文化适应必须建立在与文化转型顺向反应的基础之上。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加速度运动的现代化过程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改变着社会的人际关系、交往规范和行为方式。社会的这种迅速变迁要求个体做出顺向反应,以使其人格与时代相同步,与社会和文化相协调。在一个文化转型过程中,个体生活的文化环境具有了更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其社会生活适应的难度剧增。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更多从负面角度关注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分析思考文化转型给个体对社会的适应带来的难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人格特征。
这并不是说转型期人格与文化的交互作用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快速发展、人格发展越来越完善、个体生活满意度直线提高、社会文化逐步丰富多彩、社会制度逐步完善,这都是人格与文化交互作用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然而本文认为,只有意识到问题,从解决改善问题入手,人类社会才会越来越进步,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才会越来越顺利。平衡社会文化与个体人格的交互,让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是我们一切社会科学实践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美]J.M.Burger.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