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看藏獒

2009-04-27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4期
关键词:藏獒责任心赞美

段 然

我喜欢动物,平日里看的书,也大都和动物有关。最近看了《藏獒》,一拿上手就舍不得放下。

一口气读下来,《藏獒》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并不是藏獒那巍峨挺拔的身躯,也不是藏獒那凛凛逼人的气势,而是它的“人性”——那种和主人之间坚定的信任,那种与敌人战斗誓死不屈的精神,那种疾恶如仇、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是的,也许它有时候会迷茫,有时候会失去方向,但一旦它认定的事,就绝不会轻易改变。它们身上的确集中了“人”的一些美好品质——尊严、责任心、勇敢、有献身精神而且经得起磨砺。也许正因为如此,在草原上,在牧民们心里,藏獒的标准,也便成了“人类”道德的标准。

看看藏獒,再看看我们。

关上书,主人公的那一句“我想我上辈子一定是一只藏獒,而且我下辈子想要当一只獒王”的发自内心的呐喊犹在耳边。这是对藏獒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是对所处社会人性不昭的无奈表达。为什么不做人要当獒?是因为人心难测,是因为至真至纯的人性难再啊!主人公在这里,要用“獒性”唤醒“人性”,激起读者内心最深处的那一丝触动,从而找回人类的美好本性,这应该也是为什么这本书能给我很多感动的原因吧!

从内容上看,《藏獒》也是一本情节一直起伏跌宕的好书。不论是獒与獒之间为了人的利益争夺而进行的打斗,还是獒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主人拼尽生命与凶猛的狼群所作的搏斗,那种种的场景因作者精妙的描述而让人在掩卷之后仍历历在目。在我的眼里、心里,一向不忍动物被人虐待和伤害,而最后的结局,却偏偏是我最受不了的场景:冈日森格、多吉来吧、那日、果日,与那些千千万万成为牺牲品的藏獒们一起,化作守卫草原的神灵,永远地安息在它们生于斯战于斯的草原。而杀害他们的,只是那些被权益纷争冲昏了头脑的人们。

獒是这样的一种动物:你对它好,它会记你一辈子,并源源不断地回报。而人,在物质的社会渐渐迷失了自己的时候,却常常不是这样。由此让我想起小时候,那些幼稚、天真、纯洁的愿望。那时,曾经看过很多“大人们”写的东两,说他们恨自己的迷失——在自我和生存之间的迷失。那时,我还壮志勃勃地写下“我永远不会迷失自己”、“我永远都要做真实的自己”这样的话语。而时至今日,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这么气定神闲、这么立场坚定?

所以会在书中得到一种安抚,至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种族,还有“别人”,可以延续自己小时候那种单纯的想法。所以,会感动,会落泪。因为,在心底,某个角落,仍然向往那种单纯,不用带着面具伪装,不用陌生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也许有一天,可以去青藏高原,可以真切地看到那些让我敬佩与爱戴的獒。

也曾想过有一天,可以养一只藏獒。

但,就像书中写的一样,如果将那些在零下二十几度奔跑、把所有的家庭重担都扛在肩上的藏獒养在城市里,那他们还是藏獒吗?

所以我想,即使有一天,我有了这样的能力,也是不可能养的。因为,我不能将如此天生野性奔放的生灵泯灭在自己的兴趣和人情浮躁的城市中。这个人情浮躁的城市,已经泯灭了太多的东西。

应该有我们可以做的,可以避免的,避免那些灵性之物再遭吞噬,也避免自己再度迷失。

踏出坚实的脚步吧,走上寻找的旅途。一步,两步,三步……去找回,原本属于人类白己的美好!

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

导师:佚 名

点评:本文通过对藏獒的描写,表现出藏獒有尊严、责任心、勇敢、坚强、有献身精神的高贵品质,还表达了作者对其深深的赞美之情。作者由獒联想到人类,并将藏獒与人两相对比,写出了自己对人性渐渐缺失的忧虑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思考。结尾处,作者对美好人性追求的坚定信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文读来发人深思。(杨雅钰)

猜你喜欢

藏獒责任心赞美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远离否定式赞美
狼与藏獒(长篇节选)
藏獒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