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纪念与五四传播

2009-04-27胡国胜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胡国胜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是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历史轨迹,推动了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正是年年的五四纪念活动,使得五四运动得到正确的历史阐释,五四象征符号有了传播机会,五四精神得以弘扬和延续,指明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五四传播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4-0025-02

早在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就开始发表演说或撰写文章纪念五四。

一、五四纪念与五四运动的阐释

五四运动一开始是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后来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引领中国青年的五四精神。这就涉及到对五四运动的各种阐释,是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五四阐释而得来的。每年的五四纪念,是进行五四阐释的最佳契机。对于五四的阐释,国民党人、社会中间分子以及中国共产党人都作了不同的解释。形成如今的对于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要得自于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的历史阐释。李大钊最早提出要给予五四运动以更多更深层的意义。“我盼望中国学生界,把这种精神光大起来,依人类自由的精神扑灭一切强权,使正义、人道,一天比一天的昌明于全世界,不要把他看狭小了,把它仅仅看作一个狭义的爱国运动的纪念日。我更盼望从今以后,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都加上些新意义。”[1]瞿秋白也很早就发表文章指出五四纪念不能仅仅看作是学术纪念和新文化的纪念,而是有更多的政治纪念意义在里面。在1932年他又发表了《五四与新的文化革命》一文,文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决不放弃五四的宝贵的遗产。五四的遗产是什么?是对于封建残余的极端的痛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是主张科学和民权。”[2]对于五四运动解读最好最成功的要算毛泽东,1939年5月4日,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毛泽东发表《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3]毛泽东同时认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4]。正是五四运动的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使其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的革命运动,也使得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全部中国史中,五四运动以后二十年的进步,不但赛过了以前的八十年,简直赛过了以前的几千年”[5]。“大致地说,五四运动的倾向几乎决定了以后几十年中国的思想、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在这场思想骚动中开始形成的深刻的社会和民族意识一直长盛不衰。”[6]

其实,对于五四的不同纪念,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进行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五四遗产都成了双方争夺和重新解释的革命历史的一部分”[7]。中国国民党一直想占有和独吞五四纪念资源,其目的就是通过对五四纪念来拉拢全国进步青年。然而,“当国共实现了命运不佳的合作使国家得到统一后,国民党领导人对‘五四所提倡的改革最终采取了传统和保守主义的态度”[8]。这也是国民党没有抓住全国进步青年的根本所在。而中国共产党则从广大青年自身利益出发,最早提出把五四作为中国青年节并付诸行动,同时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民主科学精神和五四爱国主义传统。

二、五四纪念与五四符号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作为一种政治仪式,传播一些共同的文化符号或象征符号,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样的活动中确认了意识形态认同,确认了与其他人共享的观念和信仰,各种思想观念得以整合,意识形态得以重塑,文化得以传承。“政治仪式具有重要的功能,它可为个人提供政治方向和属于一个更大共同体的感觉”[9],五四纪念活动传播着五四象征符号,正是这些五四符号引导着全国广大青年健康成长。“精神力量依附各种有影响的象征符号——事物或观念——这些象征符号反过来又使重要的社会事实具体化。”[10]被简化和被普遍化的象征符号所产生的作用总是继续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五四这两个字,是所有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年们胸前的徽章。于是,就有永远‘五四,永远的被‘五四导引和感召着的永远前进的青年。”[11]五四运动,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象征,它象征着息息不断的民主火炬;象征积极向上的精神;象征着热血沸腾的青春。五四的象征就是新青年的象征。

三、五四纪念与五四精神的弘扬

在中国,近几十年来,随着纪念五四的活动不断与旧价值观和思维习惯进行斗争,五四给人们的启示已经越来越清楚。[12]五四运动之后,“政党和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之间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同时在它们的纲领和政策中也更多地强调社会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意识得到增强”[13]。这是五四带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精神财富。如何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则成了五四之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奋斗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自然少不了对五四精神的探索和弘扬。早在1920年4月21日,陈独秀在中国公学第二次演讲会上就发表了《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的演词,指出五四除了爱国运动,还有其不同的地方,就是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直接行动;(二)牺牲的精神”[14]。1924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第十三号通告《关于“五一”“五四”“五五”“五七”之纪念宣传》中指出:“‘五四纪念当然以学生为中心,同志们演说词中,须发挥五四运动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恢复国权运动;(二)新文化运动。此时国外列强之压迫,国内旧思想之反攻,都日甚一日,因此,五四运动之精神仍有发挥之必要。”[15]总的来说,这种五四精神就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五四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所面临的课题。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和新的历史觉醒中,去推进五四运动提出来的、还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这就是纪念五四的当代意义。[1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1959年3月31日发表的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宣传提纲中要求:“在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时候,我国各族青年必须发扬‘五四先辈的反帝爱国精神,努力巩固党的领导和国内各族人民的团结,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突击作用和先锋作用,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17]是年,徐特立在《中国青年》第8期发表论文《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指出:“我们今天的青年应该怎样纪念‘五四这个伟大的节日呢?要纪念‘五四,就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的革命光荣传统,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在当前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更大的成绩。”[18]

即使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广大青年在改革的浪潮中更是需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更是需要五四精神的引导和鼓舞。作为“五四”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是今日中国青年所最需要的精神支柱。[19]1984年5月,习仲勋在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大会上指出:“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正是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的光荣传统,把‘五四先烈们所不能看到的建设社会主义更艰巨的事业担当起来,做最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20]1986年5月3日,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七周年座谈会上他又指出:“五四革命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国青年前进。什么是五四革命精神呢?概括起来就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倡导民主和科学的精神,青年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精神。”[21]此时,五四纪念所要弘扬的就是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面最有凝聚力的旗帜,也是五四运动最丰厚的精神底蕴。今天,它仍然是团结和鼓舞包括青年在内的我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向前的巨大精神力量”[22]。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23]对于五四爱国主义精神的解释和弘扬,正如胡锦涛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大会所指出的那样,“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24]。

通过各式各样的五四纪念活动,让广大青年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有意识有目的的向青年民众灌输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党的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政治习惯等,弘扬五四精神,实现对广大青年的政治社会化。这也是为什么要举行五四纪念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要想让五四纪念活动对参加者起作用,要想通过五四纪念活动来说服他们,那么,就不能仅仅把他们带入五四的历史场景,而是要他们在这样的历史场景中掌握其精神要领。在纪念活动中通过心理暗示与精神导引,增加广大青年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活动所特有的精神统摄力量和文化渗透力,从而实现党对青年的领导在精神领域中的权力运作。

我们今天继承“五四”的事业,但我们如果不能超越“五四”,也继承不了“五四”。[25]因而,当代青年生逢其时,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要高举五四爱国主义旗帜,发扬科学、民主、爱国、进步的五四精神,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为能够担当建设祖国重任的强者。

参考文献:

[1]李大钊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2.

[2]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3.

[3][4][5]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5,699,703.

[6][8][13]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367-368,371,367.

[7][12][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316,305.

[9][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16.

[10][英]杰弗里·亚历山大·迪尔凯姆.社会学——文化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256.

[11]丁来文等.百年民族精神颂[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84.

[14]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518.

[15]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G].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568.

[16]龚育之.龚育之论中共党史(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551,560.

[17]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发表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宣传提纲[N].人民日报1959-4-12.

[18]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期望[J].中国青年,959,(8).

[19]张静如文集(2)[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495.

[20]习仲勋.发扬“五四”光荣传统做最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在五四运动六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4-5-4.

[21]习仲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423.

[22]发扬优良传统青春奉献中华——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N].人民日报,1990-5-4.

[23]江泽民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3-124.

[24]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5-5.

[25]胡绳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99.

责任编辑 李秀华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四卷本)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