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9-04-27陈国栋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机遇全球化

陈国栋

[摘要]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而言,既面临着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

[关键词]全球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4-0015-02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带来机遇

1.经济全球化给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提供了机遇。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我们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在学习其先进管理方式的同时,认清其制度本质和弊端,从而坚定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相互依存的加强,我国同美国等大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会变得更加稳定、从而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反华活动会受到制约,这也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2.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能否建立一个既公平又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关系到中国能否保持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能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加深,使我国能够通过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发展类型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了解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了解市场经济各种模式的利弊,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和选择。

3.经济全球化为扩大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提供了机遇。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能促使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积极发展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与发展我国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服务与金融网络。这样做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扩大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从而为树立社会主义形象奠定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科技、通讯、新闻媒体等领域世界性的发展,使中国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电视卫星节目等手段,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变化,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批驳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攻击,从而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4.经济全球化为实现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机遇。实现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人的追求。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期,企图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实现现代化,但未能如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是毛泽东想通过苏联模式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探索却出现了挫折。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遇到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从全球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比较和选择。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它为我国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战略,提供了借鉴的目标和手段,使我们对什么是现代化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是怎样实现现代化的,它们在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问题,比过去有着更加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无疑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5.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提供了丰富的时代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开放的体系,它是能够包容和吸纳一切社会形态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在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时,必须依托时代背景,吸收新的理论来发展、丰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依托丰富多彩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重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形象,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创造力、竞争力和对群众的吸引力。经济全球化中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并存、相互交流、相互对抗的局面,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收合理养分丰富自身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为我们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时代内容。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带来挑战

1.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挑战。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面临的政治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国际政治格局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长期对峙,到社会主义进入低谷,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纷纷丧失,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颜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而与此相对应,资本主义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无疑会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也从过去的主要是对抗斗争发展到如今的既联合又斗争。在与西方国家发展关系时,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民主方式甚至各种腐朽文化和错误思想观念传进来,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削弱人们追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

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在经济全球化的名义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斗争已经不是以传统的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的对立方式体现出来,更多的是进入渗透和反渗透的较量之中。在这种较量当中,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一定程度的“淡化”和“消解”。

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与文化交流的频繁展开,国外大量的思潮、观念传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淡化”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一些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的人出于政治目的考虑,宣扬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只是一个学派”,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一些激进的改革者公开鼓吹“全盘西化”,在政治上主张西方式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企图动摇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在思想文化上,否定或抛弃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鼓吹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在价值观上主张极端个人主义,否定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有一些反社会主义者故意歪曲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诋毁马克思主义,对改革开放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此外,文革时期将意识形态凌驾于经济建设之上的“极左路线”的消极影响,造成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淡漠。这些行为,在客观上强化了人们由于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而逐渐萌发的意识形态淡化思想。

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强势推动文化霸权主义,“消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间的融合日益加强,文化的发展也呈现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正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文化成果,但是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冲击,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借助它们的强势媒体力量,利用因特网的开放性大肆宣扬西方文化,兜售西方方式的意识形态,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正如俞可平指出的那样:“经济全球化陷阱也许还不是经济表象掩盖下的政治陷阱,而是经济掩盖与政治设计共同营造的文化陷阱”[2]。这种文化威胁和侵略,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极大的影响。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直接冲击。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是来自有着不同价值观念的主体,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多元的意识形态现状。这种冲击,在意识形态领域直接表现为

第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多样化和离散性,引发了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使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多元化的冲击。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制度必然带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在全球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多文化并存的状况和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理所当然地引起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多样化。客观上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和产生思想的混乱。市场经济制度必然带来社会的多样性和存在的多元化,承认多样性、多元化,如何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是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要面对的新的挑战。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获取全球化所带来的获益契机,资本主义利用意识形态故意营造了一种虚假的“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消费、消遣、娱乐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特征,它们不断地把这种生活方式随着产品一起灌输给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市场,对人们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对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诸如金钱至上观和无限制的消费等现象都是这种影响的反映。这种影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时期的负面效应挟裹在一起,构成了极强的社会消极因素,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经济全球化中西方的信息霸权直接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信息网络化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快速的传输方式以及难以控制管理的特点。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正是利用其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主导地位,通过发布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围追堵截,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面对以霸权形式出现的西方社会的各种信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的信息占有量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宣传和渗透的力度、途经、方法上无法与西方的信息相对抗。在网络上信息占有量的劣势,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与西方意识形态的对抗和斗争中处于劣势,西方社会的信息霸权直接威胁着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广大的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包含西方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等思想意识的大量信息,由于强势信息的霸权影响,容易引起在群众头脑中已初步形成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动摇,进而怀疑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2]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M].北京:中国文献科学出版社,2002:45.

责任编辑 宋桂祝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机遇全球化
RCEP与房地产机遇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互联网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网络语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