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江纺织产业发展升级的瓶颈和出路
2009-04-27汤方明
汤方明
吴江的纺织业在新世纪时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升级的迫切压力,然而,瓶颈性问题和诸多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吴江纺织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出现很大的困难,因此,转变思想、突破瓶颈是吴江纺织业得以发展升级的关键。
Wujiangs textile industry is faced with hard pressur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during the new era, while bottleneck problems and the existing conditionality factors are bringing about great difficulties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Wujiangs textile industry chain. Therefore, changing ideas and breaking through bottleneck are the key factors to help Wujiangs textile industry develop and upgrade.
吴江,作为中国纺织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在新世纪时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升级的迫切压力。纵观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吴江纺织产业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逐渐拉长、产业水平不断升级的趋势。然而,与浙江绍兴的纺织产业相比,吴江纺织产业层次依然较低,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吴江纺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
一、吴江纺织产业发展升级的瓶颈分析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吴江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升级呢,又将如何才能破解吴江纺织产业发展的瓶颈呢?
1.吴江纺织产业结构不合理!
纺织产业结构性失衡是影响吴江纺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的核心因素。“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是整个吴江纺织产业的心痛之处。吴江纺织产业主要集中在织造、纺丝这两个环节,染整次之,服装居末。吴江的各类喷水织机总量突破 15 万台,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喷气织机总量突破 1.3 万台,在织造规模和装备水平上,长期位列全国首位。
但是,吴江织造企业生产的纺织面料多以中低档、薄型化纤面料里料为主,高档面料不足 10%,约 70% 的坯布需运到浙江绍兴进行印染后整理加工后或再转出口。吴江拥有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纺丝制造体系,直纺装备水平领先国内,间接纺装备水平也不低,产品质量属行业内领先水平,但是,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差别化化纤产品比例不高,主要因为吴江的织造、染整业只能消化少量高档化纤产品,市场潜力尚未充分开发出来。目前,吴江的印染及后整理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多以国产设备为主,耗水耗能偏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生产成本及治污成本高、产品加工质量又不稳定,而且难以承接高端化、环保型、功能性、出口型纺织品的精加工业务,这是全市大批坯源外流的核心原因,也就只得将纺织产业链中为数不多的高额利润加工环节拱手让给绍兴的印染后整理业了。不仅如此,吴江的中低端织造、染整企业及地方政府却多承担了近 30 万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负担问题。
针对这种状况,业内专家和吴江本地纺织业界的人士纷纷指出:是染整产业的长期低层次徘徊阻碍了吴江纺织产业链的协调发展,限制了吴江纺织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升级后劲,如再不奋起直追,吴江的纺织产业将要远远落后于人了。
2.环保“紧箍咒”让吴江纺织产业发展伸不开手脚?
众所周知,吴江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堪重负,政府早已制订对策,《吴江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文本》明确指出,到2010年底,吴江市COD排放总量在2005年 1.87 万t的基础上削减 22.46%,控制在 1.45 万t以内,由此可见,吴江市水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然而,纺织业是吴江的重点产业,又是吴江环境污染的最大来源,其中又以染整业为最,而吴江纺织产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也恰恰在印染和后整理产业上。
目前,吴江市拥有印染企业 60 多家,生产中低档纯化纤产品的印染企业占到了总数的 60% 以上,全市后整理企业主要集中在盛泽镇,有 170 多家,但生产线不足 300 台套,规模小、产品劣、能耗高、污染重是主要特征。而且,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提升以及吴江纺织业产能的不断扩大,织造、印染以及后整理产业的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始终处于“污染 — 治理 — 再污染 — 再治理 ……”的尴尬循环当中。
尽管近年来吴江市推行激励机制,倒逼纺织印染企业“提标升级”,虽然,染整企业面对环保标准“提标升级”的压力,不得不对现有的环保设施进行必要的“提标升级”改造,但是,生产装备始终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水平,万米用水量、用热量和排污量均居高不下,产品结构也未能得到有效优化。盛泽镇纺织后整理示范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后整理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后整理产业装备技术水平的落后现状和后整理产品低端低价的尴尬窘境。过去 5 年间,吴江织造业的年总产能已超过 77 亿m,全市的印染产能却只由 18 亿m略微增加到 24 亿m,而后整理精加工能力尚不足 10 亿m,很明显,吴江的染整能力还是远不能满足吴江本地区的加工需求。
为何在纺丝和织造业突飞猛进的同时,染整产业发展10 年来几乎原地踏步呢?这一切归纳起来,关键的原因有 4 条:第一,吴江的环境容量已经相当有限,限制发展高污染的染整产业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举措。然而,对环保政策的僵化理解,过度限制、缺乏引导,谁都不敢松懈环保“紧箍咒”,是吴江纺织产业逐渐落后于绍兴的深层次原因。第二,吴江染整产业的加工利润在整个纺织产业链上属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效益还算不错,经营压力很小,企业自主升级的需求尚显不足;第三,吴江的染整加工能力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设备运转率很高,不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财力搞升级改造;第四,近几年在吴江新上印染项目很难,现在市面上一张印染执照可以净卖 3 000 万元,染整企业的竞争压力较小,对升级技术装备的愿望不够强烈,大多数染整企业长期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消极策略。所以,这也间接成为东方丝绸市场的交易规模和贸易层次被绍兴轻纺城一举超越的关键所在。
而且,这同时说明了吴江染整业的“节能减排”进程还处在“末端治理”的环节,跟“源头治理”的清洁生产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一切,看上去就是因为环保“紧箍咒”让吴江的染整业乃至整个纺织产业伸不开手脚,但这是根本因素吗?吴江纺织产业的发展升级出路又在哪里?笔者认为,正确理解环保政策,破解环保难题,吴江的纺织产业将大有作为。
二、吴江纺织产业发展升级的根本出路
纺织产业的发展升级离不开技术升级,技术升级离不开产业链发展协调。与吴江相比,绍兴纺织产业链的结构相对协调,各产业环节的规模比较均衡,形成了从前道PTA到纺丝、织造、服装的完整产业链,纺织产业经济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 75%。2008年绍兴纺织业各产业链产量分别为:PTA 150 万t,各类化纤 200 万t,织造布 50 亿m,印染及后整理加工布 170 亿m,纺织品出口预计超过 50 亿美元。而同期吴江纺织相关贸易出口约为 13 亿美元,仅为绍兴的1/4。到2008年底,绍兴拥有来自境外的纺织贸易常驻代表机构 579 家,常驻绍兴的外商及其代表 4 000 余人,而吴江在这一项上几乎为零。2008年,盛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额为575 亿元,绍兴轻纺城(含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为 634.5 亿元,两市场交易总额虽然差距不大,但出口额相差悬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吴江的纺织品对外贸易,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品结构都处于较低的层次,与绍兴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仔细思索,不难发现,绍兴的纺织品对外贸易有很可观的一部分是由吴江贡献的,这也由此说明吴江纺织品贸易自主出口的潜力还很巨大,发展空间还很广阔。
已经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已基本确定五大方向:一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协调发展;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强行业技术水平;四是促进节能减排,形成循环经济;五是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和营销渠道建设。由此看来,吴江纺织业发展升级如能紧紧抓住这五大方向,必将再创举世瞩目的辉煌。因此,吴江纺织产业要想突破现有产业链上的瓶颈,提升染整业的产业综合能力是目前最佳的出路。
第一,吴江的纺丝体系和织造体系的产业规模和装备水平都已经位居国内外领先的地位,突破空间小,但对提升染整业后加工需求潜力的作用依然十分巨大;
第二,纺丝、织造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染整业的同步发展升级,染整业的发展升级将大大促进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纺丝、织造产品的增长,也将大大提升吴江服装业的整体水平;
第三,吴江的染整产业规模总量和技术水平都还不能满足本地区的加工需求,大多数印染后整理企业的技术装备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了,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况且吴江地区 70% 的印染后整理业务要交给绍兴企业,这将十分不利于吴江纺织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出口纺织产品主要集中在后整理产品和成品服装,要想提升纺织对外贸易的规模和产品结构,印染后整理产品是关键,它不仅是纺织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又是出口服装的最直接原材料;
第五,吴江发展PTA等纺织上游产业目前还不具可行性,新建、改造PTA等纺织上游产业项目属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十一五”期间国家未安排在吴江境内建设PTA等项目的计划,况且国内PTA产能已经供大于求了,PTA等项目的环保风险也更大;
第六,发展和升级吴江的染整业可以大大提升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纺织品贸易层次和产业集群地位,吴江的大部分纺织品对外贸易也不用再在绍兴“中转”了,并因此可大大促进吴江的金融、信息、物流、咨询、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与纺织产业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发展升级染整业这条出路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但要走好这条路,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染整业的发展升级一定要以环保优先为第一原则,必须保持吴江染整废水、废气平衡状况,并通过淘汰机制和升级机制,逐步削减吴江染整废水、废气的排放总量;
第二,吴江染整产业的发展升级必须采用集中化的规划布局,减少染整企业总数,重点培育四五家规模化、尖端化、高效型、标杆型的染整一体化企业,同时建设大型化、联合型、深度化、循环回用的污染防治设施;
第三,快速、大面积淘汰现有染整企业的落后装备,大力引进少水、低碱、循环回用的预处理及水洗设备,低浴比、低用盐、低能耗、低污染的气流染色机,环保型、节能型的定型整理设备,电脑全自动制版的高端印花设备,低能耗、低污染的功能型复合涂层深加工设备以及其它高科技后整理精加工设备,并采用先进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此外,要求各染整企业自行建设废水废气排放预处理系统,减少污染排放,提高水和能源的回用水平;
第四,大力引进高端印染后整理检测、试验、研发设备以及科研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吴江染整产业的科技开发能力,着力开发高附加值、高功能性、高环保型的印染后整理产品,打造吴江染整产业的自主品牌。
如果能够贯彻落实这些原则,努力实现吴江染整业的发展升级,那么,吴江的染整业乃至整个纺织产业必将形成新一轮腾飞景象。
三、结论和建议
对一个地区的纺织产业而言,是否具有高度集中的纺织产业集群、是否具有完整的纺织产业链、是否具有高效的贸易市场、是否进行持续的科技升级以及是否规划深远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决定这个地区纺织产业能否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升级的根本因素。吴江的纺织业发展升级的瓶颈在染整业,那么,出路也就在染整业。地方政府和纺织业界只有真正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只有真正转变发展观念,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策略,将严格的环保政策变成发展升级的推动力,出台引导政策,建立自己的高标准、强制性“退出机制”和“升级机制”,加速协调发展吴江的纺织产业链,大力提升新型环保型染整业的装备水平、产业规模和运营能力,才能提高吴江纺织业在全球纺织产业价值链中的“嵌入”深度,才能改善吴江纺织集群大环境的基本状况,才能让吴江的纺织产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得到长足进步,在地区乃至世界纺织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赵君丽.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问题[EB/OL]. http://www.studa.net/Profession/081002/10182213.html,2008 – 10 – 02.
[2] 黄永明,何伟,聂鸣.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6(5):56 – 63.
[3] 吴江市工商联. 关于盛泽民营纺织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R]. 2005 – 05 – 01.
[4] 吴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R].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