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人命救助服务是我一生的光荣
2009-04-27祖乙
祖 乙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飞行队一级空勤主任蔡德文自2007年5月开始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为期三年教练工作,以严谨、自律、踏实的敬业精神受人尊重。近两年来,蔡教练为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建设花费了大量心血。在他办公室文件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亲手编制的空勤人员四大摞培训大纲、计划、教材和规则。蔡德文亲手培训了11名空勤人员,并对飞行队的架构、技术管理程序等进行了规划设计,他并不满足现有的成绩,还设想在提高空勤人员的技能方面出谋划策。蔡教练还不辞辛劳,走南闯北,为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以及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传授空勤技术,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参加救助的机会,并把为祖国人命救助事业服务看作是“一生的光荣”。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救助技能和高尚的职业精神为内地同行树立了榜样。
凌云壮志
1988年秋,在香港皇家海军服役了五年半的蔡德文退役了。翌年,蔡德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报纸上刊登的皇家香港辅助空军招聘启事,一阵兴奋,就拨通了电话:时年28岁,海军服役军人,身高一米八二,平时爱好运动,身强力壮。对方当即“拍板”,欢迎他前来面试。
蔡德文很快成为辅助空军的一名空勤人员。辅助空军坐落在启德机场,实力雄厚,人员精干,连同固定翼飞机总共有9架飞机,飞行员和空勤人员的教练都来自英国空军,因此,始终保持了军事化状态。对蔡德文来说,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军营。而更融入他心扉的是,这么庞大的辅助空军队伍,在编人员仅仅只有一百多号人,志愿者队伍几乎占据了半数,他们分别来自医院、航空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平时在自己单位工作,休假时间“随时候命”执行救助任务。蔡德文最初是学习绞车手业务的,有较多的上机实践机会。他亲眼目睹了自愿者接到出动指令,驾车火速赶到机场,在更衣室里熟练地换上工作服登上飞机,这一切都是义务的!救助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使蔡德文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经过严格考核,蔡德文很快成为了三级空勤员,正式执行救助任务了。那年代,香港大丫洲被政府辟为越南渔民临时居住地。一天上午,辅助空军接到警察局告急电话,说是岛上的一名越南孕妇就要临产,十分危急。救助直升机闻讯出动,这是蔡德文第一次出动参加救助。飞机经过15分钟的飞行,降落在岛屿的平地上,蔡德文立即打开舱门,与救生员一起急切地下了飞机。不远处,黑压压地挤满了围观群众,蔡德文一边跑,一边吆喝人群散开。中央草坪上,一位孕妇斜躺着,脸色憔悴。蔡德文见状心急火燎,他与救生员小心翼翼地架起孕妇,慢慢地平放到担架上。蔡德文的眼神偶与孕妇对视,此刻他看得更为清晰,对方一直紧锁的眉宇舒展开了。
直升机很快升空了。孕妇平躺在担架上,左手牢牢地抓住丈夫的手。根据原先安排,孕妇将送往伊丽莎白医院。
直升机在医院附近的运动场上空盘旋,就要准备降落的时候,舱内传出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呼喊声,孕妇就要临产了。刻不容缓!机组人员震惊了,负责照顾病人的蔡德文更是心急如焚,就在10多分钟前,直升机救护车就出发了,而不过数公里的路程,救护车却步履艰难,迟迟不见踪影!
直升机降落在草坪上,然而,救护车依旧没有准时赶到。此时此刻,机组人员遇到了人生最棘手的时刻:伴随着孕妇又一声惨叫,羊水瞬间淌满了担架。
十万火急!机组人员不能消极以待啊,虽然大家都没有学过接生知识,现在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机长立即决定关闭轰鸣雷动的机器,紧急营造临时产房环境。蔡德文立即打开红十字箱,找到了急救消毒器材。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小孩的头渐渐露出,蔡德文要孕妇丈夫用力按住妻子的肩膀,机组人员对着孕妇齐声喊道:用力!对方似乎没有听到,依旧呻吟着。机长毕竟是过来人,他觉得现在有点不对劲,羊水是婴儿的生命根基,要是羊水流尽了,产妇就要难产了。于是,他又发动大家现场鼓劲,这一着真灵,很快,拖着长长脐带的婴儿诞生了。这时,救护车也赶到了,护士见到这些大男人居然成功接生了孩子,不由自主地在胸部虔诚地划了个十字,说道,愿上帝赐福给你们!此刻,细心的护士发现孩子没有哭声,年少气盛的蔡德文朝孩子屁股上有力拍了一下,顿时,“哇”的哭声在运动场回荡起来。
回到家里,蔡德文家人对他和机组冲破封建习俗,义无返顾地救助临产孕妇的事情大加赞赏,一传十,十传百,一时成为蔡家邻里亲友间热议的话题。
使命在肩
1991年8月15日,受11号强台风影响,在香港外68海里海面上发生了一起重大海难事故,美国麦克多默特公司所属的“DB-29”铺管船在撤离惠州26-1工地前往避风途中船舱进水沉没。在深圳蛇口的上海救捞局5艘三用拖轮在狂风巨浪中展开了大规模海上搜救行动,皇家香港辅助空军飞机配合舰船紧急出动,数架飞机成功救助了20多名遇险船员。第二天,香港各大报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救助消息。蔡德文公休在家,他至今为没能参加这次香港辅助空军建军史上最大的海上救助而遗憾,在以后的报章上,又连篇累牍地报道海上搜救动态。连日来,蔡德文陷入了沉思:人命救助是事关民生、民意、民权的大事啊,作为救助人,使命在肩,义不容辞。从此以后,他更加钟情自己的工作了。
香港是台风必经之地,每年从5月起至10月,大约有半年时间要遭受台风的袭击,因此,位于尖沙嘴的天文台总部的信号球格外引人注目。一号戒备信号球通常是提示台风距离香港800海里的范围内,可能影响本港,要求外出船舶引起警惕,进港避风;三号球通常是提示台风距离香港400海里,要求海上船舶立即返航,陆上单位、行人要注意安全;八号球通常是提示台风行将来临,按照政府规定,学生可以放学,工人可以自动休假,公交车以及船舶一律停航。香港属于丘陵地貌,山多陆地少,每年的10月至5月的这段时间降雨相对较少,山林火灾也不可小视。因此,作为香港唯一的空中救生力量,使命重大。就这样,蔡德文经过二年时间的刻苦锤炼,掌握了绞机、救生的全部技能,1992年晋升为二级空勤员。
一次,在辅助空军全体会议上,蔡德文掏出了肺腑之言:一踏进辅助空军的大门,就感到已经回家了,部门、班组平时很少开会,身教胜于言教。每当遇到抢险任务,机长沉着、机智、果断,给空勤人员吃了定心丸。在辅助空军队伍里,榜样无处不在。一天晚上,警察局训练夜间科目,内容是假设集装箱船上藏有逃亡歹徒,直升机飞机将9名武装特警送到船上追捕。直升机接到指令,载着武警飞向指定海域,20分钟后,飞机在船舶驾驶台60米上空悬停,准备让武警顺索而下。就在施放人员时,蔡德文突然觉察到机身有些轻微晃动,立即向机长报告,此刻机长也注意到仪表的微妙变化,立即下令停止放行。原来,飞机悬停的位置处有一根竖立着的船舶报务天线,由于这天海面有七级以上风浪,天线左右剧烈摇晃,也就在直升机悬停时,顺势而来的天线碰到了螺旋桨,天线被打断了。直升机驾驶员心里清楚,直升机的螺旋桨好比是船舶航行的舵叶,一旦损坏,就会造成坠机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通常的应急办法是立即寻找迫降地方。于是,机长拉起舵杆,直升机腾空而起,8分钟后,飞机安全降落在启德机场。
蔡德文在空勤业务领域里大踏步前进。
严谨自律
蔡德文的人生准则是:轨轨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办事。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不久,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加强了空勤人才队伍建设,经过层层选拔,蔡德文与另外一名队员被保送到英国接受教员培训,经过为期2个半月的学习获得了合格证书,回香港后担任空勤员教员。从此,他有了与内地直升机空勤人员密切接触的机会。1997年,他先后两次被派往天津,为通航公司培训空勤人员。1999年上海市消防局举行“119”大型演练,其中有直升机楼顶救人的场面,对方要求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对空勤人员进行培训,蔡德文第一次来到上海,他提出的方案又一次显现了他精细、完美的风格,确保了演练的圆满成功。2002年,他又被培养为服务队空勤员考试员。2007年,他晋升为一级空勤主任。根据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组织机制,空勤主任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这个职级。谦虚谨慎的蔡德文对这个职级看得很淡,而对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得很重,认为这是飞行服务队对自己整整18年从事空勤工作的评语。
不久,蔡德文以教练的身份被飞行服务队派往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工作,他没有考虑就答应了。蔡德文夫人是“全职太太”,包容大度,独自承担了家庭所有的“买、洗、烧”内务,家里还有尚未成年的两个女儿,一个上六年级,一个上三年级,需要照顾。这次听说丈夫要到上海工作,这比不得平时出差,几天或者个把月,这回合同的时间要长达三年!夫人理解丈夫的事业,真是夫唱妇随,她决定带领两个孩子随丈夫到上海。就这样,东道主为蔡德文一家在浦东租借了一套宽敞的居室,等到小学放暑假,蔡德文就“举家搬迁”了。
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是青年人的“领地”,近年来,飞行队从部队、航海院校陆续招聘青年专业人才,职工队伍开始走向年轻化。蔡德文平时爱好运动,业余时间经常到健身房锻炼,在香港时他还是足球协会的会员,一到节假日,就与好友们主动聚集到足球场“热身”,哪怕是脚勾一下球,头顶一下球,也能“过把瘾”。爱好运动的人常常是“球球不分”,蔡德文也喜好篮球,他看到青年人经常在篮球场自发组织比赛,也主动与大家“切磋”球艺,久而久之,就有了共同语言。他刚来不久,东海救助局第三届职工运动会要在飞行队举行,飞行队的青年人有望在多个项目夺魁,在组队操练期间,蔡德文一有空就来督阵,为参赛者加油。运动让蔡德文与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青年人成为知心朋友。飞行队青年人中有不少单身汉,蔡德文通过熟人联系到足球场在市里了举行比赛。蔡德文兴趣广泛,浑身洋溢着青年人的朝气。有时,他把青年人带到家里,来了个青年人的时尚“PATY ”,大家席地而坐,啃瓜子、喝咖啡,唱情歌、猜谜语,有说有笑,热闹非凡。在闲谈中,蔡德文常常谈起对待工作的态度,寓教于乐,青年人之间很多工作误会也在娱乐中化解了。
现年30岁的飞行队空勤教员朱林飞对蔡德文的感情尤为深厚,他说,是蔡师傅点拨了自己前进的方向。2003年他担任救生员,2004年又担任绞机手,2005年到香港学习后担任救生员教员,2007年又担任绞车手教员。朱林飞在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期间,拜的师傅就是蔡德文,蔡师傅言传身教,朱林飞取到了“真经”。他时刻牢记蔡师傅“与人为善”的格言,飞行队经常有兄弟单位的同行来学习,担任教员的朱林飞就像兄长一样对待他们,给他们安排好生活起居,返回时帮助他们购买车票,亲自送到车站。提到蔡德文的工作,朱林飞的印象是,蔡师傅在业务上铁面无私,与平时的“与人为善”的个性判若两人。去年11月,飞行队培训了6名救生员,蔡德文主持了长江口考核。这天气温已经在零下,下水更是刺骨冰冷。考核时,一位救生员没有按规定下水,考核结束后,蔡德文在评议上签署了两个大字:重考。事后他对这位学员说,我不能姑息你犯的小错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啊!后来,按照程序,这位救生员又进行了一次考试。
“铁面无私”已成为蔡德文的代号。
冲锋陷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地震,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立即进入一级待命状态。
5月17日,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与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向灾区派出一架“美洲豹”和一架“EC—225”联手执行救援任务。当天,蔡德文奉命与香港同事搭乘航班前往成都,与在广汉机场的同行会合。救助指挥室就设置在机场临时帐篷里。根据现场安排,蔡德文主要负责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与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联系以及广汉指挥中心的协调工作。在半个月时间里,他参加了四次直升机救援以及运送物资任务。
21日上午,指挥室一阵刺耳的警铃响过后,蔡德文奉命跟随直升机“EC—225”前往80公里外山区救助一名严重受伤的老人。事情是这样的:一家农户位于高山峻林的下方,强地震发生后,山体塌方,房屋顿时夷为平地,屋里住着一位12岁的小男孩和年逾六旬的老人,老人行动缓慢被压在木梁下,小男孩免于灾难,老人经过苦苦挣扎才保住了生命,老小两口就躲藏在空地上的一辆废弃的运输车车盘下。车盘成了一堵生命的屏障。几天来,小男孩在山坡四处寻找野菜充饥,而不时的余震又让老人担惊受怕,生怕孩子有点闪失。在老人的激励下,小男孩勇敢地踏上了寻找解放军的征程。崩塌的山路时刻为难孩子,以往,孩子上山砍柴拾草走过的几百遍的路如今已经不见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乱石成堆,树干横躺,男孩迷路了。然而,当想起拯救伤势严重的爷爷,男孩决定闯出一条生路。他学着山里人看太阳辨认方向的习惯,朝着南方行走,果然,三个小时后前面发现了一条土路,他幸喜万分,就沿着路向前行走,坚信一定能够找到解放军。不知走了多少时间,终于发现了大路。这一天深夜,男孩就宿在路边。有路就有解放军,男孩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刺骨的梦乡。东方拂晓,男孩又踏上了寻找解放军的路程。就这样,经过无数次曲折,终于在第三天如愿了。解放军得知孩子已经三天没有进食,立即送来了面包饮料,还给他换上了衣服,用专车送到广汉机场,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感人的一幕。
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山庄地势险峻,整个村庄散落在数公里的山沟里,现在要寻找男孩的爷爷所在地,就好比大海捞针。村庄的房屋都“清一色”倒塌了,要不是有心人,谁也无法辨认出自己的房屋。直升机在600米高度沿着峡谷缓缓行进,蔡德文陪着男孩识别房屋,男孩倒也镇静,他不停地指指点点,山里的孩子不迷路,突然,男孩说,就在这里!语气是那样的坚定。机长决定降速悬停,随后高度渐渐下降:500米,400米,300米……飞机距离地面已经是100米了,地面的情形已经清晰可见,倒塌的房屋,边上还有几部破损的运输车,大家睁大眼睛,就是见不到人影,机长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蔡德文此时也在猜疑,或许老爷爷已经被陆上解放军救出,或许老爷爷经不住伤口与饥饿的困扰已经死亡。然而,男孩却坚信爷爷还活着,就在汽车底盘下!机长决定飞机高度再下降50米,这是飞机在特殊情况下的悬停。蔡德文凭着丰富的瞭望经验,发现了汽车底盘下有人体在挪动,他立即报告机长,机长拉升舵杆,飞机又回到了原来的高度,救生员迅速出舱,很快来到了汽车旁,将气息奄奄的老爷爷扶出了底盘,老爷爷得救了,男孩愁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