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学生心理意识流向引导
2009-04-27吴美琴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人的意识不是零散的碎片,不是僵硬的链条,而是“思想流”、“意识流”、“主观生活之流”,像一条长河在不断地流动着……①而处于“动荡时期”的中学生,其心理意识更显错综复杂。故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除了读写训练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外,更重要的还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根据学生的心理意识流向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法,从而有的放矢,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那么,作文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的心理意识流向,以求得实效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正确的思想意识流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个学生的思想正确与否,往往影响到他的写作心态,写作心态的正确与否则直接关系着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流露出来的消极思想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迫于升学的重压,部分学生的学习功利性较强,认为作文的实效不大,便把“寸金难买”的“寸光阴”投入到数理化上;认为作文流于模式,对作文提不起兴趣,无写作之欲望;认为“天下文章一大抄”、“天下文章一大编”,自己又不想当作家,何必浪费那么多的脑细胞等等。
有了这样的意识和心态,教师在课堂上大谈作文法则、作文技巧、作文的重要性,又能管什么用呢?
“浇花先浇根,育人先育心”,鉴于学生存在的这种作文心理,教师首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诱因入手,解决其心病。他们认为写作“难出成效”,教师就用他们自己的实例表明,勤于积累、认真练笔,同样能够见效很快;他们总“存在为考试而作文的想头”(叶圣陶语),我们就偏让他们的作文能在现实生活中“去影响人”(毛泽东语),“去把人们的心灵点亮”(普希金语),并用点心思抓好这类典型;他们有“对作文没兴趣”的念头,教师就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拓宽写作思路,贴近生活选材,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写出真我风采,并适当采用激励机制,创建浓郁的写作氛围;针对“不想当作家,抄编了事”的学生的心理,教师应及时找学生或面谈、或笔谈、或提供心理咨询,力争放下学生的心理包袱,以轻松的心态走进写作天地。
正确的思想意识流,是引导学生破除“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障碍,走上喜欢写作、热爱写作的必经之
路,是治“作文教学走进教学误区”之本的关键所在。
二、丰富的生活意识流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生命之源,离开了生活,艺术的鲜花便会枯萎。同样,生活基础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生的作文训练就成了一句空话。
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却常喟叹学生的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材料雷同,形式呆板,编造风严重,生活气息微弱,学生要在作文中表现生活、展示社会的意识严重缺乏。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意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阅读是学生间接生活的积累,也是学生作文前期的重要的积累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广泛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眼界,“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为之根底”。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走上社会,是学生作文生活化的另一重要途径。人是社会的人,文章应为“时”而作,触摸时代的脉搏。就如唐弢说的:“在生活里,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需要我们很好地去采掘、去总结,只有总结得深,才能概括得高。”②
所以,作为教师,要调节好学生的丰富的生活意识流,使作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每个同学写作的活水源头,让本应充满生命气息的作文课走出窒息灵魂的传统训练藩篱,再现其亮丽的色彩!
三、驿动的情感意识流
如果说,生活是作文之源,那么,思想感情则是作文之流(叶圣陶语)。生活之源要引导好,情感之流更要疏导通,源流皆畅,文思汩汩。
众所周知,作文不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传授,更多的则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燃烧和释放,或者说是一种写作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示。但在当前实际的作文教学上,这种内心深处力量的释放,即心灵背景的力量释放的作文却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都是为考试而作文,为文而造情,很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适当地加以引导。
首先,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应该说,在情感发展上,中学生的情绪强烈,情感体验内容复杂多样,但他们的内心体验不易外露,情绪和情感带有明显的文饰、内隐、曲折的性质,想展示自己的个性,又担心被人窥透内心的世界,不敢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针对此,教师应逐步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让学生懂得,“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应该鼓励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感。大凡名家,其作品不乏真情实感的积淀。如《背影》中深沉的父子之情,《我与地坛》中对死生的独特体悟,《阿房宫赋》中对历史的深刻见解等等。除文学名著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观看电影《生死抉择》,可引导同学们领会李高成在抉择的关键时刻,果断地舍小我,为党和人民的震撼人心的魄力;欣赏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可引导学生体会前辈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以激励自己;倾听歌曲《爱我中华》,以培养学生热爱大中华的豪情,涤荡自己的心胸。
第三,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完成课内情感向课外情感的体验。如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领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而培养学生广阔的胸怀。如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中的光明与黑暗、崇高与鄙劣并存的多面性,让学生的一双慧眼去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让自己的一颗心去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自己的一只笔去描绘丰富多彩的世界。
“笼情于心,诉诸笔端”,让学生那一份驿动的情感充分地释放出来,尽情张扬其情感的魅力吧!
四、坚强的意志流
当前的一批中学生,大多属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荫蔽下长大,宠爱多于严教,享受多于磨难,用“蜜糖罐”、“安乐窝”、“温室”等词语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环境实不为过。长期在这种顺境里生活,很容易养成慵懒怠惰的生活作风,往往不思进取,不愿拼搏,怕苦怕累,怯于竞争,情感脆弱,意志软弱。这样的人是很难成为建国之才、跨世纪人才的。
鉴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应注重强化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激发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起坚强不屈的意志。
在作文命题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巧设文题,借以磨砺学生的意志。如以“心底无私心地宽”为话题,教育学生要有大公无私的广阔胸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以《选择和放弃》为题,让学生明确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时,要有慧眼,有胆识,有勇气,果断地去选择或放弃;以一则“一青年因接到落聘通知书而自杀未遂,后发现有出入后,但终究被解聘”的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是很难适应当代激烈竞争的社会形式的等等。
除此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早自修时,积累一些名言名句,以激发他们的承受挫折和风险的意识。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均可砥砺学生的自强不息之志。
当然,学生具备了自强的意识外,还应有坚韧不拔之志作保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兴趣一来,气吞山河;一遇挫折,心灰意冷,这样是决不可能自强自立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教育学生对社会的复杂曲折性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以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能力去正确解决而不是畏惧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奋斗不息,进取不止,百折不挠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萌动的创新意识流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③创新意识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特别是处于黄金时期的中学生,触摸新事物的感觉极为灵敏,思维极为活跃,想象力最丰富,求知欲最为旺盛,喜欢标新立异。在他们的身上,时时萌动着创新的意识,处处流露出创新的渴望。为此,作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彻底破除一切违背写作规律,阻碍个性展示的套路模式,张扬个性,直奔写作创新的自由王国。正如江泽民多次强调的:“创新能力是上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善于引导好学生的创新意识,作文教学就会失去不竭的动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时刻感受学生的心跳,要善于引导好学生以上五个方面的心理意识流向。这样,又何愁学生写起作文来不左右逢源、言如波涛、风行水上呢?又何愁学生写出的文章不视野开阔、力透纸背、耐人寻味呢?
参考文献:
①《心理学原理》(1890年)
②唐弢《关于杂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③叶圣陶《创造宣言》
④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
吴美琴,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