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的误区和对策
2009-04-27邹梅娟
如果要问在写作过程中哪一步最关键,大家定会不假思索地说“审题”。并能随之以“失之毫厘,缪以千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之类的话证明之。但是,人人都知道审题重要,而偏题的“病”文还是常常可见,特别是在升学考试的作文中,偏题“病”文所占的比例更大。笔者在多年的阅卷实践中发现作文的偏题可谓异“偏”纷呈:有的文章是全文内容偏题;有的是某一段扣题尚紧,某一段不太紧,某一段太不紧;有的文章全文的表达方式都跑了调。诸如此类,不可尽举。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就是我们虽然一直强调审题的重要,但对“审题”的内涵和外延缺少明晰的界定,致使在审题上造成了误区。因此,要想使作文过好“审题”关,就应该针对以往审题的误区采取可行的对策。
中学生写作审题的误区,特别是考试作文审题的误区在哪里?只要我们对其偏题的“病”文加以归纳分析即可得出结论。纵观每年中、高考作文中出现的偏题文,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类是不同程度的文不对“题”,一类是不同程度的文不符“体”。前者是就内容和题目或者材料和中心的关系而言,后者指的是文章的表达方式。这两类偏题现象表明,我们以往审题的误区有二:
一是审而不尽。严格地讲,审题应是作者在正式行文前对文章的题目、中心、材料、体裁、表达方式乃至题目的情境所作的严谨的审视和断定。它的任务应该是审出“写什么”和“怎样写”,其中“中心”和“体裁”又要倍加注意,因为中心决定材料,体裁决定表达方式。而平时不少同学作文的审题大多没有把该审的审完,有的考生在应试作文时只审“题目”的“含义”,甚至把题目视为文章的中心。有的考生在审题时确定了中心,但没有选定与之相应的材料,致使行文中出现了材料与观点若即若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形。还有的考生忽略了“体裁”这一事关全局的环节,写出的文章不符“体”。众所周知,文体决定表达方式,文体一旦漏审或审错,那么表达方式往往也随之用错。即使是“自定”的文体,也必须体式清楚。试想,你把京剧唱成了越剧,把这种文体写成了另一种文体岂有不全“文”覆没之理?可见,审题至少要审题目,审中心,审材料,审文体,审表达方式。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准确地审完以上内容就仓促行文,就难免自蹈“偏地”。
二是审而不定。如果说“审而不尽”是作者的思维空间小于审题的客观要求的话,那么“审而不定”就是指作者对审题时已考虑的内容没有通过一定的形式“稳定”下来。常言说“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同理,“审而不定,等于不审”。稍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审题时常常出现稍纵即逝的情景,即使当时“想”得再好,也可能因种种原因“又忘了”。思路一乱,行文就难免顾此失彼,最终导致文章在一定程度上的偏题,这显然也是审题的一大误区。“审而不定”常常会造成行文过程中的“莫名其妙”。这是因为作者的思维一旦乱了阵脚,就不是严格地按照中心的需要和体裁的规定去行文,而是“跟着感觉走”,此种情况在考试作文中出现较多。比如有的文章这一段写了森林对气候的影响,下一段又冒出个“秦岭、淮河是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前面写的是自己第一次尝试做饭的经过和感受,结尾却落到了“只要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我们的明天一定更美好”;《近墨者未必黑》明明只能写成议论文,他却在摆了事实讲了道理之后,又来了一大段细腻的描写和发自肺腑的抒情,致使文章不伦不类。仔细想来,这类文章倒不是完全越轨,而是由于在审题时缺少“定局”,使得行文从材料到表达方式都“乱了套”,最终吃了“切题不紧”的亏。
为了走出审题的误区,我们不妨采取“一步到位”和列结构提纲的对策。所谓“一步到位”就是指在审题这道程序里把决定全文得失的有关问题都“审完”。具体来说,作者应该对题目的含义,文章的中心,宜用的材料,作文的体式,表达方式等都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我们面对《知识·能力·前程》这个题目,首先就要审出题目中的三个名词表示一定的内在联系,但这个题目不是中心,该文的中心应该是由这个题目入手所论述和提倡的某种观点。为了论证这个中心还要考虑宜使用哪些材料。此外,还要审出这是一篇议论文,其表达方式应以议论为主。只有这样的审题才是名副其实的。
列提纲是针对“审而不定、随意行文”而采取的对策。我们知道,写作过程中的“想”和“写”不是完全对应的,在升学考试紧张气氛下的写作更是如此。笔者经跟踪调查,发现不少考生走出考场后常常懊丧的说:“明明想到了,可后来一慌没写上去。”为了巩固审题的成果,避免出现“想到了没写上去”的情形,考生应该在严谨、周全地审题之后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物化外现”出来。这一方法操作方便,既可节约写作的时间(有详细的提纲可以不另打草稿),更是保证全文“不偏题”的有效手段。
邹梅娟,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