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张葆琛的益寿养生观
2009-04-27方小舒
方小舒
今年已103岁高龄的张葆琛老人,数十年来住在风景如画的贵阳市花溪区奶牛场,每日习练太极拳、书法,生活规律,情志豁达,一个多世纪的风雨老人安然走过。
古云:“有养生之道,无长寿之方”。对养生,张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养生要因人而异,正确看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身心都是健康状态的人才会长寿。下文即是笔者与张老对话时,张老的养生观。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长寿的一个要素是要时时感到快乐。一个人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感到生活充实,从而拥有积极、振奋的精神。相反,一个人若成天怨天尤人,对这样不满,对那样失望,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一般来说,青年人重思想,中年人重事业,老年人重社会的尊重,即社会和家人对他一生成就的承认。因此,老年人应该参与社会或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天天打牌很浪费时间,可以量力而行搞点生产经济,种种花草,养养蜜蜂,培养一点兴趣爱好。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做喜欢做的事情,勤钻苦练,提高技能,使自己被社会、公众所承认,从中体验快乐。
另外,老年人不要懊恼过去,也不要担忧未来,要牢牢把握现在,享受人生。不要背包袱,而要轻松、快乐地生活。
顺应自然 平和乐观
莫道无名乃渺小,未必轰烈皆英雄,这是张老的价值观。人是大自然里的小细胞,要适应大自然,改造大自然,从而顺应时代发展。不要过于注重一个人的地位高低、能力大小,而要讲奉献,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多少奉献。奉献的人对他个人和社会都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尊敬的。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不停反思自己,不断总结人生,才能进步。老年人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树立乐观的老年观。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能,帮你解决矛盾,逾越困难。
老年人还需要一种淡泊的心态。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也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保持一颗平常心,使自己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有益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