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业成绩不佳与学校教育
2009-04-26王丽丽
王丽丽
摘要:很多中学生被学业成绩不佳所困扰,并由此产生消极学习情绪甚至逃避学习。本文分析了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的类型,并研究其形成原因,探究了对学业成绩不佳学生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学业成绩;类型;原因;教育方法
学生学业成绩不佳包括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成绩低下。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占极少数,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业成绩低下的类型和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低下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最佳效果。
一、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特征是可接受性差,但他们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学习成绩不佳主要是思维特点所引起的障碍。此类学生占了学业成绩不佳学生的大多数,调查中学业成绩不佳的11名学生中,就有6名学生属此类型。他们没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使解答课题的条件和方法具体化,这种努力可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但其中有部分则企图逃避学习中的困难,他们竭力求助于抄袭、提示等手段来取得好成绩。
第二种类型的特征是学习态度消极,但其思维活动质量高。这多半是情绪障碍和环境影响所致。在学业成绩不佳的11名学生中有3名属此类型。这类学生在入学时都有很好的基础,也有学习的愿望,但他们没有养成埋头钻研的精神,对必须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积极思考的专业知识很反感,又因学习落后而引起精神负担加重,这样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
第三种类型学生表现为可接受性差,同时对学习持消极态度,即综合了前两类学生身上消极的方面。调查的11名成绩不佳学生中有2名具有这种消极特征。
二、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障碍
首先是学生的身体障碍。对身体存在障碍、难以承受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件苦恼的事。这类学生包括以下情况:身体素质低下,感觉器官先天缺陷或后天损伤,大脑受损等。这些学生或无法集中注意听讲,或无法理解所学内容,或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影响其可接受性和学习态度,致使其学习成绩低下。
其次是学生的性格、情绪障碍。性格、情绪等非智力品质与学生的学习密切关联,因为学生时期自制力还十分有限,行为中的理智因素还处于劣势,许多行为受情绪、性格所左右。情绪高涨时成绩会直线上升,情绪低落时成绩下降幅度也难以预测。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学力作过高的评价,对学业成绩低下视而不见;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过低评价自己,以致产生自卑心理,背上精神包袱。调查的11名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中,有2名是由这方面原因引起的。
再次是学生的思维特点所引起的障碍。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即不善于超出具体情景去概括、抽象或者转义——这是学生的思维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在学习数学和语法这些学科时明显地表现出来。学生学业成绩不佳多半是这个原因所致,调查的11名学生中有8名如此。
此外,还有经验不足,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适当等所引起的障碍。学生学习经验有限,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或者学习方法不对头,缺乏计划性,抓不住重点,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等,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2.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这里的一切,诸如设施、设备、教师的素质、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等无形中都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学生对于学校各种情况的看法、情感态度和学业成绩是有关系的。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家庭条件、家庭成员的素质及家庭教育类型等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社会影响也不能忽视。许多学生成绩下降都由社会原因引起,如拉帮结伙;闲暇时间没有充裕的活动场所,没有丰富的活动内容;与各种不良分子接触,置学习于脑后,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学业成绩不佳学生的学校教育方法
首先,教师对学业成绩不佳学生应有正确的教育态度。不少教师经常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局限在考试分数上:分数高者,教师会为之自豪,并给予各种奖励;分数低了,学生则会得到教师挖苦、歧视甚至打骂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惩罚。这样做的后果,前者只会培养为分数而努力的奋斗者,后者则会导致学生自卑、自暴自弃等性格。因此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必须正确把握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考试成绩好,说明其学业好,但也不尽然,因为考试不能检查学业的全部,而只是检查其中的一部分,更何况考试的临场发挥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见教师须清楚:考试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让学生为成绩而学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教师不要只盯着得多少分,而应引导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加强学习。
其次,家长应能对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对前述第一类成绩不佳的学生,要做好改造他们的思维活动特点的工作。鉴于他们的概括能力不够,直观动作思维比语言逻辑思维占优势,帮助他们时应注意直观形象,让他们做些能够将思维从具体转化为抽象的练习;对第二种类型的学生,需发挥他们的优势,做好细致的转化工作,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动机,防止情绪波动,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课外阅读与课业学习结合起来,同时要对其课外阅读的量和质加以控制;对第三种类型的学生,则应善于尊重、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不断扩大他们独立活动的范围,通过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愿望。
再次,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是充分利用时间。前述第一类学生可能学习用功,学习时能坐得住,但取不到好效果;后面两类学生则没有学习习惯。总之,对此需进行具体的帮助,确定一次学习时间的长短,中学生以一小时左右为宜。这段时间后应有休息,不能一味地强调学习时间长而不看效果。
此外,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环境也便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作为家长应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创造较佳的环境。
总之,学业成绩不佳并不预示学生难以得到发展,而只是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小小波折。教师给予必要的重视,再施以适当的教育,学生完全可以改变现状,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