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群众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2009-04-26柯勇
柯 勇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城乡群众体育的调查与分析,揭示了湖北省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并针对我省群众体育的落后现状,对照国内其他城市群众体育的先进经验,提出对我省群众体育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湖北省;群众体育;现状;对策
进入21世纪,群众体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体育力量,有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分庭抗礼、并驾齐驱之势。经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坚持以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为宗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我省群众体育工作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全省范围内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和普及程度不尽相同,城乡经济发展总体上的不平衡等各方面的原因,我省群众体育发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努力,以实现我省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我省提出的成为体育大省的目标,准确、全面地了解和反映湖北省群众体育的实际状况,更好地促进我省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同时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组织部分从事群众体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我省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湖北省群众体育现状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由国家调控、依托社会的新型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良性的运行机制正在形成。群众体育的组织形式已由单一的行政组织向家庭、社区、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发展;群众体育的功能正在拓展,其价值取向已经呈现出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元化倾向;活动方式也正在向资源、业余和有偿服务转变;而活动内容亦体现出丰富多彩并满足个性需要的特点。社会化、生活化、普遍化、产业化、科学化、法制化成为我省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
(1)政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力度显著。政府在精心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朝阳工程”等一系列全民健身工程的基础上,健身场地设施援建工作效果显著。群众健身活动在政府的指导下蓬勃发展,活动的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各种省内自创健身项目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全国优秀全民健身项目。群众体育健身组织网络不断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形成。日益健全的健身组织和壮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对指导我省群众科学健身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级体育协会和团体的作用还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许多群众健身活动还处于自发组织、自行锻炼的状态,缺乏及时正确的科学组织管理。
(2)我省国民体质的现实特征。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湖北省国民体质呈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幼儿体质水平不容乐观,优秀率与良好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和4.8个百分点,不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二是我省城镇人群体质水平明显高于乡村人群;三是成、老年人男性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四是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呈提高趋势,但握力指标下降显著。
(3)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意识较强。我省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人口已达40.1%,国民体质状况有明显改善。在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中,我省国民体质达标率为90.3%,增幅为全国第三位。这说明通过贯彻和宣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人民对体育活动的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经调查,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绝大部分都是自发和自觉进行的,有86%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锻炼有必要和很有必要。人们在参与性增强的同时,对科学锻炼的要求更加迫切和广泛。
(4)体育人口中运动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据调查,在我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中,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普遍不高,技巧水平相对偏低,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进而导致群众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带来的愉悦性和观赏性不强,成为制约我省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关键性问题。
(5)群众体育活动单调,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我省群众体育活动多以强度小、负荷低,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拳操类、舞蹈类和武术类为主。这些项目适合于老年人健身、保健的需要,却很难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另外,在群众体育发展建设的理论研究上,存在实证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可操作性对策较少,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与沟通等问题,这一情况也严重制约了我省群众体育的发展。
(6)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我省体育场馆共有3万多个,是我省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强省地位确立的良好物质基础。但是由于我省人口基数大,场馆分布不均,造成人们普遍缺乏锻炼场所的同时,却有大量现有场馆闲置,致使场馆使用和对外开放不足。所以现阶段我省群众体育场馆资源最大的特点是人均场馆使用面积少和浪费并存。因此,在政府和社会投资无法大幅度提高、体育场馆资源不可能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对现有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成为影响我省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7)城乡体育消费水平发展不平衡。体育消费是包括一切和体育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消费行为。调查表明,武汉市月体育消费占月收入10%或10%以上,比湖北省其他地区高出32.9%,城市家庭月体育消费比农村高出69.6%。这一现象表明,我省各地区间体育消费水平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之间消费水平差别较大。
(8)群众体育投入相对不足。由于群众体育设施具有公益性质,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家庭的体育消费投入较少。现阶段政府和社会对体育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投资相对不足,而社会在这方面的投资也十分有限。体育经费来源单一,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我省群众体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思路与对策
(1)明确群众体育的基础性地位,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力度,强化我省群众体育意识,进一步提高我省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提出的要求,认真执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重视青少年、妇女、农民、职工、老年人五大人群的体育锻炼,切实高效、高质地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和任务。同时继续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更加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科学指导群众健身。
(2)积极引导居民进行参与性体育消费和观赏性体育消费。群众体育是有利于国民体质增强、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社会文化事业,收费应从当地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能力出发,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消费能力。在市场运行中,其价格应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形成合理的价格差,如:地方不同,形成区域价差;场地不同,形成等级价差;季节、时日不同,形成时间价差;消费人数和契约长短不同,形成契约价差,如团体票、年票等。
(3)依靠各高校体育院系为我省全民健身活动培养和提供高素质的管理和指导人才,加强各高校体育院系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水平;同时各级体育局可与体育院系合作,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努力实现培训、管理、服务一条龙,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化培训与职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发挥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在发展群众体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积极作用,以促进我省群众体育锻炼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事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格局。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对人民体质负责的职能,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形成政府、社会、单位、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共同兴办的格局。体育局要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继续将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作为今后群体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有的放矢地指导人民群众科学健身,提高群众体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5)继武汉市作为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试点区率先进行试验后,继续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向全省推广,同时加强我省户外运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省蕴藏着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湖泊、森林、山地可以开展龙舟、漂流、登山和攀岩等体育活动项目,这是我省群众体育的“天然的运动场”。这些天然活动场所远离城市,没有污染,空气清新,非常适合进行各式各样的社会体育活动,这也是当今世界群众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和加强户外运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是缓解人民群众健身场地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之矛盾的重要措施。
(6)建立健全全省社区体育的科学保障系统、组织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度。把社区体育建设纳入到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去,以确立社区体育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起点地推进我省城市社区体育体系建设,以此来适应我省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市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建设程度。
(7)大力发展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根据我省农村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的基本情况,应采取重点推进、梯度发展的方针,首先要落实好每个县的若干中心地带的体育场馆建设,带动一般镇的群众体育发展。一般镇的体育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再去带动新的镇、乡和村,这样逐步扩大,慢慢向我省其他相对落后乡镇推进,不断提高农村群众体育水平。继续加快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普及和推广我省群众自创的全国优秀全民健身项目,使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
(8)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需要党和政府的统筹领导,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形成整体合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群众体育的不断发展。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体彩公益金作用,大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群众体育产业中来,鼓励多方投资,拓宽群众体育资金渠道。努力建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和社会化筹资机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实现我省群众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22.
[2] 任海.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体育科技,1997(4):8.
[3] 汝信,等.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6.
[4]江苏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文化纵横谈.体育与科学,1990(1):1-2.
[5]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群众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6] 肖林鹏,李宗浩,裴立新.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回顾.体育学刊,2002,9(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