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策略

2009-04-26张智明

教师·下 2009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课堂教学

张智明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远离学生的生活,忽视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如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已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在生活中的德育内容和实施生活化德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生活化

现在政治老师普遍反映思想政治课难教,认为课堂沉闷,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有些学生甚至害怕上政治课。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只是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远离了学生生活体验,淡薄了知识的来源与应用。许多学生只有在课堂和考试时才感到思想政治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它的价值几乎不存在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那么,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在思想政治课中体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课堂,真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益,满足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导入再现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激活学生内驱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或运用学生熟知的故事、喜爱的游戏,激发情感,使其因动情而要学;或围绕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置悬念,让其因探究而要学;或通过学生身边典型的事例,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因关注而要学;或创设体验生活的情境,引发求知欲,使学生因参与而要学。例如,在教学“道德与职业道德”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不同的职业活动,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录像中有哪些职业活动?他们的哪些职业行为是有道德的?哪些职业行为是不道德的?为什么?然后教师小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揭示课题)。

这种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联系已有知识和社会实际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重温生活,还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周围的人与社会。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再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情绪,鼓励他们再次体验生活,使其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喜欢学、主动学的目的。如在教学“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时,我把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请进课堂当嘉宾,模仿中央电视台做一次访谈节目,老师充当主持人,学生当现场观众。这样,学生在倾听与交流中体验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与艰辛,体验到奋斗后成功的幸福,教学内容也就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完成了。

三、走进实际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生活教材,树立起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教学活动打上生活的烙印,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现生活化。如在“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教学中,我与医院取得联系,带领学生前去参观学习,和医生、护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参观、讨论,学生深深地被医务工作者那种不怕脏、不怕累,尽职尽责地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所感动,被医务工作者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敬业精神所感染。使“理”通过“情”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四、开展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

“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让学生超越“围墙”,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通过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如教学“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一课,我布置学生去自己身边的人(父母、亲戚、邻居等)所在单位作调查访问,让学生去感受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访问行业先进人物、劳动模范,收集行业中违反职业道德的案例等,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知不觉激发职业道德情感,强化职业意识。

总之,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既是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也是新时期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