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研究与实践

2009-04-26李桂梅

教师·下 2009年3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工程实践电子信息工程

摘要:结合我院实际,本文探讨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定位、办学特色,探索了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商科特色,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办学特色;商科特色;工程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较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1998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将电子类“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公共安全图的技术”等十一个专业合并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主要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330个专业点,电气信息类专业培养的学生每年毕业人数将近10多万,在校生达60多万。社会需要各种层次、各种特色的人才,不能办成千人一体、万人一面的笼统模式。因此要求各个学校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根据国家需要,找准学校定位,并且各安其位,办出特色。教育部十分重视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十五”期间,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①2001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4号文件。②2004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2005年1号文件,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部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办出专业特色。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启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4号)和《关于启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64号)。“十一五”期间将择优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建设点分“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两种类型分别遴选。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把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成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特色专业,根据我院的办学基础、师资情况,我们要研究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

一、找准专业定位,确定办学特色

在充分的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定位是:把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学院的商科环境,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和具有一定经济管理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确定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市场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应用设计、教学科研、市场开拓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一个普通的本科院校而且是商科院校,我们的办学特色应体现在商科特色和工程实践能力强两方面。

二、通过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商科特色

我院是一所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的商学院,商业气息比较浓。我们的校训是:厚德、博学、精明、自强。要突出学生的商科特色,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①经管类课程的开设。学生通过参与经济管理类学术讲座,选修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重要基础课程,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等;辅修经济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初步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形成初步的经济管理意识。②商科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通过开展暑期社会调查、电子元器件的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活动,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掌握市场调研的方法。③开展具有商科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校友精英人物访谈、暑期“三下乡”、营销策划、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商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商科院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法有:①加强实验课程教学。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将实验教学分为四个层次:基础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层和科技创新层。明确培养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的各种主题研讨活动,统一思想,明确努力方向。规范和推进双性实验的开设。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订了《双性实验开设管理办法》。对双性实验的开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突出实验内容的创新性,80%以上的实验具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综合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创新和探索空间。②重视毕业设计环节。每年定期召开一次毕业设计总结研讨会。总结好的做法,分析存在的不足,研讨解决的办法,从而有效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毕业设计选题都必须经过专家小组严格审查,并要求提交毕业设计任务书。通过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理论设计文档和实物安装调试情况的检查,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监控,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为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相关企业、工厂的资源,让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实行和毕业设计。③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的开放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新思维空间。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选实验时间、实验内容,自己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作为实验教学主体的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学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候随时进入实验室学习,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学生真正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学习和研究的基地。当然实验室开放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方法,为完成开放实验教学任务提供保证。④建设电子技术培训基地。建立电子设计实训基地,有场地、有设备、有器材,学生能集中时间进行一些工程项目的训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开发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⑤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电子设计竞赛、程序大赛等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检验自身能力的大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及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特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我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5年,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湖南省首届程序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并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07年,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我院毕业生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三届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2005届99.26%,2006届99.47%,2007届99.23%,且就业层次比较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本行业的一些著名大公司。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

[2] 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3] 李桂梅.商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第二类特色专业研究. 科技信息,2007(33).

[4] 罗桂娥,等.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 26(6).

[5] 李衍达. 关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中国大学教学,2003(1).

[6] 严国萍,等.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汇报.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4).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工程实践电子信息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凸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