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社团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2009-04-26李坤凤
李坤凤
摘要: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在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本文旨在探讨构建大学生社团——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主、社会公益型社团为辅的模式,鼓励社团配合教学工作、筛选热点研究和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并构建多维学习评价体制与激励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学习评价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能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探索社会的窗口。建设好本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是,该门课程建设在教学领域,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
近年来,高等学校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由于教学课时偏少而导致教学内容不足、教学时效性滞后;二是教学方法重灌输、轻交流,重传授、轻思考,重知性、轻实践,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社会实践薄弱、情感体验忽视、能力培养不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实效不强等问题;三是学习评价采用单一的笔试评价,导致学习评价不全面、不公正、不科学。《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式”。《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我们可以发动学生群众力量,特别是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力量,协力搞好本门课程建设。
二、大学生社团——课程建设的生力军
课程建设要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教学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1]因此,我们构建以理论学习型社团(时政研究协会)为主、社会公益型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环境保护协会等)为辅的模式,作为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引导大学生社团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生力军,为课程建设增加活力。
(一)组建时政研究协会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意见》指出:“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在我校社科部引导和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生社团成立程序,组建了时政研究协会。该协会在每班都有一定数量的会员,每班设有4位小组长,在协会内部以选举方式产生社团机构成员。协会的宗旨是协助《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通过会员自主研究形势与政策,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并带领全体同学提高时政素质。
(二)社团参与课程建设
人的行为由动机引起,学习行为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包括学习驱力和学习诱因。研究认为,青年学生的学习驱力主要有:①认知内驱力,指人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属于人的内部动机;②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的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属于人的外部动机。[2]学习驱力理论,为社团自觉自愿参与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物体或事情如名誉、地位等都可以是诱因。课程建设中,我们运用积极诱因,如奖品、成绩,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建设。
社团成员参与课程建设的行为发生后,我们对其进行正强化,包括构建激励机制等外部强化以及社团成员参与课程建设,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满足成就感的内部强化。适度地强化、维持并深化社团成员参与课程建设的行为,以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目标。
我们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并经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和校团委的严格论证,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运用以下方式,引导大学生社团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①社团成员配合《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②社团成员筛选形势与政策热点自主研究;③社团成员按照《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参加社会实践。如下图所示:
1.配合课堂教学
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根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等文件的要求,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通过系统讲授、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本门课程的教学。课前,教师在本校相应网站发布授课专题内容及思考题。时政研究协会的会员须在课前研读有关专题的内容,进行初步探讨,提出疑问,并在班级就专题内容作调查,找出该专题的热点难点。课堂上,会员除配合教学积极回答问题外,还要在教师规定的时间段内,提出课前征集的热点难点,引发讨论,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因为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所以能极大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探讨,加深对专题内容的理解,使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课后,会员联系课堂教学实际,深入研究相关问题,点评时政,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写成论文,交由时政研究协会评比,评比结果在网站公布,并在网站发布优秀文章供学生学习交流。
2.筛选热点研究
按《通知》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开设16课时,但相当多高校的课时安排远未达到此要求,以致课时不足。而《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具有新颖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仅靠授课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根本无法解决课程的时效性与实效性问题,而时效性与实效性是完成本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通过时政研究协会参与本课程建设,使课程突破课堂围墙,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
(1)每天新闻热点讲评。做法是以班级同桌为单位,采取轮流方式,2人整理出当天新闻热点,并对新闻热点作适当的分析,在晚自修中利用5~10分钟,合作完成当天重大新闻的报道工作,并引导同学们对新闻热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注:此法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黑板报或网站发布的方式。)
(2)每月时政热点研究。热点研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征集研究主题。坚持每月研究一主题制度。研究主题由时政研究协会干部在全校征集。筛选主题的办法是在每天新闻热点讲评的基础上,通过网站发布近期重大形势与政策热点,对众多热点问题由学生投票选择一个。筛选热点遵循真实性、新颖性、价值性、实用性原则。对投票筛选出来的热点问题,须报指导教师审议通过并备案。②小组长“头脑风暴”。由于每个班都有4位时政研究协会会员小组长,每位小组长每学期按月轮流负责一个主题的任务。时政研究协会会干把全校负责同一热点问题的小组长组成“专家小组”集体备课,交流经验,指导教师亲临现场,解答疑难。这种做法称为“头脑风暴”。在“专家小组”集体备课里,小组长交流他们对热点问题的理解,交换他们的教法策略,提出他们的研究难题供集体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指导教师。小组长们在“专家小组”里交流探讨后,按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采用诸如咨询型、讨论型、探究型等授课策略。③班级热点问题学习。小组长选择班的自习时间,组织专题学习。由于小组长与本班同学朝夕相处,他们相互了解,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陌生感、紧张感,可以在真正民主愉快的合作中探究问题。小组长要担当起教师的角色,他(她)要负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答难题,引导讨论,掌握热点精华,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④总结专题学习情况。授课小组长在完成热点问题学习后,要总结学习情况,客观地进行自评,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努力的方向。同时,时政研究协会干部采取抽样法对小组长的工作进行评价并记录。结合小组长的自评与他评,协会干部每月对全校热点问题学习情况作全面总结,评出先进班级并予以通报,以资鼓励。⑤网站发布精文。学生特别是时政研究协会会员学习了热点问题后,按自愿的原则,写学习感受,以深化他们对热点问题的理解,把握形势与政策的精髓。论文由时政研究协会的编辑部评比并公布结果,在网站发布精品文章。
3.践行课程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了解形势、掌握政策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通知》指出: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1)宣传形势与政策。依据《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任务,不但要学习形势与政策,还要宣传形势与政策。时政研究协会的成员,担负起宣传形势与政策的任务。他们利用校广播站转播中央和地方每天新闻要点;利用班级教室宣传栏报道一周大事记;利用校内宣传橱窗公布一月大事记。同时,协会网站转载部分重大形势与政策内容,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讨论活动。
(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除了借助时政研究协会的力量外,还可以调动其他公益型社团的力量。具体做法有:①借助勤工创业协会。可以让勤工创业协会会员加入宣传的行列,而且勤工创业协会还响应号召“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调查统计,勤工创业协会会员中的毕业生,有到基层就业意向的占33%,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占45%。②借助青年志愿者协会。该协会以“帮助他人,完善自我,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我校社科部的引导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③借助环境保护协会。该协会在宣传环境保护法规和环保知识、进行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中,发挥很大作用。如对校内环境卫生的监督、保洁工作,对社区的无偿清洁工作都有所贡献。
三、革新学习评价与激励机制——课程建设的保障
要保证大学生社团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模式的健康运行,还要改革以往单一的“一锤定音”的笔试评价方式,建立多维的学习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这是搞好《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保障。
1.减少期末笔试权重
《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的评价,传统的做法是由授课教师命题考试,所得分数作为本门课程的总成绩。这种学习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合理,不科学,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改革。学年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考查课堂学习的国内外形势和我国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知识点及写论文等形式,但此部分评价权重不能过大,约占10个权重中的5个权重。
2.增加平时考察权重
平时考察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情况,可以采用综合评定的办法。综合评定可以采用档案袋评定和苏格拉底研讨评定。档案袋评定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教育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概括说就是收集学生在某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我们的档案袋内容,有学生的每日新闻热点讲评作业、每月时政热点研究、广播稿、时政征文作品、学后感等文字类作品。苏格拉底研讨评定方法,是把学生在班级参与、课堂讨论、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部分,由学生代表对研讨过程和社会实践作记录。教师对综合评定的内容作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作为评价学生该门课程成绩的重要内容。此部分评价约占3个权重。
3.构建激励机制
《意见》指出:“要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社团、成效显著的社团活动、工作出色的社团负责人、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成绩突出的社团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据此,我们构建激励机制,以调动大学生社团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1)优秀社团评比激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举办优秀社团评比展示、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演等方式,活跃社团活动,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借助这些活动,可以极大推动时政研究协会的工作,也可促进其他社团如社会公益型社团更积极地参与到形势与政策的学习、实践上来。对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作出成绩的社团,我们给予鼓励,对优秀社团大力表彰。
(2)优秀个人评比激励。对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各协会会员以及普通学生,按一定的比例评比先进个人给予表彰,把评比结果记录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纳入到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之中。
优秀社团与优秀个人评比这部分评价约占2个权重。
四、社团参与课程建设成果——收获丰硕
我们构建的大学生社团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模式,既注重形势与政策知识的掌握,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引导。社团成员在参与课程建设过程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增强参与社会的竞争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满足成就感,进一步强化他们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行为。具体说,社团参与课程建设的成果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优化课程目标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简单概括为认知、宣传并执行国内外形势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鼓励学生投身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我们鼓励社团配合教学工作、筛选热点研究和参加社会实践,不但使学生认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要求学生去宣传、去执行。这种做法遵循教育哲学规律,按照认知-理解-宣传-执行循环深化的路线进行,很好地优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
2.提升“三观”水平
《形势与政策》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内容,它也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根据道德心理学的研究,道德教育(包括“三观”教育)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实践对学生“三观”教育的作用。我们引导大学生社团参加校内、校外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时政研究协会的时政热点问题研究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环境保护协会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水平。
3.增强创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培养创新素质应把“六大解放”作为要谛:即解放眼睛看事实;解放头脑想得通;解放嘴自由言论道真理;解放空间走进大自然;解放时间勤思考。也就是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具备三大要素:信息、思考、争论。我们的时政研究协会,需要整理大量的形势与政策信息,由这些信息引发对时政热点问题的思考与争论。这种信息—思考—争论三位一体的活动过程,驱动着学生思维的活跃与激荡,刺激学生创新潜能的迸发,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高低有很多原因,其中,课程的实效性与学习的趣味性是重要原因。大学生社团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学生在每天的新闻热点讲评、每月的时政热点研究中,广知天下大事,掌握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对他们的成长与就业有极大的帮助。而且,根据课堂互动理论,传统的教师—学生模式,否认同伴之间的影响力,是对教学中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采用大学生社团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在原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学生的互动模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力量,是对教学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此种模式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帮助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5.创新评价体系
我们构建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评价体制与激励机制,除了保留传统的笔试评价外,还通过档案袋评定,量化学生的学业情况;通过苏格拉底研讨评定,分析学生研讨能力成长记录,注重对学生学业素质的分析。这种综合评定方法,囊括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而且,我们还构建了优秀社团与优秀个人评比激励机制,体现了评价标准、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这种多纬度、整体性的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与能力统一、实践与兴趣融合、时效与实效双赢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学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5.
[2] 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3.
[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
[4]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