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德性修养

2009-04-26林曼红

教师·下 2009年3期
关键词:德性专业发展教师

林曼红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多元的文化全方位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盛行,而价值理性式微。在教师职业方面,教师德性缺失现象屡见不鲜。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立体的全面发展,而教师德性是修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以德性修养为基础的专业发展是不牢固的、蹩足的,只有回归德性,才能使教师专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德性;教师;专业发展

一般来说,德性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属于伦理学范畴。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既是教师人格物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是一种习惯于欲求正当之物和选择正当之行为去获取正当之物的品质。[1]教师德性是比教师道德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它是教师不断完善自身修养的内在道德标尺,具有高标准和理想成分。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育本身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的育人过程,育人从心灵开始。教师的德性修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只有高尚德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纯洁的学生。教师专业的发展固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德性修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这一核心理念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一、德性缺失,专业发展异化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三个方面的发展,教师专业情意主要包括教育理念、职业道德、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但是,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倍受推崇,而专业情意却经常被忽视甚至忽略,教师德性更是关注的盲点,常常导致教学技能与师德修养没有成正相关地发展。具体表现为:

1.重知识积累,轻智慧养成

荀子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努力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积淀,厚积薄发,是对教师知识储备的最基本要求。但是,如果过分地强调知识积累,容易导致机械记忆、全盘照收、照搬套用,最后学到的只是别人的话语,而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智慧。

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智慧涵盖个体的多方面素质,它融合了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2]只有智慧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

2.重技能技巧,轻情感培养

目前,教学技能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许多教师进修也演变成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殊不知,脱离情感的技能技巧充其量只是一些没有生命的、机械的操作程序而已,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繁忙的工作压力使广大教师的情感和个性没有得到应有的涵养和张扬,而无法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导致其情感枯竭,精神萎缩。

情感是人类的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一种内心体验,也是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教师情感主要是指教师工作和教育对象所持态度的一种体验,是教师的心理品质之一。[3]教师对工作的情感主要体现在职业认同感、教育信念、教育理想、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测等;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情感其核心就是对学生的爱。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非常重视“爱”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教无类”;陶行知主张“爱满天下”;夸美纽斯主张让学生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乌申斯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极大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则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4]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心与心的沟通,不但能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会使教师从中体会到一种特

殊的幸福和愉快,使教师的生命情感得到充盈和润泽。

二、寻根溯源,斩断劣根之基

1.功利主义抬头

社会上功利主义道德价值观与理想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冲突,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当代社会中显得苍白无力。功利主义风靡的社会风气使得教师道德选择常常处于现实之生存与理想之正义的道德困境之中,另外,一些违背教师道德的事件如羞辱学生、体罚学生、甚至公选“差生”、劝其转学或用“高压政策”使其退学等等时有发生。在这种教育生态环境之下,我们的教育除了分数、成绩、升学率,还能剩下什么?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教育充满了升学的功利追求,教育离本来的“育人”主旨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是“育人为本”,还是“升学为要”?有些人本来应该坚守“育人为本”的教育,却无奈地选择了“升学为要”,我们不禁感叹:教育迷路了![5]

2.工具理性盛行

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工具理性以其特有的逻辑,塑造现代社会和现代道德教育。工具理性的宰割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危机——边缘化和工具化。工具化的道德教育不仅不能教化人,反而成为规训人的工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为知识的价值异化,过于强调知识的工具价值和应用价值,而忽略其本身的内在文化价值。工具理性的盛行,使得“人”的概念淡化,教育成了技术,盲目追求教育理论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最终使教育理论变成应用工艺的操作流程,从而丧失了教育学首先是人学的品性。

3.价值理性迷失

如果说工具理性是求“真”,那么价值理性就是求“善”。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价值理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价值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是在理性认知基础上对价值及价值追求的自觉理解和把握。价值理性是一种强调目的、意识和价值的合理性,是关于人生根本选择和文明根本走向的合理性。价值理性的遮蔽和失落给人带来价值的贬损、精神的危机和信仰的坍塌。[6] 价值理性的迷失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对教师德性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出现缺乏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等现象,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三、回归德性,完善生命发展

1.提升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具有教师职业所特有的独特性,也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应该只是一些外在的规范和准则,更应该是教师内在的、实质性的品德。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

(1)坚持读书学习。读书是幸福的事情,读书能使人感受到五彩缤纷、波澜起伏的情感,使干枯的生命润泽,使暗淡的生活放彩,使漂浮的灵魂安宁。每个教师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反复咀嚼,反复体悟,以求获得心灵上的安顿和精神上的沉醉。

(2)勇于实践煅炼。人的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和现实,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注重实行。教育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正确认识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和道德的关系,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师德品质。

(3)深刻自我剖析。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倡“解蔽”,当今即是深刻地进行自我剖析。道德学习很难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式习得,它要求激发和调动内在的经验,由内而外地去感悟、体验。由于思维定势、自我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很难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自我剖析是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

(4)与人真诚交流。师德修养不是教师脱离社会的闭门修养,而应该为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社会性活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要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就要有从师的美德,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与他人真诚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积小善为大善,积小能为大能。

2.培养人格魅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优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7]教师的人格超越了教师职业和一般道德范畴,融进了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教师人格“蕴蓄于内,形诸于外”,是教师内在品格与外在行为的统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博学与睿智。

3.敬畏生命力量

生命是人的一种生存、活着的状态,但保存生命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只有本能的满足,那是动物的生存方式。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是为意义而存在。但是,如果说人生没有追求,没有理想,则只能算是苟且偷生。若无肉体生命的存在,连生存都谈不上,就更谈不上对生命意义的领悟与追求。[8] 以前,人们常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来赞美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这种蜡烛型的形象描述实际上是不科学的,这种观点背后的价值观漠视了教师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保护生命、珍惜生命,在生活中舒展生命,享受生命的快乐和生活的乐趣应是每一位教师最基本的生存追求,借用海德格尔的话:“生命诗意地栖居在生活中。”

4.可持续发展

人的生命有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生理生命经过二十几年便能发育完全,而精神生命却需要在生命的延续中不断地完善。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从入职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教师这一角色定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在这过程中,可能是一帆风顺地向前进步,也可能是停滞不前,甚至有可能出现倒退。教师要超越自我,追求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要靠内在的源自于心灵深处的发展后劲,即职业认同感。俗话说,做一行,爱一行。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充满希望的教师,才能发自内心地忠诚于教育事业,才能孜孜不倦地进行教育研究,才能深刻全面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愉快地享受教育的乐趣,才能保证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志琼.教师的境界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

[2] 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赵玉英.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情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4] 王忠桥主编.教师道德教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3.

[5] 张志勇.呼唤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http:

//hi.baidu.com/jnalal/blog/item/62cf5339

6833a02496ddd858.html.

[6] 刘济良.论价值理性的迷失及教育对策.现代教育论丛,2002(1).

[7] 王荣德.教师人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

[8] 王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1.

猜你喜欢

德性专业发展教师
柳亚子书法
最美教师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