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工资花哪去了?
2009-04-26云不喜
云不喜
如今,当人们谈论领导干部的收入时,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工资基本不动”。但当年。周恩来的主要经济收就是工资,他工资的“含金量”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差别,吃穿用,每一样都从他的404.80元工资里支出。
为“周恩来的名义”自己结账
周恩来外出工作的时日较多,而且工作经常是连轴转,往往是工作到哪里,就在哪里简单用餐。而且,这种工作餐周恩来都是如数付钱。周恩来到各省视察或开会离开时,一定要把应该由他付的钱和粮票结算清楚。
1964年10月,来我国参加国庆15周年观礼的西哈努克亲王及其夫人即将离开北京回国。在他临行前,周恩来交待外交部礼宾司,以国务院总理的名义送西哈努克一些他喜爱吃的蜜橘。礼宾司觉得以国务院总理的名义送不如以周恩来个人的名义送亲切,便建议以周恩来个人名义签字赠送。周恩来觉得礼宾司的建议有道理,便交待秘书告诉外交部礼宾司,这次赠礼费用全部由他个人负担。
礼宾司闻讯一下子呆住了:这要花总理多少钱啊!
蜜橘本身钱倒不多,但运费可观啊。当初,礼宾司提建议时没考虑到总理自己掏钱,以为不管是以国务院总理的名义还是以周恩来个人的名义送,费用都应由公家报销。西花厅这边,周恩来的秘书也犯了难:总理的银行存折上目前只有400元,哪经得起这么折腾啊!因此,他只好对礼宾司的同志说:“总理的银行存折上只有400元,你们尽量省着些花吧。”
请客吃饭个人埋单
周恩来的又一项较大的开支恐怕要算请客了。周恩来在家吃饭时,一般是两菜一汤。有了客人,一般就做四菜一汤。当然,吃完饭后,他总是提醒大家不要忘了交粮票,菜钱免收。因为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粮食都有定量,请客多了,粮食不够吃。
1973年9月,周恩来陪同法国总理蓬皮杜访问杭州。送走蓬皮杜后,周恩来兴致很高,便对辛苦了好几天的身边工作人员说:“走,上楼外楼吃顿饭去,今天我请客。”饭后,省委接待处的同志说这顿饭由省里报销。周恩来说:“我请客怎么由省里报销,不行。”饭店的同志知道不收费总理是不会同意的,便收了10元钱。周恩来当即说:“10元钱怎么够,要收足。”饭店的同志只好又收了20元。周恩来到机场后,还担心钱可能不够,便吩咐秘书再留下10元钱托机场有关人员转交楼外楼。
用恩来每次请客吃饭,总是说:“没关系,我的工资比你们高,又没有家庭负担。”但是,由于有些本来公家可以报销的费用周恩来也坚持自己掏钱,如他从没领过出国置装费和补助,自己负担如药品、报纸,包括身边公务人员用的肥皂等费用。因而,周恩来的工资除去房租水电及其他各种开支后,也剩不了几个钱。请客次数多了,还要靠邓颖超的工资垫着。因此有时请客吃饭后,周恩来会补充一句:“今天是大姐请你们的客,我是慷大姐之慨。”
(摘自《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