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颈性眩晕症160例

2009-04-26冯美果

中国医药学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椎动脉脑部针刺

冯美果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3-0053-01

笔者自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运用针刺配合按摩治疗颈椎病引起眩晕症16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0例中,男性95例,女性65例,20岁以下者2例,占1.25%;40~59岁107例,占66.9%;60岁以上者51例,占31.9%,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3年,其中合并有左肩及左上肢疼痛麻木者52例;合并有右肩及右上肢疼痛麻木者44例;单纯眩晕症者64例,160例都有眩晕症。

2 治疗方法

2.1 原则 疏通经络,解除颈部软组织痉挛,拨正偏歪棘突,缓解或消除对交感神经、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调整颈椎内外平衡,改善部血液循环。

2.2 方法 采用先针刺之术,后按摩之法。针刺取穴:风池(双)、绝骨(双)、后溪(双)、太冲(双)、合谷(双)、四神聪、颈椎夹脊C4~C6,配穴酌情加风府、魄户等。以上穴位分两组,交替使用,用G6805II型电麻仪,通电留针20 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手法按摩:嘱患者俯卧位,先点揉颈椎两侧四线(颈夹脊线、风池膈俞线、胸锁乳突线、冈上线),然后以指代针,点按风池,颈椎两侧敏感点和阳性结节处及肝俞穴、肾俞穴、涌泉穴。接着属患者仰卧位,拔伸牵引头部及旋扳颈部,同时医者用两拇指或鱼际分推头部,用多指在头部用撒散法以梳头皮,回旋性轻抓法,拇指揉压督脉线、胆经线,同时点揉百会、三阴交、太冲等穴,最后用手指提发叩头结束,以上为1遍,每次3次即可,10次为1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功能;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能做一般工作;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不能做正常工作。

3.2 治疗结果 160例中,痊愈136例,占85%;显效20例,占12.5%;好转4例,占2.5%,总有效率达100%。

4 典型病例

患者,肖某,女,46岁,干部,2007年8月20初诊。

主诉:头晕反复发作3年,加重3 d。

患者于 3 d前因工作疲劳出现头晕目眩,即来我科就诊,主症:患者头晕目眩,呕吐,不能进食,时有颈后酸胀,左手指麻木,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B超示肝肾正常,左椎动脉小,颈椎四位片示C4~6增生,生理曲度变直,BP105/65mmHg,椎间孔挤压试验(+),左背从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精神较差,不寐,纳差,二便调,舌淡脉细弱。诊断:颈性眩晕症。运用上述治疗3 d后眩晕明显好转,1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在患者的要求下,再做2个疗程以巩固。随访半年未复发。

5 体会

笔者在运用针刺配合按摩治疗颈性眩晕症,体会到中医之法:“通则不痛”,发挥到“松则通、顺则通、通则气血调,则清窍有荣而不晕”。通过针刺以疏通气机,调和气血,又绝骨为足少阳之穴,为足三阳络,称髓会,后溪为手少阳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太冲与合谷配风池以熄风平肝之功,恰到中医之髓,“上病下取”之整体观。另外结合手法按摩牵引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颈椎垂直轴线上的压力,扩大椎间孔和神经管,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伸展了被扭曲椎动脉,改善脑部的供血不足症,同时按摩点揉各穴,治疗后却能达到调整颈椎内外平衡,缓解或消除对交感神经、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改善脑部的供血流量,恢复脑部正常功能,这一“无创伤性治疗”很值得同道斧正与推广。

猜你喜欢

椎动脉脑部针刺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