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化汤对慢性肾衰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观察
2009-04-25,,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肾病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各期均可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等,部分患者甚至以恶心呕吐为主诉就诊。消化系统症状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影响饮食的摄入,导致体内氨基酸代谢的失衡,增加氮质的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而且又为治疗疾病的口服给药带来困难。本研究用自拟温化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脾阳虚衰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且BUN、SCr也有所改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我院2007年7月~2008年9月肾内科住院患者,共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33.4±10.3)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65岁,平均(33.8±9.6)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2003年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肾衰竭脾阳虚湿浊证[2]。主要表现为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肢体困重等。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得分情况及治疗前后肾功能BUN、SCr变化。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温化汤(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砂仁、草果、干姜、丹参、红花、泽兰、生大黄、荜茇、陈皮、山楂、石菖蒲、甘草等,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局制备),150 mL/次,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尿毒清颗粒(由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Z10970122),每6、12、18时分别服用1袋,22时服用2袋。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并予降压、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3]恶心呕吐:每日泛恶、呕吐1~2次为轻度;每日泛恶,呕吐3~4次为中度;频繁呕恶,每日4次以上为重度。以上分别记作2、4、6分;食少纳呆:食欲欠佳,食量减少不超过1/4为轻度;食欲不振,食量减少1/4~1/2为中度;食欲甚差,食量减少1/2以上为重度。分别记作2、4、6分。倦怠乏力:偶感乏力,不耐劳力,可坚持体力劳动为轻度;一般活动即感乏力,间歇出现,勉强支持日常活动为中度;休息亦感疲乏无力,持续出现,不能支持日常活动为重度,分别记作2、4、6分。畏寒肢冷:手足不温,不用增加衣物亦可为轻度;手足寒凉,增加薄衣亦可为中度;手足冰冷,需着厚衣方可为重度,分别记作2、4、6分。肢体困重:肢体有轻微困重感为轻度;肢体困重,活动费力为中度;肢体沉重如裹,难活动为重度,分别记作2、4、6分。无上述症状均记0分。
3.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变化及缓解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功能比较
4 讨论
CRF的病机特点是虚、瘀、浊。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是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肢体困重等。温化汤中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健脾益气;茯苓、砂仁、山楂健脾泄浊;草果、干姜、荜茇温阳暖脾;丹参、红花、泽兰活血化瘀;生大黄祛瘀泄浊;陈皮行气以补而不滞;石菖蒲化浊开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可减轻残存肾单位的耗氧和高代谢,抑制残余肾单位代偿性肥大,抑制系膜细胞和肾上皮细胞增生,改善肾功能不全时的脂质代谢紊乱[4];黄芪能增强造血系统功能、保护红细胞、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减少血栓形成,并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对肾脏有保护作用[5];丹参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微血管栓塞的危险,并能促进组织的恢复和再生[6]。白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增加水和电解质尤其是Na+的排泄[7],调整胃肠功能[8]。诸药相合共奏温阳健脾、化瘀降浊之效。温化汤除能明显缓解胃肠道症状外,还可一定程度的改善肾功能,使患者恢复正常进食,改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1]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2003,4(6):355-3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3.
[3]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79.
[4]王海燕,王 梅,王金泉,等.肾衰竭[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370.
[5]伍敦裕.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1988,14(8):611-612.
[6]徐任生.丹参—生物学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0:81.
[7]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53.
[8]马晓松,樊雪萍,陈 忠,等.白术对动物胃肠运动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