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里有音乐哪里就有小提琴”

2009-04-24刘大坚

人民音乐 2009年3期
关键词:练习曲工具书小提琴

买到《小提琴艺术全览》至今已经有些时日了,但是真正仔细翻阅却是因查询一首小提琴作品而起。在查找作品的同时,也意外地发现,这本著述并非一般常规的小提琴工具书,其内容也并非单纯的陈述介绍。在细致阅读后,才了解了作者在章节安排、内容布局上的巧妙构思与成书的用意。笔者愿意将所感所想成于文字,与读者共享。

一、内容丰富、翔实的小提琴工具书

《小提琴艺术全览》首先是一部内容涉及面广、资料详细的工具书。与一般只涉及小提琴家、小提琴曲的工具书相比,这部著作明显在内容编排上有所扩展,共分小提琴的历史、从体裁角度进行归类介绍的小提琴作品概览、经典曲目分析、著名演奏家评述、小提琴演奏技术发展纲要、小提琴教学理论概况、经典练习曲简述、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概论、小提琴名琴及制作名家介绍、小提琴制作工艺概要、维护与保养知识、小提琴考级参考、CD唱片经典曲目及演奏版本辑选13个部分。

在作品概览部分,除了对19世纪至20世纪小提琴奏鸣曲、协奏曲等不同体裁作品进行了历史线索的梳理介绍,所提及的近五百首小提琴名作均标注了创作年代、作曲家及其生卒年;在经典曲目分析部分中,选取了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萨拉萨蒂《吉卜赛之歌》小提琴独奏曲等二十五首代表性名作,均配以谱例,并对各个章节逐一细致分析;在著名演奏家评述部分中,则选取了约阿西姆、帕尔曼、陈美、莎拉·张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五十位近现代小提琴演奏名家,配以人物插图,就其生平、演奏的风格特点、实践经历、艺术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如果说这些都是一般工具书的共同之处,那么,《小提琴艺术全览》还为小提琴专业教学工作者和普通小提琴爱好者提供了针对性的内容。小提琴演奏技术发展纲要部分分阶段详细记录了从1520年至今的演奏技术发展过程;教学理论概况部分介绍了从17世纪后半叶至今小提琴在教学方面的理论发展概况,其中介绍了大量关于西方各国在小提琴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献,包括教程、论文、专著,甚至包括演奏家所写的关于小提琴演奏方面的书信等;经典练习曲简述部分,对当今常用的《马扎斯75首小提琴练习曲》等九部小提琴练习曲集从作者、教材特点、分课解析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为小提琴教师和爱好者在练习曲的针对性选择方面提供了诸多细节参考;而名琴名家介绍、小提琴制作、维护与保养、考级参考、CD唱片辑选等内容均为小提琴爱好者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知识参考和经验介绍。就一部工具书而言,《小提琴艺术全览》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的确突出了主编作者在前言中所提及的“在中国现实情况中的实用性”。

二、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还是一部

多元视角下的小提琴文化史

这本著述不仅具备工具书的功能,而且通过合理的内容安排,使之成为一部多元视角下的小提琴文化史。书中前言部分已经将整部著述的构思背景交代清楚,即“小提琴所呈现的‘文化奇迹是非常多元化的”。主编作者在前言中一方面以Fiddle为例,介绍了小提琴所保留着其最初的民间“本色”,另一方面着重强调了小提琴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本书在开篇的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西方小提琴从其史前文化到20世纪长期历史过程中的发展概况,从不同国籍、小提琴的运用范围、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主要流派、乐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小提琴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与此相对应,主编作者专门另立章节,对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介绍:通过中国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阶段划分,对小提琴在中国的最初发展、在中国的小提琴教育机构、中西文化结合而成的中国风格的小提琴作品、表演活动、专业教育、代表性的作曲家与演奏家、中外小提琴音乐的交流、近年来的理论研究等方面均有涉及。通过这种中外小提琴发展内容的编排,使读者能够在一个全面的文化背景中不但熟悉了西方小提琴的文化发展脉络,同时也在其参照下了解“西方小提琴的灵魂‘渗入到了中国音乐之中”,“被中国文化的力量所‘同化”的过程。

从前言中所举到的Fiddle、印度小提琴和中国二胡对小提琴的借鉴的例子可以看出,主编作者是以一种文化价值相对及文化多元存在的思维方式来考虑小提琴的多种文化共存问题的,而没有将西方小提琴的主流古典文化作为高高在上的权威标准;同时,也正是以这种注重文化阐释的思维来构思全书的。在叙事方法上,作者在诸多章节部分中都尽量将小提琴的作品、人物、技法等具体内容放置在其原有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解读,真正以“在历时中展开共时”的方法编排全书,使得本书具备了文化历史视角的阅读线索。

三、对该书的一些建议

从实用性上来说,本书内容已经完全实现了其功能作用,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小提琴工具书,而且通过内容的设计,突出了其文化阐释的特点,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因此,笔者对该书所提的建议,也是希望进一步突出其实用性和可读性。

1.建议本书将前言中所提及的“Fiddle”这种以西方民间小提琴发展方式存在的文化形态、印度小提琴的独特发展方式及相关作品也给予一定篇幅的介绍放置于书中,真正做到多元文化的“全览”。

2.中国小提琴的发展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在中国特点的演奏技法和曲目上也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若能以专题的形式独立分章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介绍,将对学习中国小提琴作品的爱好者提供更加直观的帮助。

当然,本书的编写出版已经使笔者受益匪浅,以上两点建议也是因获益而产生更多求知的要求,应该说,主编作者及书中各个部分的作者共同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小提琴的文化盛宴。总之,《小提琴艺术全览》不但是一部适合各种类型小提琴教育者及爱好者的工具书,同样也适合于一般音乐爱好者的小提琴文化普及。期望本书再版时能给读者们带来更多的欣喜。

刘大坚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猜你喜欢

练习曲工具书小提琴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绘事感言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