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留学到底学什么

2009-04-24代百生

人民音乐 2009年3期
关键词:音乐学院钢琴比赛

近年来,不断有中国青少年在各种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充分显示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大部分的获奖者获得到国外留学深造的机会,加上通过其他各种途径远赴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等地留学的音乐学子,形成了一支越来越庞大的“音乐留学中国部队”。他们中的优秀者也在国际音乐舞台纷纷崭露头角,国内媒体都给予了及时报道,这些获奖者的学习历程与成功,无疑以“榜样”的力量给予尚在国内的音乐学子以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然而,一篇关于钢琴神童沈文裕的访谈文章①,却让笔者深有感触,加上笔者本人在德国留学几年的所见所闻,产生了若干自问自答的疑惑,写成此文②与音乐教育界同行交流。

一、中国音乐留学生到底该学什么、怎么学?

沈文裕在访谈中说:“其实我只会弹琴,其他什么都不会!别的事我根本比不上别的小孩。”这或许是更多的中国钢琴学生的真实写照,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问题是,只会弹琴的“音乐神童”,毕竟还需要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而不可能永远只生活在他所理解的音乐世界里。更何况,对于音乐的理解如果失去了对生活的感悟,就如无源之水了。

尤其是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表演,毕竟是源自西方的艺术,在国际音乐舞台残酷的竞争下,中国音乐家要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世界大师,的确具有西方同行所没有的巨大障碍,笔者认为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差异。钢琴等西洋乐器演奏作为欧洲音乐艺术精华有着自己特定的文化环境,绝大部分这类音乐经典文献来自于欧洲。作为中国人,要深入理解这一深具欧洲文化特质的音乐艺术实属不易,相对于本身具有欧洲文化根基的西方音乐家而言自然要困难得多。钢琴专业杂志“Piano news” 2004年第1期对李云迪的人物专访③里,欧洲的记者就直接表露了他们对李云迪作为一个不是在西方音乐世界里成长的中国人能够获得肖邦大奖的惊讶。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西方人也承认钢琴艺术对于东方音乐家而言存在的文化差异。

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音乐教育方式。这里笔者仅出于个人以前在国内音乐学院的求学经历和后来作为一位音乐学院钢琴教师的工作经历与现在在德国学习后的感受对比,总结以下两点,绝对无意以偏概全,批评整个中国的钢琴教育状况(为表述方便,以下仅以钢琴专业为论述对象,但其问题可以扩展到整个专业乐器教学领域):

1)重技术训练,轻文化修养。两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现象:音乐学院里的文化课一般不受学生与专业教师的重视,谁的演奏技艺高超谁就是好,如果能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是为国家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即便其他学习科目有多门不及格,也是教师和同学们的“骄傲”;由于师资力量所限,对于钢琴专业学生应该是极为重要的一些课程,诸如“钢琴音乐风格史”、“钢琴乐器的演变”、“钢琴经典文献研究”等,在很多音乐院校缺乏④,而这些课程在欧洲以及美国的几乎所有音乐学院是所有钢琴主科学生的必修课。这对钢琴学子全面、准确地理解钢琴音乐文化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2)“榜样式的强制诱导”代替“启发式的自我思考”,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导致思维惰性。中国音乐教师的责任心和认真态度是很多外国教授与学生绝对无法想象的。中国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大量示范演奏和谆谆教导,这样虽然能够给学生直观、直接的感受,但同时也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奏“强制性”地朝着一个方向打下教师的烙印。相比之下,笔者所感受到的是德国教授很少示范,常常感觉是信马由缰地谈天,并不始终谈论正在回课的作品,但却常常给人以很多的启发和感悟。教授几乎从不在课堂上谈论技术课题,而更多的是音乐的问题,从音乐史角度宏观分析作品应有的时代风格和作曲家风格,甚至谈作曲家生活时代的趣闻轶事,到与学生共同探讨乐句的微观处理。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不是由教师一个人讲授,而是由教师不断提问与假设,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与对音乐的理解回答与不断调整自己的演奏而完成。从教育学的角度观察,这种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处理是积极的、主动的。而在上述榜样式的强制诱导型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久之就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导致对音乐的理解与处理只是一种缺乏个性的复制与模仿,显然也将会导致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缺乏发展的潜力与基础。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学子能够到国外学习,无疑是件好事情。从理论上说,上述两个影响中国钢琴家成为世界钢琴大师的因素可以得到大大地改善,钢琴留学生们至少具备以下优越条件来“恶补”自己的不足:

1)主动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例如聆听各类音乐会、歌剧,参观博物馆,参加各种城市或民间音乐节等,切身感受与深入了解西方的音乐文化。

2)充分利用充足的图书馆资源,广泛阅读外文文献,不仅仅是音乐专业的,也包括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例如文学、艺术史等,打下深厚的文艺理论基础;这样,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发展障碍将由此而大大减少。

3)通过外籍教授的指导,参加各种大师班的学习以及参赛或聆听各种钢琴比赛(在海外学习这种机会远远大于在国内),接受各种教学方法,学会主动思考,积累艺术实践的经验。

然而,上述的“理想境界”常常在实际中不能得到实施。很多的情况是,中国钢琴学生常常只是勤奋地练琴,对其他活动一概没有兴趣。由于外语水平的限制以及主观认识的不足,不能或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主动交流,外文文献阅读更不容乐观,进图书馆恐怕也只是为了借乐谱和听音响。这样无异于主动切断了与周围良好的文化环境的联系,放弃了深入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机会,与在国内音乐学院学习相比,除了换了老师,还有多大的差异呢?沈文裕恐怕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钢琴家在欧洲、在美国继续进修应该充分感受与融入那儿深厚的古典文化艺术氛围,才能真正达到“留学”的目标,像沈文裕说的那样“除了练琴,什么也不会”实在是可惜。

笔者愿意分享自己在德国留学的收获:在读博士的第一学期开始,我问教授需要学些什么课程,教授的回答是:第一学期不要求你什么课程,但要求你走出课堂和图书馆,多多参加各地的音乐节,参观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展览,期末汇报自己的感受。我当时莫名其妙,但随后才逐渐明白教授的良苦用心——后来她也曾明白地告诉我:你到德国来学音乐,就要亲身感受这儿的文化,如果只是泡在琴房或图书馆,你就在中国学好了。几年中,教授还亲自带领我们参加一些音乐节,参观了德国若干著名的博物馆,包括排队参观当时由于闭馆维修而移居德国柏林展出的美国现代艺术展览(MOMA)。这样一些经历和由此获得的关于艺术与文化的认识,的确是在中国以及仅在书本中无法获得的。

二、作为年轻的学生究竟应该以学习为主还是多多参加各类比赛磨炼经验?

访谈中提到沈文裕从德国卡尔斯鲁尔音乐学院转学到汉诺威音乐学院的理由——沈文裕的父亲认为卡尔斯鲁尔音乐学院院长规定沈在校期间不得随意参加各类比赛极不合理,因为音乐表演就是要历经各种比赛的磨炼才能成功,而汉诺威音乐学院允许与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音乐家就是要通过比赛的磨炼才能成功,这绝不会是沈父的一己之见,而可以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无疑,多参加比赛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以及艺术修养的提高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毋庸讳言,这也是一举成名的最好途径,正像台湾著名音乐评论家张己任先生指出的:“音乐比赛似乎已经成了20世纪后半期音乐演奏界的一种‘科举制度。这种现象在短期内显然不会有太大的转变。日后凡是希望从事音乐演奏的新人,大概都无法不先具备‘音乐比赛得奖者的身份。”⑤

但问题是,现如今的各类国际钢琴比赛曲目的分量都委实不轻,作为年轻的学生,如果为了参加比赛而疲于准备各类比赛曲目,是否会耽误其他的学习而导致得不偿失呢?

窃以为,学习阶段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像海绵一样拼命地吸收知识营养,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过多的商业性演出或比赛,主要的时间将被练习表演曲目而占用,磨炼了舞台艺术经验的同时,却剥夺了学习其他东西的时间和权利,而且很可能使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过早地迁就于商业或某类比赛的需要而失去个性的光泽和全面发展的可能——很简单,除了有国际声望的钢琴大师,其他的商业演出或灌制唱片,主办者常常会有曲目的要求,各种比赛常常也有各自指定的曲目范围,如果整天只是为了准备这些曲目,就会没有时间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或者发展其他的兴趣。欧洲最近还曾爆过丑闻:有钢琴教授鼓动学生不停地参加各种比赛和各类演出甚至录制唱片,一是从中收取报酬,二是学生获奖也是在积累自己的名声以便更进一步提高价码。如此,学生成了教授所掌控利用的生财旺名的工具,而这一切竟是掩盖在教授说多参加比赛和演出才能多积累经验的谆谆教导之下,要不是因为有学生觉得太不公平忍无可忍而揭发,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如此“阳光”的愿望下竟是这样的阴谋。

更何况,从比赛获奖到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大师还有很长的路程。如今国际钢琴比赛是越来越多,但众多的比赛获奖者中后来成为钢琴大师的又有几许?在全球古典音乐市场严重萎缩的今天,只有那些真正的具有国际声誉的世界钢琴大师才是乐坛常青树,更多的比赛获奖者可能如昙花一现,此后尽管也许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继续享有声望,但在国际音乐舞台上从此就销声匿迹了。毋庸讳言,这种现象在中国钢琴家中也同样存在。

或许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卡尔斯鲁尔音乐学院院长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爱护沈文裕的?

也许沈文裕当时还只是一个14岁的孩子,“童言无忌”,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其中的隐忧。另一位具有世界乐坛明星地位的中国钢琴家郎朗的访谈,则反映了他的成熟。从他的一些观点中可以看到他成长的足迹,并能给我们以很多的启示。仅引述郎朗在该访谈中的以下文字作为本文的结束⑥:

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是完全值得信赖的。但是音乐领域中的确存在着文化差异。就我个人来说,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同时,我还接触了很多西方的文学、艺术、语言知识,为我现在所走的西方古典音乐这条道路做了文化上的铺垫。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该到国外来深造了,因为古典音乐的鼻祖在西方,中国毕竟缺乏古典音乐生长的环境。我喜欢身临其境地去经历西方的自然和人文,我从中获得领悟和演奏的灵感。

中国的音乐家,我认为应该涉猎更多的题材,而不是仅仅弹奏棘手、重点的保留曲目。德国人可以弹海顿、舒曼、贝多芬,俄国人可以弹柴科夫斯基,都有民族的烙印。可我们靠什么?我们就必须能够全部承担起来。

在中国,很多人都比较急功近利,这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太大。所以,我认为学习音乐最好还是在国外,当然这要基于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之后。

这样一些观点相信是他从自己对西方文化的切身体会中感悟出来的。

①鲍蕙荞《后来的人如果不能超过前人,就太可悲了!——钢琴神童沈文裕访谈录》,《钢琴艺术》2003年第8、9期连载。

②本文的初稿写于2004年,近日在电脑中重新发现此文,加上2007年厦门中国第四届国际钢琴比赛沈文裕铩羽而归引得一些媒体和专业人士“莫名惊诧”,笔者觉得还有必要将此文修改发表,期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

③Yundi Li mit zwei CDs zum Weltstar(《李云迪——两张CD成为世界明星》,von Carsten Dürer,第36-39页。

④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音乐学院开始开设这类课程,有一些教师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⑤张己任《谈乐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⑥欧洲中文报纸《经济时尚导报》人物专访《郎朗,巅峰之上的感觉》,2004年6月1日第17版“名人广角”。

代百生 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客座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钢琴比赛
音乐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最疯狂的比赛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