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裕钢琴独奏音乐会观后随笔
2009-04-24金莲花
2008年11月14日,由于沈文裕的到来,使长春市的音乐爱好者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良宵。当晚,沈文裕在长春市省文化活动中心的音乐厅举行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之前听说沈文裕要来长春开独奏音乐会,我激动了好些日子,都说沈文裕是钢琴奇才,有非凡的演奏技术与绝妙的音色变化,我一直盼望能在现场看到他的演奏,并聆听这位钢琴家对音乐的演绎,如今我总算如愿以偿了,耳闻目睹了一场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会。
一
约6时半,当报幕员解说完毕后,沈文裕信步地走向钢琴,他刚刚20出头,着装严肃,消瘦的肩膀,矮小的个头,经过精心修饰过的黑发使他的脑袋显得很大,当他手扶钢琴默默地注视观众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他那犀利的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种目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更让我感到神奇的是当他演奏完某些乐曲,当他从钢琴凳上蹦起来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又久久不能回归现实,仿佛一时难以从超脱的心境里走出来似的。
音乐会上半场的演奏曲目有李斯特的两首《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第六首)、肖邦的《叙事曲》(Op.23)和《谐谑曲》(Op.31),有演奏技巧艰深的《野蜂飞舞》(奇弗拉改编)、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下半场是他自己改编的独奏版《黄河》。
演奏会非常精彩,从某个角度讲可以说无与伦比。观众们为他演奏的每一首作品欢呼、激动……
当他弹到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的快板(Allegro)主题时,他那略微向上抬起的肘部动作给我留下了神秘而深刻的印象,说其神秘是因为这种肘部高低位置的变幻是否与其超强的八度演奏技术有关系?让臂部以最好的姿态迎合手腕,从而让弹奏八度的双指在黑白键上自如驰骋。那些大量的八度跳跃对于他来说是何等地轻松自如,超强的演奏技术不免让人联想到高端科技。当弹到尾奏部分(Presto)时,狂欢般的音乐让观众们沸腾起来……
肖邦《叙事曲》(Op.23)是他演奏的第4首乐曲,沈文裕对这部作品的诠释独具风格,这次从他那娟秀的手指下传出的音乐时而如细水长流,时而又“淙大壑与沃焦”。在演奏乐曲副部主题(68—93小节)时他又弹得音色飘渺、连贯,大概是因为在用心灵歌唱,所以音乐显得出奇的美。尤其是展开部A大调副部之前的几小节,音乐处理更具特色,他把每小节中的八分休止符时值有意延长(102—104小节),由此造成一种紧张情绪的上升,为即将出现的“大洪流”做极尽的“能量聚积”。
音乐会中最精彩的当属他演奏的第7首作品《彼得鲁什卡》了,这部钢琴组曲是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俄罗斯民间音乐为题材,音调纯朴、节奏复杂,其音响所应达到的强烈程度与刺激性对于演奏者来说是极具艰深演奏技巧的全新挑战。沈文裕将作品中浓郁的民间音乐风味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第三首《忏悔节》中的那些听似具有手摇风琴的平凡的旋律音调,在他的演奏下充满了异国情调;再比如那些“彼得鲁什卡和弦”(即多种调式叠置的和弦),他那富有弹性的双手幻影般地穿梭于键盘间,让那些粗犷的、极端不协和的“音块”不断地从琴缝里往外涌……
在舞台上,他显得轻松而矫健,整个演奏精彩得让人着迷。听着他的演奏,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创造力在沸腾、在涌动。
二
“文裕天生就有一种喜欢高难度作品的嗜好”。①
开始拿到沈文裕独奏音乐会的节目单时,看到大量曲体庞大而又演奏技术艰深的曲目,会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诚然,在音乐会中他所表现的演奏技巧是无与伦比的,可听着他那些充满炫技的演奏,观众的审美疲倦感不免油然而生。“艺术审美接受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音乐会中,作为受众方的观众的动机,就其普遍性而言,不是观赏炫技、不是高端科技效应,而是希望经受一种情绪和感情上的波动,希望得到一种美的欣赏和享受。出于观众的这个欣赏动机,观众在接受过程中会从潜意识里拒绝进行高难度的精神与脑力劳动,而作为演奏者,如果过分地、一味地强调炫技与演奏难度,那将必然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倦,因为,那实际上已从欣赏活动转入了“天才猜谜活动”(天才能力的鉴定)。
在沈文裕音乐会结束后的第3天,我有幸得到了一次专家访谈的机会,即访谈我国著名钢琴艺术教育家、理论家魏廷格先生。在访谈过程中,我自然提到了刚刚结束的沈文裕的音乐会,从专家意味深长的言语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专家对沈文裕的关心与爱护,同时也领悟到专家对沈文裕的些许担忧与期望。
从专家那里回来后,我又想起前不久看到过的一篇写沈文裕的文章,“在国内的年轻钢琴家当中,具有沈文裕这样天赋的,还是实在太少了,可是,他现在在艺术成长道路上的走向,却让许多关心他爱护他的人,感到有些担忧。”②从波籍著名钢琴家、音乐评论人朱贤杰先生的这番话里也不难觉出他对沈文裕的忧虑。
那么,关于沈文裕,人们的担忧与期望是什么呢?
钢琴演奏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钢琴演奏者则必须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即在其艺术活动中需要特殊关照“全局的规划与策略”。对于一个钢琴家来讲,这是个关键性的问题,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那么什么是“全局的规划与策略”?这里所说的“全局的规划与策略”应包括诸多内容,如照顾参加各个国内外比赛和各地巡回演出之间的关系;照顾自我消耗与补充、继续深造与停止学习,照顾整体学习情况中的特点,照顾前后学习历程之间的关系;照顾炫技与音乐之间、才能与勤奋、生活与艺术、依赖与独立关系等等,这里列举的这些问题,既相互对立又互相关联着,它们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不仅要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些问题,而且还要特殊关照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也是伴随他整个演奏生涯的大事。
关于沈文裕,当人们看到他在各重大国际钢琴比赛中屡次失利(如在首届巴西维拉-洛伯斯钢琴大赛中未能进入决赛③、2007年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初赛中就名落孙山),看到他在2003年赢得过伊丽莎白国际钢琴比赛的优异奖项后,又不乏疲劳地屡屡参赛(事实上那次大赛已经足以证实了他的实力④),看到这些,人们自然要发问,沈文裕,在他的钢琴艺术活动中,有没有特殊关照“全局的规划与策略”?他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他又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诸多问号自然成了人们的忧虑与担心。
基于此,我想人们的期望大致有这么两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有特殊才能的沈文裕需要再学习。
“沈文裕在钢琴艺术上就是一个罕见的天才,他就是为琴而生的。”⑤事实的确这样,看到沈文裕那神奇般的演奏,看到他那超人般的演奏技术,他所能做的,在一般人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是一种特殊才能的表现。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即有特殊才能的钢琴家。那么,类似沈文裕如此这般有特殊才能的钢琴家,还需不需要再深造,再用功呢?在天才与才能论方面,黑格尔曾做过雄辩的说明:“艺术才能虽然有可能作为一种资禀,先天地存在于某些人身上,但是光靠这些资禀不能成为艺术家,更不能成为艺术天才。这种资禀顶多只是一种潜能。要让这种潜能化成现实,则必须靠后天的思索、勤勉和练习”⑥,黑格尔在这里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有特殊才能的艺术家会具备一定的先天资禀,会熟练地掌握各种技术技巧,那么,这些技术技巧如果再经过不断地刻苦努力与学习,有特殊才能的艺术家,在进行审美创造的时候才能更加具有感染力,最终才会成为真正的天才艺术家。沈文裕向来被人们认为是有特殊天赋的,要想成为真正的天才演奏家,人们期望他再学习、再思考、再勤勉,只有这样,他才能在“遨游”音乐海洋中克服万难,排除艰险。
第二,沈文裕需要走入生活,确确实实地了解人。
“文裕除了弹琴和并不差的文化课学习,其他方面确实懂得很少。比如,他一直不善于与同学、与他人接触,不会与媒体打交道。”⑦音乐会前一天,我曾目睹过沈文裕与某一音乐学院师生的见面会,在此之前我曾一度错误地认为,与沈文裕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但就在听那次见面会的过程中,我发现我错了,他有很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因为当他面对那些像“初生牛犊”般爱提问题的同龄人时,他那充满睿智的目光中,不时地流露出欢喜的光彩。事实上,他不仅能与人沟通,而且他还渴望与人沟通。这说明他本质上不仅热爱生活,他还渴望了解人。
但是,从沈文裕所讲的这些话里,“我没有好朋友……,我只要有琴弹就够了,其他我根本就没有在意。”⑧人们又多少了解了些沈文裕的生活处境,这是一种欲脱离现实社会,欲远离人群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担心的是,这种生活处境如何能激起一个钢琴家的灵感?他的音乐源泉又从哪里获得?
“沈文裕在表现技术困难的段落时,好像忽然离开了音乐,出现了感情上的空白……一切好像很完美,但是就像是一位外星人在演奏,少了某种人性化的感染力”⑨,这是旅新钢琴家高平先生,在一次国际比赛上,听过沈文裕的演奏后发表的意见,表明了他对沈文裕的演奏所持有的些许遗憾。是啊,作为一个钢琴家是没有理由脱离现实生活的,作为一个天才演奏家更不能远离社会中的人。
霍罗维茨之所以成为一代钢琴大师,并不是因为他“古怪”、“异类”、“脱离现实生活”,而正相反,他的敏感来自于他对人的深刻了解。他有挚友,有与之相伴一生的爱人,他懂得人间的喜怒哀乐,懂得情感世界的一切真谛。因此,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代钢琴大师。
沈文裕,要想把他的天才般的特殊才能与其音乐存在于同一个和谐统一体中,他就必须贴近社会生活。人们期望他能深入地走进生活,以博大的胸襟与人进行广泛的交流,认真了解人间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三
音乐会结束后,我在休息大厅买了本由廖弟方编写的纪实传记《沈文裕从贫民家庭通往钢琴大师的奇迹》一书,回到家中举灯彻夜一口气读完,耳边回荡着的依然是沈文裕所演奏的音乐,感慨之际,便草成了这个稿子。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在通过沈文裕的情况,强调说明从事钢琴艺术活动理念的重要性,还有一点欲强调的是,即使物质生活像“糖衣炮弹”一样,不时地侵蚀着钢琴家们的精神,但希望它不要遏制钢琴家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不要抑制艺术家对音乐的赤诚。“沈文裕,这个钢琴神童向大师的目标迈出了扎实的一步”⑩,忠心地祝愿钢琴家沈文裕在今后的里程中,一路走好。
①廖弟方《沈文裕》,远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第121页。
②朱贤杰《关于沈文裕》,《音乐爱好者》,2008年第1期第27页。
③龚宝良《巴西钢琴比赛爆出内定丑闻中国选手沈文裕出局存争议》,《音乐周报》2006年第40期。
④{10}鲍蕙荞《后来的人如果不能超过前人,就太可悲了!——钢琴神童沈文裕访谈录》,《钢琴艺术》2003年第8期。
⑤廖弟方《沈文裕》,远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第309页。
⑥陈望衡《黑格尔美学论稿》,1986年12月版,第149页。
⑦⑧廖弟方《沈文裕》,远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第311页。
⑨朱贤杰《关于沈文裕》,《音乐爱好者》,2008年第1期,第28页。
金莲花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