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态大闸蟹品质和效益的十改措施
2009-04-24张凤翔毕靖红陈建权
张凤翔 毕靖红 陈建权
2008年江苏省兴化市获“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市)”称号,河蟹养殖对当地渔农增收、渔业增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该市生态大闸蟹养殖采取的十项技术改进措施介绍如下:
1. 改小水体养殖为大水体养殖
河蟹小水体养殖存在风浪弱、水体流动性差、代谢产物更新慢、浮游植物的组成变化小、水质缓冲性弱等因素,不利于河蟹健康生息。而大面积养殖水域,风力作用效果明显,有利于水体上下水层的对流和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有利于底层有害气体的向外逸出,有利于有益藻类成为优势种群。此外,大水体养殖也增加了河蟹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提高蟹的规格和品质。养殖面积以1~3公顷为宜。
2. 改种植单一水草为多品种水草
蟹池中应种植多品种水草,一般以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为主,形成多品种优势互补,保证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草丰盛,充分发挥水草的作用。水草种植面积为水面面积的1/3~2/3为宜。
3. 改外购蟹种为自育蟹种
外购蟹种经长途运输,往往机械损伤大、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低,质量没有保证。有条件的应自育蟹种,立足从源头抓起,实行蟹苗、蟹种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养殖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外购蟹种带入病原的风险,可以较好地提高河蟹的养殖成活率和上市规格。
4. 改单一品种养殖为多品种混合养殖
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可以提高整个池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在主养河蟹的池塘中,除搭配花、白鲢鱼种外,可因地制宜地套养市场售价高、苗种来源方便、养殖技术简单的其他水产品种,如青虾、黄颡鱼、鳜鱼等经济鱼类。黄颡鱼、鳜鱼可以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池塘整体经济效益,对蟹的生长有益无害。搭配鱼类的品种和放养量以池塘的管理情况与养殖水平而定。
5. 改小规格高密度养殖为大规格低密度养殖
小规格高密度养殖方式易造成环境恶化,且管理麻烦成本高,蟹的发病率高,上市规格小,质量差,高产低效益。目前推广河蟹稀放大养模式,一般亩放扣蟹400~500只,养殖成本低、风险小、河蟹疾病发生少,且河蟹的规格和品质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果池塘生态条件好,进排水系统配套,采用纳米微管增氧技术和微生物调水技术,且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可适当提高养殖密度。
6. 改池塘点式增氧为全池增氧
使用增氧机在水体表面局部进行增氧,往往不能解决整个池塘溶氧不足的问题,不利于河蟹蜕壳生长。若采用纳米微管增氧,可使整个水体溶解氧保持在5~7毫克/升,且低噪声,有利于鱼虾蟹的摄食和生长。由于溶氧充足,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低,养殖动物活力强、吃食旺盛、饲料系数低、病害少、品质好,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7. 改投喂常规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
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蟹的生长,使用常规饲料看上去投资成本低,但营养不全面、利用率低、浪费多,有时还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养殖环境。选用全价配合饲料,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高,可以根据生长季节需要进行配比调整,且具有漂浮性、耐水性、低溶性,并经挤压过程中高温、高压及超微粉碎处理,淀粉糊化,蛋白质组织化,同时钝化了原料中存在的毒素、抗营养因子,利于河蟹消化吸收,一般可提高消化率10%~35%。
8. 改药物防治病害为生态调控防治
采取移植水草、投放螺蛳、合理搭配滤食性鱼类、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等生态调控措施,配以应用微管增氧技术、配合饲料投喂等技术,可达到生物防治病害的目的,避免化学药物对河蟹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9. 改无机肥或有机肥为生物有机肥
养殖户一般选择无机肥或有机肥培肥水质,无机肥使用方便但养分不全面,有机肥养分较全面但堆制时间长,使用不方便,而且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还是病害的主要传染源。在养殖水产中改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为水体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促使塘内有益微生物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并迅速生长,还能分解残饵、粪便和底泥中的有机物,减少底泥沉积、净化水质,减少病害,提高饲料利用率。
10. 改分散养殖为规模化养殖
分散经营生产,养殖全程质量监控无法保证,而且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推进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企业+基地+农户一体化经营,由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与各养殖户签订合同,把分散经营生产的养殖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加强信息沟通,促进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经营环节的协作互利,实现“统一良种供种、统一饲料要求、统一疾病防疫、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包装销售”的管理模式,能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现代高效渔业的发展。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兴化市鲁中南路62号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 邮编: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