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娱乐节?
2009-04-24葛瑞原
葛瑞原
国人喜欢过节,逢节必过,不但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一些洋节也乐此不彼。每年的4月1日是愚人节,人们自然也是不会放过这个节日的。
愚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该节规定,每年3月31日的节日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为娱乐。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的开端,改变了过去以4月1日作为新年开端的历法。新历法推行过程中,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仍沿袭旧历,拒绝更新。他们依旧在4月1日这天互赠礼物,组织庆祝新年的活动。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一些聪明滑稽的人就在4月1日这天给顽固派赠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庆祝会,并把这些受愚弄的人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之鱼”。以后每年他们都在这天互相愚弄,日久天长便成为法国流行的一种风俗。
18世纪初,愚人节的习俗流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愚人节最主要的方式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例如,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钱包时,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随着时间的推移,愚人节作弄人的手法花样翻新,新意百出。新婚的妻子可能会收到告发丈夫不忠的信件,碌碌无为的公务员会接到提升的调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愚人节在娱乐大家,带给人们欢笑的同时,也曾因此惹出不少的麻烦。2003年,“非典”在香港蔓延期间,香港一名中学生改装了《明报新闻网》的网页格式,在自己制作的网站里发出一则假新闻,指出因为“非典”在香港蔓延,香港需要宣布成为疫区,海陆空交通要道即时封闭。这一则愚人节笑话新闻本来只是给他自己的同学,但有的同学信以为真,把链接再发送给其他人,并迅速在网络传播,引起公众恐慌,纷纷涌往超市抢购食物。港府立即召开记者招待会辟谣,并拘捕有关学生,控以“在明知SARS是疫病的情况下发布有关它的虚假消息”罪名。
由此可以看出,在愚人节里互相开玩笑时,要有度,否则就可能会招惹麻烦,甚至“愚”极生悲。1993年4月1日零点30分,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之子李国豪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威尔明顿市的电影片场拍摄《乌鸦》,与他演对手戏的迈克尔麦西(MichaelMassey)站在20英尺外,手持一把0.44口径手枪,枪声一响,李国豪应声倒地,命丧黄泉。此案一直悬疑至今,有人说是仇杀,有人说是谋杀,因为这天是4月1日愚人节,所以也有人联想到这是不是有人把玩笑开得太大了。
愚人节不是恶搞节,这个节日讲究的是幽默感,凸现的是娱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愚人节也是娱乐节。在寻开心和找乐子时,务必要掌握好分寸,并做到雅而不俗,文明健康,在设计有关项目时,要坚决避免因此引起不良后果,既要遵守社会公德,更不能触及法律。
(责编 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