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反馈系统交互模式的研究
2009-04-23于晓艳荣宪伟
于晓艳 荣宪伟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反馈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且能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然而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课堂里学生人数太多限制了实现言语反馈日,导致师生之间缺少交互活动。为了解决人数多的大学课堂学生反馈问题,使教师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随时得知学生学习的反馈结果,进而掌握学习情况并能调整授课进度。有人开发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课堂教学反馈系统,并试用于高校课堂教学目。这个反馈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能够提供备用的反馈频道,在不需要打断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学生就能给出反馈。而且学生给出的反馈和教师的解释反馈几乎不需要认知活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课堂反馈系统使用教学幻灯片,即公用显示器给出当前讲解的幻灯片,学生设备给出当前的和显示过的幻灯片,而教师设备则给出当前的和周围的幻灯片。学生可以通过定位在幻灯片小组选项中的注释实现反馈,例如“更多的解释”或者“例子”。选择的注释不会在其他学生的显示器中或者公用显示器中显示,在教师的显示器中会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所有的注释。教师可以利用反馈设备给出解释或者通过幻灯片指导学生。分析结果表明课堂反馈系统增加了学生的反馈量。
本文着重介绍了针对课堂教学反馈系统的两种交互模式,它们为没有合适时机用言语反馈的学生提供反馈机会,并且强调课堂教学反馈系统能够为师生提供崭新的交互方式。接着探讨了课堂教学背景下的交互模式,即一节80名学生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其中12名学生使用课堂教学反馈系统三个星期,从其中获取数据进行模式实例研究。
一、适时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能够有效进行取决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学信息的适时反馈,就会产生教学上的盲目性和失控现象,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无法得到优化。
通过学生的适时反馈,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践表明,学生如果能够听懂教师所讲内容,就会激发学习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在上课时不能及时解决学习困难,就会削弱上课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因此,适时反馈是提高人数众多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自从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课堂上学生人数剧增,这使得实现言语反馈变得极其困难。为了实现适时反馈,基于计算机的反馈系统被研制并试用于高校课堂教学。如何利用这一系统有效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活动是非常关键的。下面介绍两种基于计算机课堂教学反馈系统的交互模式,即学生导向的讲解模式和延时反馈模式。
二、基于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反馈系统交互模式
1学生导向的讲解模式
老师开始讨论一张关于汇编语言指令语句的幻灯片。当播放幻灯片时,学生的眼睛盯上一个不熟悉的指令“XCHG”。于是该学生注释了这个术语,希望老师给予更多的解释。尽管老师看见了该注释,但是因为还没有讲解到此指令语句,所以老师暂时忽略了它。当老师讲到“XCHG”的时候圈上了它,然后花费额外的时间去解释它的功能并且结合它在程序设计时的用法进行讲解。
上面的例子是典型的学生导向的讲解模式: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先注释不懂的知识,然后老师将在后面的讨论中着重讲解这个注释。这是一个成功反馈和回答的例子,可是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整个交流是无声的。通常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询问教师不得不延伸到的知识点是不被接受的社会行为,所以他们在课堂上通常不问这样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为许多老师展示课堂教学反馈系统时,他们把系统中早期的注释确定为一种潜在的问题。然而在这项研究中当老师看见这种交互模式——它探索了早期的注释一同样有效。
这种交互模式的成功依赖于作为使用学生反馈背景的共享文件。因为老师在讨论知识点之前,学生可以获得全部注释的内容,即幻灯片,所以学生能够提前完成注释。当老师提出这些注释的时候,他能作出快速地评价,于是他讨论的时间安排自然而然地和幻灯片的布局联系起来。当教师准备提出这个注释时,他能当众注释共享文件,关闭同给出反馈学生的交互循环,并引导其余的学生进人讨论。由于反馈内容,即幻灯片中的一个位置一直持续,因此在整个交互活动中将保留反馈的意义。相反,在没有支撑内容的事实之后解释一个注释,将要求老师回忆在做注释时的情景。实际上,幻灯片的上下文转换了交流的媒介,即从要求认真安排时机的对话到一个更加宽松的异步方式。注释的个人本质也影响这种模式,使得早先的注释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而且,秘密性(和匿名)可能帮助学生给出那些若用言语反馈不被大家接受的注释。
2延时反馈模式
在介绍通用数据传送指令的例子中,学生对“XLAT”指令感到迷惑不解。因为老师还在讨论这张幻灯片,所以学生就没有立即问这个问题。当老师讲解完这张幻灯片而移到下一张,学生决定问关于“XLAT”的问题并且做了注释,要求更多的解释。过了一分钟,老师注意到学生的反馈后返回到前一张幻灯片并作了解答。
与学生导向的讲解模式不同,课堂教学反馈系统是采用延时反馈模式来设计的。在原型研究中发现,教学进度排除了人数多的课堂上某些学生的问题,有一种现象叫“反馈滞后”,直到老师讨论完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还是没有信心提出问题。显然当教师讲解到下一张幻灯片的时候,学生再问显得有些不合适宜以至于这个问题就此被搁置。
而在延时反馈的模式中,留在讨论后的问题学生仍然可以借助课堂教学反馈系统提问。课堂教学反馈系统的学生界面允许对当前的和前面的幻灯片进行反馈,在大多数情况下留给延时反馈的时间非常充足。而且,来自无声的课堂教学反馈系统的反馈不像言语反馈需要打断老师的讲解。
依据这种模式学生给出的反馈和有关系统使用策略的描述是与此模式非常匹配的。研究后的调查结果表明课堂反馈系统减轻了学生由于教学进度原因导致的难反馈问题。然而,有些同学也提出当讲课速度很快的时候即使有前一张幻灯片也是不够用的。老师觉得回答延迟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但若回答这些反馈经常会影响讲课的进度,因为当注释出现在前一张幻灯片的时候就需要返回,并且担心解释学生的反馈会打破讲课的流程。然而对使用课堂反馈系统学生的调查和从总体上对课的调查都表明学生没有感觉到一个明显的振动效应。不过,教师不连贯的感觉将会减少回答延迟反馈的热情和次数。
与学生导向的讲解模式一样。延迟反馈模式的成功方面来源于学生对持久教学内容给出个人反馈的能力。甚至在一个知识点讨论完之后,学生仍然能够以一种易懂方式表达他们的反馈,而且给出反馈也不需要打断老师的讲解。然而不像前一种模式,老师能够自然地提出反馈。若采用纯技术方法制造机会提出反馈又不太可能,不过,我们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始和结尾或者在每个主题的结尾留出回顾反馈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结论
本文介绍了使用基于计算机课堂教学反馈系统扩大课堂反馈机会的两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反馈系统能够利用这些模式的独特方面,尤其是用教学幻灯片作为持久内容,这样无论是在一个知识点之前还是之后都可获取该知识点并容易理解。
将来,我们将探索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是怎样影响一节课中学生的参与活动并去寻找课堂交互新模式,进而改进课堂教学反馈系统或者教学干预活动,从而探索更有效的交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