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什么影响了高校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

2009-04-23杨丽萍张彦通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信度效度

杨丽萍 张彦通

摘要:学生评教作为高校了解教师教学情况、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正日益受到我国高校的高度重视并已广泛开展。然而,许多学校学生评教的实践也显现,学生评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其信度和效度。高校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学生评教的环境和条件,为提高学生评教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提供保障。

关键词:学生评教;信度:效度

在一些发达国家,学生评教开展得十分普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学生评教作为高校了解教师教学情况、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正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并已广泛开展。然而,许多学校学生评教的实践也显现,学生评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其可信度和有效性的发挥。高校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学生评教的环境和条件,为提高学生评教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提供保障。

高等学校的学生评教存在什么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呢?

一、对学生评教认识的不足

近年来虽然国内高校都开展了学生评教活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还是教师、学生,对学生评教的目的和作用都认识不足。一些高校只把学生评教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测量工具,对评教结果为学校教学产生的实际作用关注甚少,致使学生评教工作在整个教学质量管理中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有的高校则把学生评教作为一种简单的学校人事决策的手段,将评教结果直接与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工资晋升等挂钩,忽视了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带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学生选课参考和学校拟定课程规划的重要参考等功能,致使学生评教的有效度大打折扣。

高校对于学生评教的简单测量和简单应用,虽然在短时间内加强了教师对学生评教的重视,但也导致了不少教师过于功利地追求评教的等级和排名,产生了许多与学生评教本意相违背的各种不良行为。比如有的教师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放宽评分标准以迁就学生,有的教师甚至在被做出不良评价后为难学生。对于评价的主体学生而言,由于学校很少对他们公布评价结果及其使用情况,他们看不到评教的意义,在所经历的评教过程中也没有切实体会到评教的实效。这样的学生评教既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也影响了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和参与程度,根本上影响了学生评教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更不利于学生评教工作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高校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根本目的是学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评价,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最终为学生学习服务。首先,学校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使所有参与评价的学生和教师包括具体负责的教学管理部门了解学生评教的目的和作用,提高师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学生作为评教的主体,他们对评教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其对评教的态度和参与评教的程度。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有参与权,教学评价自然包括其中。而且由于其分担了部分教育成本,因而评价教师的教学并要求教师改进教学也是他们的一项权利。对教师而言,也应正确地理解和看待学生评教,以积极的态度、抱着提高改进教学的目的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已被当成一种特殊的商品,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这种特殊商品的需求者和消费者,他们有权利选择教育服务。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改进教学是高校教师的义务。

有研究者曾做过一个比较实验,同一个评价表,分别请10名教学督导组的专家和100名学生对本学期该年级的8名主要授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时间分别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之后。评价结果表明:专家与学生评价基本一致,特别是对教学质量优秀和教学质量较差教师的评价,认同率达100%,评分也相差不大。对于教学质量处于中间状态的教师,专家与学生的评价略有出入。就笔者了解,许多高校历年学生评教的实际结果亦大致如此。这样的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如果以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在规范有序的组织下实施学生评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有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能够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判断的。

二、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编制过程不够科学

科学、合理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基础工作,只有指标体系设计科学、客观、有效,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才能得到保障。目前大多数高校虽然都在进行学生评教,但由于没有权威性的评价标准,因此多数学校只能根据少数人的认识水平来设计和制订学生评教的评价量表,往往是教学教务部门站在管理角度组织少数的专家、领导、行政人员设计和修改后即投入使用,没有充分听取一线教师以及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没有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设计评价量表,也没能在正式使用之前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必要的试测和修正。

评价指标体系是决定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的核心要素。学生评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学生的评价能力,突出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要考虑学校的特色和不同学科的特点。这是遵循学生评教规律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以下几条原则是每个高校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和考虑的。

一是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大学教学课堂的特点。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的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教学内容上,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一定的宽广度和深度,有的涉及科研领域的前沿问题,甚至会涉及讨论一些尚存争议的问题。在教学对象上,大学生相对成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观点,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表现欲,希望能在课堂学习中有机会参与和交流。这些特点应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中。

二是应考虑学生的评价能力,注重评价指标的可测性。教师的教学质量内涵丰富,外延也极广,有些是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感知的,能做出较真实、客观的评价,但有些却是学生知识范围以外的,学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学生一般可对下述方面做出较好的描述:第一,教师的教学技能;第二,教师的职业行为和伦理观点;第三,学生参与和课堂交流;第四,师生关系;第五,课堂的组织与管理;第六,教学的明晰性、系统性;第七,考试公正性;第八,学生学习收获。但是,对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授课内容的适合性和先进性”、“评分的宽严程度”等与课程、学术有关的内容,学生则略显能力不足。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应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三是应考虑和尊重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其知识内涵和知识构成也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评估标准就不应该是一个模式。国内有的高校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的特点,分别建立了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结合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如汕头

大学,针对课程共性内容建立了“通用理论课程评估指标(11个)”,“通用实验课程评估指标(7个)”,而对于非共性的内容不同院系和学科各自建立了的评价指标(7~17个不等),体现不同学科的不同需求和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二者结合共同构成学校学生评教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外不少大学采用自助系统进行学生评教,即允许教师在一系列评价项目中选择一些最适合自己特点(或所授课程特点)的项目构成评定表,以便获取与其教学有关的问题的准确反馈。可以看出,使用自助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有效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四是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适度的动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目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当是动态可调整的,其评估指标、权重系数、记分标准等应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的重点发生合理的变化,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并充满活力。

在考虑和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学校应组织专家、学生、教师、管理者共同构建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学生和教师参与评价量表的构建,是他们认识和理解学生评教的非常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和组织

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没有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再好的观念和方案也难以产生实效。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评教是稳固连贯的,它才可能作为一种可靠的评价手段而被接受。目前,有不少高校对于学生评教组织管理的规范程度还很不足,存在制度不健全、选择时间和方式不利、组织过程不严格、缺乏指导、没有监督、统计分析过于简单等各种不同情形和不同程度的问题,极大地损害了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影响了其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制度在学校实行,更无法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身完善和发展。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保证,通过一系列成文的条例和规定,明确学生评教的质量标准和实施细则,规范约束参评者、被评者、评价组织者及管理者的行为。具体来说,应包含这样的内容:学生评教的组织机构、评价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过程实施细则、学生评教的结果处理与利用等。有了明确的管理制度,组织者还应对学生评教的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和反馈,要依据制度规定和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对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各种行为进行及时协调、检测、反馈、纠正。

此外,由于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很难就一两次评价简单地下结论,只有进行多次评价和综合各方面收集的信息,才能克服不定因素的影响,得出较客观和准确的判定。

四、不重视对评教结果深入分析,结果反馈和使用过于简单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反馈和利用都十分简单,尤其是教学管理部门,除了对学生评教统计结果进行排序、评定优良中差等级外,很少进行深入分析。而事实上,学生评教结果中蕴含着许多来自课堂教学一线的信息和建议,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合理反馈和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反映出高校管理层对教学的重视,同时也可折射出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首先,负责评价工作的人员应对评价结果进行认真研究,通过学生评教结果中蕴含的信息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的反应和看法,了解教师教学的全貌,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其次,评价结果反馈是不可被忽视或者省去的,学校应建立持续的反馈机制。评价结果向教师反馈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评教在我国推行的时间不长,评教过程中存在的影响评教有效性的因素还不能有效控制,因此,在反馈学生评教结果时,既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也应考虑对教师心理的影响,保护教师的自尊心,真正从帮助被评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出发。比如适度范围内保密的方式,一人一袋的方式等。二是既要反馈定量结果,也要反馈定性结果。应让教师既能够看到学生肯定自己的一面,又能看到教学中的不足,能够从内心接受学生评教的结果并努力改进教学。三是在解释评价结果时应考虑课程的特点并允许被评价教师回应评价结果。同时,学生作为评教的主体,他们也应当了解评价结果以及被使用情况。而且,学生更关心的是他们的评价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对于调整教学计划或学校提高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水平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校若不能及时将学生评教的结果信息反馈给学生,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评教的兴趣和态度。

关于学生评教结果的使用,很多高校将学生评教的评价结果或多或少地与教师管理中的奖励、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及业绩考核等直接挂钩。笔者认为,只要能够综合多次评估的结果或者几种方式的评价结果结合使用,是能够克服学生评教中存在的不足,使其得到合理的使用。但也应注意,切忌把学生评教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其它措施混淆起来,使其成为区分教师优劣的工具和标准,这是一种高利害、高风险的做法。这种对于学生评教结果的不当使用,容易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当然也就起不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责任编辑:周杨]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信度效度
校企融合背景下,思政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效度探索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大学生积极自我量表初步编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墨子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