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生如何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2009-04-23王梅
王 梅
[摘要]首先分析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三大主要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教育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继而针对不同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尤其着重论述因教师因素所引起的学生兴趣贫乏所建议实施的策略。学习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因和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分,它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效,大力培养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初中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见解和心得。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 影响因素 培养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20151-01
一、引言
在与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交谈中了解到,数学入学成绩还不错的一些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后,学习数学的劲头不足、成绩下降,致使教师的教学压力和难度加大、学生的数学成绩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本文就针对上述情况,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出发,寻求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以期找到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使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全面提高。
二、兴趣的界定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兴趣,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的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意向。所以学习兴趣是完成任务的向导,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内驱力,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是补充智力发展不足的有效途径。
三、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及学习动力产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数学学习也是如此,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学习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兴趣的培养将决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专注程度和学习潜力的发挥。尤其,是对于数学基础差、底子薄,学习的连贯性较差的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时,会遇到更大的困难,这些学生旧有知识的掌握不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保障。这也是部分初中生后天学习中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当这些困难无法解决时,导致的后果就是彻底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了初中学生最普遍的数学学习厌学情绪。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俗语说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父母对数学所抱的态度,父母的智力活动以及兴趣爱好,职业与数学的涉及情况,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等,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对子女产生影响。根据笔者多方面的了解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环境因素中,主要有家长的文化教育素养和自身的言行,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有适宜的外部条件的诱发指导才能顺利进行,如果缺乏适宜的外部条件,数学学习既不能产生,也不可能持久。通常这个外部条件就是数学教师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如何针对性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应具有必备的知识储存,相应地驾驭数学教学的素质和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外,还需要有一个坚持不懈的严谨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品行,以及对数学永恒的追求。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师的个人形象,数学修养,对待数学问题所做出的反应,始终是制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兴趣。初中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以及独立思维的性格,是初中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心理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机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和情感交流,尤其不应忽视与学生的无意识交谈。这是学生敞开心扉,进行教育渗透的最好时机。
(二)联系实际,培养兴趣。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材内容,从培养学习数学兴趣人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修学科,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它。
例如,讲“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节时,举这样一个例子;A、B两地隔着一座山不能直接到达,筑路工程人员要测量A、B两地的距离,先选定能直接到达A、B两地的点P,又分别取PA、PB的中点M、N,量得从W的长,就求出了A、B的距离。问这是为什么?
一道联系实际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遇到问题急于求解的迫切感,促使其积极思考。这样设疑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处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再稍加点拨就能产生良好的激活效应。当学生们把问题解答出来之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时趁机顺势利导,指出数学不仅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非常有用,而且也是锻炼和培养人的能力的学科。以此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从感觉到需要学习数学到开始有目的的学习数学,直至为远大目标而致力于数学学习。
(三)引起好奇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把握住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逐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到一种发现的乐趣呢?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设计出与学生观察能力有适当“距离”的问题情境,一层一层的观察、发现,渐渐投人,逐步深化。
五、结束语
数学实践证明,能否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贫乏的产生因素,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培养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还有一些问题:如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对学习兴趣的培养等,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濮安山,中学数学教学论[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1-13.
[2]叶立群,师范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91-206.
[3]罗恒星,家庭教育心理[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21-40.
[4]李兴业,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的培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6-87.
[5]范良邦,初中数学创新学习方略[M].宁波出版社,2002:1-17.
[6]曾红斌,新课程教学资源库[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17.
[7]德瑞克·朗特里,怎样学习[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