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察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009-04-23王永红
王永红
[摘要]论述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公路勘察设计中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 勘察设计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20060-01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世人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发达国家,环保设计是一项独立的设计任务,其涉及到气候、生物、植物、地质、水文等多种学科,一般由环保方面的专业人员去完成。我国目前则不同,环保设计还是作为公路勘察设计的一部分,并由公路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去付诸实施,这就要求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人员既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也要掌握环保相关知识,才能把工作做好。
一、选取适当的公路标准和技术指标
公路勘测设计标准应根据国家及省公路的规划、综合项目所在地区的路网规划、公路功能、远景发展、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交通量等合理确定公路的等级标准。公路等级的选用在综合考虑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超前,以减少未来提高公路等级标准造成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污染。山区重要干线的高等级公路,在标准选择上应就高不能就低,山区公路的加宽等升级改造非常困难,且资金投入较当时建设期要大得多,如目前的财力不足,可采取纵向分期实施的原则。公路的技术指标选用上,应采用灵活的路线布线方法,充分顺应地形、地貌,以整体形路基与分离式样路基相结合,使路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对于部分不能满足规范及标准的路段,应通过科学的论证及安全技术经济比较,选取最优的方案。
二、搞好公路的总体设计
公路工程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是路线、路基、路面、防护排水、桥涵、隧道、交叉工程、沿线设施、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环境、养护等多专业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公路设计应综合处理好各专业的关系,合理掌握公路的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及全线技术指标的总体运用。注重平、纵、横三个方面组合而成的立体线形,尽力做到线形连续、视线良好,与沿线自然环境、地形、地物、不良地质、规划、文物、军事等设施总体协调适应,减少拆迁、少占耕地,充分论证环境敏感点及水土保持工作。应勘察设计好取、弃土场的地理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防护措施,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与公路设计紧密结合。在路线设计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定线方法,由曲线方法定线取代导线方法定线,使路线随地形而变,曲线、直线应地形而生,使路线符合自然、依赖于自然,同时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三、把环保问题作为确定线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好的线位要远离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是就人类的生存环境而言,它还包括水资源、气候、野生动植物的栖息或生存区域等诸多方面,而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选择线位的过程中,要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习惯或生存条件,这样才能对其加以保护。例如,大多生活在河谷中的鱼类、两栖类动物都是在上游的小溪中繁衍后代,如果修建公路时因设置堤坝等构造物将河谷与小溪间的通道切断,河谷中鱼类、两栖类动物数量自然就要相应减少。又如,野生哺乳类动物、飞禽等,一般都要到溪流、河塘饮水或觅食,但这些动物的巢穴不一定都在附近,如果公路使这些野生动物的生活区域受到严重分割,也会打乱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惯,使其数量减少。腐植土也是地球赐给人类的有限资源。所以,在选择线位时,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犯下祖先那种因愚昧无知导致的错误是非常必要的。
四、积极推广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一)设置公路防噪声屏障。提起防噪声屏障声屏,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几乎都不陌生,但总会和高成本联系在一起。其实在国外防噪声屏障也是多种多样的,成本差异也相当大。采用的材料有金属、轻型复合材 料、混凝土或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五花八门。其中一些“绿色”声屏的做法,很值得国内工程技术人员借鉴。例如有一种“绿色”声屏的做法是:先沿道路方向按一定间距栽两排(间距约60厘米)钢立柱,立柱间加横撑形成金属网格,然后在两排金属网格间衬上土工布,在土工布间填土至顶部形成墙体,然后在墙壁上插入攀缘类灌木苗,在填土顶面设一道喷水管以保障填土有足够水分,过一定时间后一道“绿色”防噪声墙就形成了。
(二)对路面水进行处理。由于道路磨损、车辆漏油或运输货物中飞扬的微粒物质以及车辆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质都会积聚在道路表面,当其与降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径流后,会对沿线的水源、土壤形成污染。特别是在国内,目前大多数公路边沟都是和沿线的农业排灌系统合在一起,因而会给农作物带来一定污染。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将路面水与农业排灌系统分开,并在沿线设置一些集水池,把路面水导入集水池后进行净化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受纳系统。由于这一办法造价高,目前国内公路沿线采取这一办法还不实际,但在个别路段,如加油站、洗车场、平交路口等经常停车的路段及服务区采取这种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推广土工织物类材料的应用。推广土工织物类材料的应用可以大量减少圬工砌体,便于绿化,使公路易于融入周围的景观。对于下边坡,当用地紧张时,可采用加筋土技术来取代圬工挡墙,使其有一定的斜度以便易于绿化,占地又不大,还比较经济。在坡度较缓时,可用土工格室、三维植被固土网垫等代替六棱花饰或圬工砌体护坡,其成本低,便于绿化。对于上边坡,采用三维植被固土网垫或土工格栅等护坡取代护坡墙也比较经济的。当采用三维植被固土网垫或土工格栅等护坡时,宜在其下铺一层腐植土,以利于植被生长,特别是在土质差或石质路段更应如此。
五、优化防护方案
防护排水工程的设计不单单是为了公路工程的安全,公路工程防护与排水方案,应在满足工程的安全的情况下做大量的方案论证,优化防护与排水形式。浆砌片石护坡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工程防护,但在环保意识和审美观点提高的今天,这是一种与自然极不协调的防护形式,它给人以单调、乏味之感,同时破坏了大地涵养水分的能力。在设计中如路基边坡不受河溪的冲刷影响,应积极采用网格、拱型等其它防护加植物防护的形式,取代浆砌片石防护,同样对挖方大面积的浆砌片石防护,可采用低挡墙加网格、拱型等其它防护,种植一些爬藤植物,采用植物上爬和垂吊,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美化了环境。
六、搞好公路的绿化美化工程
合理的公路绿化可起到安全驾驶、美化和保护环境等多种功能。它不仅可以降低噪音,还可减轻车辆尾气、扬尘带来的污染。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讲,绿化带应有足够的宽度,乔木品种不宜单一,要做到有高有低,在绿化带两侧要种植一定的灌木,其作用是防止气流沿地面通过绿化带,既可保持绿化带内土壤湿润,又能避免强风折断树木的枝杈。在树种选择上,除考虑其满足绿化设计功能、易生长、抗病害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其具有较强的抗污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段军,论公路勘察设计中重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J].科学之友,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