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对学生质疑 构建高效课堂
2009-04-22胡金凤
胡金凤
【片段】
课件出示问题:
1.出示课题:包公审驴。
2.质疑:看到课题,你们心里有什么疑问?
生:我想知道,包公为什么审驴?
师:你是想知道“包公为什么要审案”,还是想知道“他为什么审驴而不审人”?(师边说边给“审”字和“驴”字做记号。)
生:(稍一愣,马上醒悟过来。)我想知道“他为什么不审人,而审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驴”上做了个加重记号。)
师: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包公怎么审驴?
师:你大胆发问,值得肯定。“他怎样审驴”这个问题在课文中已有详细的描写,一会儿我们多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沉默。)
师:老师也补充一个问题:包公审驴的办法好在哪里呢?你们知道吗?
生:(肯定地回答。)不知道。
师:那好,现在我们围绕以上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
【反思】
《包公审驴》是“智谋”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4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学习本课,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包公的足智多谋,还要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引导学生体会包公的智谋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质疑,进行了恰当的点拨、调整、引导,且导得及时,导在要害处,抓住了文本的重难点。
“包公为什么审驴”与“包公为什么审驴而不审人”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为什么审驴”即事件的起因,在文中第1、2自然段已有交代,显而易见。对于高年级大部分学生而言,并不难。而“为什么要审驴而不审疑犯”确实是须要考究的。且这也是包公断案与众不同、技高一筹的一面。同时,这一问题有一定难度,须深入阅读,进行一番比较、推论才得以解决。我的发问源于学生又有别于学生,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兴趣颇为浓厚,课堂上出现了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的场面。课堂生成如下:
(生自由阅读,沉静片刻后。)
生:审人,但暂时找不到疑犯,容易犯“草木皆兵”的毛病,导致冤枉好人。
生:审人,容易打草惊蛇,迫使作案者销赃,将驴或隐藏或埋杀或卖给他人,最终可能找到了犯人,却找不到毛驴。也就达不到王五状告毛驴的目的了。
生:审驴避免冤枉好人,而且假戏真做,使作案者掉以轻心,放松警惕,最终人赃俱获。
…………
师:从这里看出包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思维与众不同。
生:断案独辟蹊径,难怪人家佩服他。
生:思维缜密,考虑问题很周到。
…………
至此,学生对包公的人物形象已有所感悟,逐步感悟到:面对问题,应认真观察、勤于动脑,要善于寻找办法。
针对第2个问题的质疑,我也做了相应的增删。在学生发出质疑“包公怎么审驴”之后,我补充了一个问题——“他的办法好在哪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体会深藏在“假戏真做、欲擒故纵”一系列动作背后的智与谋,进一步了解包公这位历史人物,并从其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
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不容置疑。但“教师的主导性”也不容忽视。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问题一一解答,以至无法落实课时目标;有的教师“虚晃一枪”,又领着学生围着教者的问题转,质疑成了形同虚设的教学环节。由于受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限制,学生所提问题难免肤浅、模糊、空洞,此时教师既不能以学生的问题为终极目标组织教学,也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而应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提炼,乃至给予必要的点拨、增删、调整,使之更符合学生原意,思路更为清晰,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以达到课堂互动的目的,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工作单位:哈尔滨市哈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