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中的亚洲:难以独善其身
2009-04-22董敏杰
董敏杰
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经济体纷纷削减债务,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银行体系,这使各国对本次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些乐观观点认为,本次危机将会是“亚洲的机遇”,“使亚洲加速成为世界的中心”。
然而,2008年下半年,尤其是12月份以来,亚洲主要经济体出口锐减,股指下跌,生产下滑,消费低迷,失业增多。事实证明,上述观点过于乐观了。
■ 亚洲并不具有“危机免疫力”
日本制造业首次出现年度赤字!2009年1月,印度出口下降22.3%,新加坡非石油出口下降34.8%,韩国出口下降32.8%!
出口锐减只是亚洲经济体在本次危机中所遭受损失的冰山一角。从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韩国、印度、马来西亚与香港股指已经下跌1/3左右,日本、新加坡与中国的跌幅更是接近一半(见图1)。
伴随出口锐减的是失业激增。2008年最后三个月,印度关键行业的企业共计裁员50万人,这其中还未包括合同工和临时工。今年1月份,韩国全国就业总人数减少10.3万人,同比下降0.3%。
2008年上半年还被认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后桥头堡”的亚洲,经济前景日益悲观。日本政府官员明确表示,日本现在面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国际机构普遍认为,2009年亚洲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见图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在2008年11月份将日本、中国大陆与印度的2009年增长速度预计分别下调至-0.2%、8.5%与6.3%之后,又于今年1月份将该预测值分别下调至-2.6%、6.7%与5.1%。
■ 衰退难以避免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在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通过加强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出口风险。目前,在亚洲的总贸易额中,区域内贸易额的比重达到近一半,与北美相当(见图3)。在亚洲另外一半的出口中,各有1/5的目的地是欧洲或者北美。
单纯从贸易总额上看,亚洲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似乎并不严重。但是,在亚洲的区域内贸易中,有很大部分是零部件与生产投入品贸易。根据著名研究机构CEPII的一项报告,1993至2003的十年间,零部件与生产投入品贸易有在亚洲集中的趋势,世界贸易额中亚洲区域内贸易的比重从不到50%上升到60%多。
零部件与生产投入品贸易的快速发展来源于亚洲内部的垂直分工体系。在这个体系内,日本提供技术,韩国、新加坡等四小龙提供资本品,中国、印度与越南等国提供劳动力。这种分工体系将各经济体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无疑提高了亚洲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能力。但是,亚洲的需求能力并没有相应的提高,提高的这部分生产能力只能在需求能力高的欧美市场上消化。其结果是,一方面是亚洲内部零部件与生产投入品贸易越来越发达;另一方面是,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在最终产品上对欧美市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在世界范围内则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商品端,是由美国与欧洲提供消费能力,以吸收亚洲经济体的过剩生产能力,进而促进亚洲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在资金端,是亚洲经济体将贸易获得的外汇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维持美国低利率,支撑美国消费能力,进而推动美国的经济增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美国经济与亚洲经济的较快增长,以致于有研究者将其称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Ⅱ”。
精密度越高的仪器越容易出现故障。这一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包括了诸多环节,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模式的崩溃。除了人们经常讨论的全球失衡能否维持之外,这一模式中的两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亚洲生产体系与美国消费体系的可持续性,也是关系这一模式能否长期维持的关键因素。美国消费体系出现问题——具体表现为房地产次级贷款危机,必然会对这个模式中的每个经济体带来冲击。
■ 亚洲需要一个长期的转型过程
全球经济的回暖还遥遥无期。即便是经济完全恢复之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消费能力也难以达到危机之前的水平,过去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将难以维持。
对于亚洲而言,未来将是一个长期的转型过程。亚洲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市场,这既包括其他区域的市场,也包括亚洲的区域内市场。
目前,各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提振市场信心,刺激国内消费。另一方面,寻求国内市场也容易导致贸易保护主义,这种苗头在印度已经出现。保护主义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国内需求能力,降低危机冲击程度,但长期来看,这将降低亚洲区域的整体消费能力,也必将影响到作为亚洲分工体系环节中的每个国家。保护主义只能带来衰退。
只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高区域内部消费能力,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亚洲才能顺利度过本次危机,并在危机之后维持较快的经济增长。也惟有如此,危机才能真正成为“亚洲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