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而苍凉的废黄河

2009-04-21

中外文摘 2009年8期
关键词:铁牛洪泽湖大堤

周 报

废黄河就是曾经的黄河故道。按照专业的划分方法,废黄河分为三段:从河南兰考县到江苏丰县为上段,长约300公里;往下到江苏淮阴市为中段,长约323公里;最后再到江苏射阳的废黄河口,约181公里。

黄河为什么数次改道

如今所谓的废黄河,其实最早之前也不是黄河,而只是黄河下游的一条支流,追根溯源,是古淮河的路线。之所以由古淮河变为黄河,究其原因,是战争改变了地理。

南宋王朝建立的第二年冬天,金国军队继续南下,大有吞并刚刚宣称建立的“南宋王朝”之势,宋汴梁太守杜充在追不得已的情况下,为阻挡金兵,扒开了黄河大堤,从此,黄河开始侵入古淮河流域。而战争愈演愈烈,金兵为了摧毁南宋的力量,对自己所辖的黄河段任其流淌,多次决堤之后,公元1194年,黄河下游全面夺淮,进入黄海。

黄河夺了淮河道路,却不像淮河那样温驯,猛烈的黄河在豫东、苏北大地上我行我素,给沿线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和严峻考验。人们不断筑堤修堤,硬生生把黄河治成了一条悬河。

可是,600多年后,这条黄河再次改道。造成这次黄河改道的原因不是战争,而是天灾。

公元1855年的清明节,阴雨绵绵,黄河和以前一样开始涨水……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涨水居然持续到了当年的农历六月。就在那个月的十一日,在河南兰考县东坝头一个叫做“铜瓦箱”的地方,黄河水突然改道,夺了北边的大清河河道,向北奔流而去。从此以后,黄河不再经过江苏进入黄海,而是改由山东进入渤海。

事先没有任何征兆,黄河从此与废河在此分手,河道在这里转了一个大约90度的弯,由东西向变为了南北向。只留下愕然的废黄河沿线民众,和空壳一般的河堤。

废黄河改变的历史和命运

黄河在河南兰考带着一片汪洋决然地向北流去,给老黄河下游留下的,是空空的河道。两岸数百年来已经适应了水土的家园,忽然就随着黄河的流去而人间蒸发了。

黄河调头北上,撇下了绵延数千里的废河道和数亿万吨的黄沙,风从四面八方来,将废道里无数的流沙吹教,像成千上万的孤儿四处流浪。

天地历史无情,被黄河抛弃的年景,恰又接上了清王朝的衰落,没有谁来主持大局,承担大规模持续性保养这块被黄河抛弃土地的责任。于是,一口口水井被沙填了,一幢幢房屋被沙盖了,一家家人不得不出外流浪,一片一片的村庄不得不迁徙他乡……

也因如此,在废黄河流域的上段形成了特殊的地方文化,豫北的人们大多没有金钱财富的负累,不置恒产几乎成了这里的共同习俗,所谓“有钱不盖房,盖房也空忙”,一年到头的所有积蓄,总是吃光花净。

剧烈变迁的自然环境,对于废黄河沿岸的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这里的文化既苍凉又混杂。因为黄河的数次改道,使这地方的许多县城总是没有归属,整日在河南、山东、安徽与江苏几省辖区内徘徊。这一带许多的县城,历史上就是随黄河的改来改去,一会儿归了山东,一会儿归了河南,弄得这地方人说起祖上,一会儿说,俺们是山东人呀,一会儿又得说,祖上也曾在河南。

乡关究竟何处?这里的人们面对自己的后代,总是一脸的迷茫,心里永远是一份解不开的谜。所以,这里的戏剧热烈又苍凉,被称为拉魂腔;所以,废黄河上的大型庙会,豫、鲁、苏、皖四省人都来参加,民俗混杂。

黄河生了个洪泽湖

与废黄河上段的荒凉不同的是,从江苏的宿迁到淮安,这一段废黄河是活着的。它温温柔柔地伴在京杭大运河的旁边,两河几乎并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淮安境内的洪泽湖,活生生是一个黄河与淮河爱恨交织的结晶。

黄河夺淮以后,使淮河失去了人海水道,黄河水从高处灌入淮河,两河流量增加,将附近的大小湖沼和洼地连成一片,汇聚成了巨大的洪泽湖。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从现在的地图上看到,被夺了入海口的淮河,入了洪泽湖就没了。

因为黄河而诞生的洪泽湖,更具有黄河的特色。黄河是悬河,洪泽湖则是我国著名的巨大悬湖——湖底海拔都高于苏北平原。全长67公里的洪泽湖大堤,是中国人修了无数年的大堤,一直到今天都还在进行防护和加固,因为它“力挽巨澜”,保护着下游地区的苏北平原千万人的家园。

在流经淮安的黄河被废之前,洪泽湖的湖底一直在不断加高,而湖周围的人只得不断加高加固大堤以防洪水。到了清康熙年间,人们紧绷的神经已经无法只用加固大堤来舒缓了,于是,在政府主持下建造了系列镇水之兽:“九牛二虎一只鸡”——九头铁牛,两只石虎,一只汉白玉雕的雄鸡。它们曾被分别安置在长长的大堤之上,如今老虎和鸡已经不见踪影,只有铁牛昂首卧在大堤之旁。

到今天,淮安依然流传着关于铁牛的传说:当年铸造的铁牛是“金心银胆”,所以天赋异禀有镇水之灵,同时还会晚上偷偷活动,跑去偷吃老百姓的庄稼,有只铁牛还在偷吃之时,被闻声而来的人一棍打掉了双角;又说后来有人偷摘了铁牛的金心银胆,所以有时它们也会失去镇水的神力。

即使严防死守,高悬的洪泽湖依然在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同时淹没了两个著名的地方:盱眙县的明祖陵以及曾繁华一时的泗州古城。被淹没的明祖陵,是朱元璋迫封其高祖、曾祖和祖父而修建的皇陵。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政府筑堤3000米,把陵墓从湖水中隔出,明祖陵重见天日,成为洪泽湖畔的游览胜地。

废黄河下游:最寂寞的三角洲

在地理学家的认知中,我国沿海有四大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现代黄河三角洲,以及废黄河三角洲。然而在普通人的视野里,废黄河三角洲似乎已经消失在视觉盲区之中,或者消失在江苏连云港和盐城的中间。

废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夺淮以后,用了600多年时间,由黄河裹挟着巨量泥沙填海堆积而成,明清两代的治理,更促使了它的飞速生长。直到1855年黄河改道向北,这个三角洲失去生长的动力……上百年过去了,这三角洲就越来越寂寞。

由于人类的较少涉入和三角洲特有的滩涂,使得这里成为了世界级的珍禽天堂。据统计,在射阳滩涂湿地上共有37.93万种鸟类、100多种底栖生物、近百种湿地植物,每年占全世界数量一半的野生丹顶鹤要来这里越冬。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白鲟等往来于此。每年春秋有近300万只岸鸟迁飞经过盐城,有20多万只水禽在保护区越冬。

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海涂型自然保护区——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的上空,每当候鸟迁徙的季节,会看到飞鸟如云,翔集在太阳之下。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成为了保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

有个发生在这里的真实故事,被写成一首歌传唱:“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还有一只丹顶鹤……”

歌中那位女孩,叫做徐秀娟,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跟随父亲在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学习,成为了优秀的丹顶鹤培育人。后来她在江苏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时,为了寻找一只走失的天鹅而牺牲在河沼中。为了纪念这位年轻的护鹤天使,江苏盐城和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都为她修建了纪念馆……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正是为她而作。

猜你喜欢

铁牛洪泽湖大堤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太湖牛腰泾段大堤施工安全风险防护措施探讨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洪泽湖渔家
“铁牛”缘何落水沟 疲劳驾驶超速行
洪泽湖野生河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湖水
操作失控,铁牛“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