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纻工艺与佛教造像
2009-04-21周亚东
周亚东
摘 要:“夹纻”工艺是中国传统器型工艺中漆工艺含量最高的制作胎骨技法。夹纻工艺使漆器的形态更为精细,尤其是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的表现方面,远比其他的胎骨造型技法具有不可比拟的表现力。夹纻的器型选择范围大,造型自由度高,胎骨耐久留存时间长,这些工艺优势在佛教造像上尤为突出。
关键词:漆艺;夹纻;佛教造像;工艺美术;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Jiazhu Technique and Buddha Modeling
ZHOU Ya-dong
夹纻之“夹”,为布料加灰层之意,其加工方式为泥模塑型,以猪血及生漆混合涂料裱糊麻布附于其上,干固后,以骨粉、石粉或炭粉之混合灰料刮之,整塑器型,视器物的情状依次调整操作至理想状态,而后用水泡软、脱去泥胎。
夹纻的“纻”,为苎麻、麻布之古称,苎麻(Boehmeria?nivea)又名野麻,属荨麻科。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使用苎麻纤维进行纺织生产,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不少草绳,即用苎麻制成,钱山漾遗址中还出土了不少精制的苎麻织品,说明苎麻是南方传统的纺织原料。周秦汉唐,苎麻一直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主要麻类纤维之一。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块苎麻织物,新疆吐鲁番也出土了两块分别写有“婺州兰溪县脚布”和“宣州溧阳县调布”字样的苎麻织物,根据分析测试,其各项指标均与现代苎麻接近。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 Medic)苘麻又称青麻,属锦葵科。苘麻一般用于制绳索,但亦用于制作较粗糙的布。河姆渡遗址中已见用苘麻搓成的绳索。罗愿《尔雅翼》载:“檾,枲属,高四五尺,或六七尺,叶似苎而薄,实如大麻子。今人绩以为布及造绳索。”王祯《农书》中亦说,苘麻“可织为毯被,及作汲绠牛索,或作牛衣、雨衣、草覆等具。”
正是由于前人对使用苎麻类材料经验的积累,使得后世的漆工们了解苎麻质地的布纤维粗长、拉力强、不易变形等特点,并在战国就开始对漆器的胎骨进行新的尝试,以苎麻等多种综合材料进行组合运用,最终创造了夹纻工艺,夹纻胎骨材质之所以能具备优势,一是轻巧,它比陶、瓷、金、银、铜、锡、竹、木等胎都轻,使用方便。二是不变形不开裂。漆器木胎用得最多,但木胎中含有水份易因气候变化,地区温湿度变化而变形甚至开裂。竹篾胎由于在弯曲状态下编织造型,因为张力不一而致器型不稳定,而且还有虫蛀之虞。三是造型方便自由,几乎可以随心所欲而无限制。它比卷素胎可更方便地处理各种抽象的几何线条,以及具象的曲线线条。四是规格尺寸,可大可小,而且器型越大越能显示出夹纻胎的优越性来,特别是人物造像,别的材料不易制作甚或做不出来的,夹纻胎制却能应付自如。五是成本较低,其成型简便,所用原料又节省。据此五大优点显示出夹纻胎有极突出的优势,“夹纻”工艺造型自由度极大,尺寸微至几厘米见方的实用器皿妆奁盒,大到佛教造像的“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的大佛像,它造型的空间可以说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如食器、酒器、妇女妆奁、明器、家具、建筑、兵器……可以说范围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夹纻工艺使漆器的形态更为精细,尤其是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的表现,远比其他的胎骨造型技法具有不可比拟的表现力。
“夹纻”制作工艺,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魏晋、隋唐时期、寺庙大佛,多用“夹贮”法塑造,首先竖立木柱支架,竹篾绷扎、细麻、稻草、泥土及漆灰糊封,涂上漆泥,塑出骨肉、糙漆、磨光、漆彩漆、贴金饰,开光点睛,完成后,把像内木架等重物酌量拆除,减轻重量,以供当年庙会出巡时需要。“夹纻器型技术”是佛教造像的重要方式,—直延续了近千年,在唐晚期两度灭佛以后,绝大多数漆艺佛像都被毁坏殆尽,佛教造像的夹纻技术也逐渐衰败,几近失传。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使夹纻工艺在佛教造像上得到广泛运用。当时兴建寺庙塑造佛像几乎是一个社会化的工程,人们崇佛信佛,以此为大事。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按佛教规矩,要辇舆出寺,行像供养。寺庙佛像的塑造一般都是以泥质材料为主,不易搬动也不需搬动,而用作行像供养的佛像平时是供养在寺庙内,而行像供养时则要抬着佛像围城巡绕,举行佛事活动。这就要求所抬佛像既要高大又要体轻,使用夹纻方法制作空心佛像无疑成为最好的选择和方式。夹纻佛像的产生来源于宗教活动和仪式的需要,因此,用夹纻工艺制作佛像的时代与行像供养活动出现的时代不会太晚。行像方式在东晋时已开始出现,在有关记载中亦能见到关于制作夹纻佛像的记录。如释法琳《辩正论》卷三有戴逵建招隐寺手造五夹纻佛像的记事①。梁简文帝萧纲亦有“为人造丈八夹苎金薄像疏”的文字(《全梁文》卷十四),金薄即金箔,是在夹苎佛像上进一步贴金箔而成,从这一记载可知,当时不仅用夹纻方法制作佛像,而且还使用了贴金箔工艺,使得行像更为辉煌。由于宗教工艺所具备的特殊性质,这些工艺品类的制造往往体现了当时社会工艺的一流水平,从供养人到制作者,为示虔诚和隆重,工艺务求精良,甚至殊加精制。梁简文帝萧纲时(550-551)所记载的这尊高达数米的金箔夹纻佛像,当是这种社会心态的产物。
北魏时期,尊佛崇佛更臻极盛,《洛阳伽蓝记》有多处关于巨像出行致使万人空巷的记载②。《魏书•释老志》也有类似记载:“四月初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魏书》卷一百一十四)这诸多佛像中应有不少是夹纻佛像。
隋唐时代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唐文宗、武宗时,“天下僧尼,不可胜数”,“寺宇招提③,莫知纪极”(《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拆寺制》),寺院之盛必然导致塑造佛像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佛像造型也具有了隋唐时代的明显特点,与魏晋时的秀骨清像相比,隋唐佛像丰腴端庄。从漆工艺来看,夹纻佛像依然流行,而且不仅使用夹纻工艺制作佛像,也制作人像和其他的工艺物品。据《邵氏见闻后录》记载,苏世长在武功唐高主宅曾见“有唐二帝苎漆像”,这应是唐高主为其先帝制作的纪念像。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68年)作明堂,命薛怀义作夹苎大像,“其中大像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夹纻以漆之。”此说虽有失实之嫌,但如此高大的巨像的夹纻工艺必定有新的发展。
日本考古学家原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水野清一认为在唐风盛行的基础上,夹纻造像的技法也传播到了日本,夹纻技法在日本被称“干漆造”。奈良时代造了很多优异的夹纻佛像一直保留至今。例如奈良初期(八世纪前半)有兴福寺的“十大弟子立像”(图1)、“八部衆立像”(图2)、東大寺的“不空羂索觀音立像”(图3)等,中期(八世纪)有東大寺的“四天王立像”(图4)、“梵天•帝釋天立像”(图5)、“金剛力士立像”(图6)等,末期(八世纪后半)有唐招提寺金堂的“盧舎那仏坐像”(图7)、“藥師如来立像”(图8)、“千手观音立像”(图9)、开山堂的“鉴真和上坐像”(图10)等计33尊夹纻造像④。其中“盧舎那仏坐像”,像高339厘米、光背⑤高515厘米、台座高206厘米。是日本最大的夹纻佛像。据《唐招提寺建立缘起》记载,“盧舎那仏坐像”系中国唐代高僧鉴真的弟子义静率领净福与日本僧人所造。“盧舎那仏坐像”两侧的“藥師如来立像”、“千手观音立像”均为木心夹纻像,也都是他们所造。在唐招提寺的佛像上记有作者姓名,有如宝、义静、思托、昙静、法力五人,都是随鉴真东渡来日本的弟子。鉴真大师圆寂后,其弟子用夹纻工艺为他塑造了一尊如真人大小的夹纻像,高79.7厘米,鉴真坐像身披袈裟,双目静合,结跏趺坐,栩栩如生,高超的夹纻技艺再现了大师仁慈宽厚、静穆安详的高僧风范。鉴真坐像和上述的其他夹纻佛像被日本奉为国宝,是唐代夹纻工艺东传的实证。惜唐代会昌毁佛后,加上战祸等因,唐代夹纻佛像在我国国内存世极少,极其难觅。现在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藏有一尊的中国唐代夹纻佛像(图11),高96.5厘米、宽68.6厘米。此佛像与人身等高,双目半合,作禅定像,仪容佳妙,为罕见的传世制作。
宋代郭虚若的《图画见闻志》曾记载唐开元、天宝时期夹纻佛像之事。据厉归真条记载:“南昌信果观有二宫殿,夹纻像乃唐明皇时所作,体制妙绝”。
会昌毁佛以后,夹纻造像渐趋衰落,元代重又兴起,以刘元所塑著名。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刘元,字秉元,蓟之宝坻人,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鉴卿,元尝为黄冠,师事青州杞道录,传其艺非一,而独长于塑。至元七年,世祖建大护国仁王寺(按:址在元大都高粱河畔),严设梵天佛像,特求奇工为之。有以元荐者,及被召,又从阿尼哥国公学西天梵相,神思妙合,遂为绝艺。凡两都名刹有塑土范金,抟换为佛,一出元之手,天下无与比。”又有《刘正奉塑记》载:“抟换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成像,”“昔人尝为之,至正奉(刘元)尤极好。抟丸又曰脱活。”“抟换”、“抟丸”、“脱活”,都是指夹纻造像,脱空像、行像。
我国洛阳白马寺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十八罗汉像为国内仅存的元代夹纻乾漆造像。而洛阳的民俗博物馆中的三世佛夹纻像,则是明代的作品,采用夹纻贴金工艺,高3.5米,造型优美,工艺考究⑥。
夹纻造像在明清二代,虽不及前代盛行,但清代宫廷内御作佛像,却也精致有加。乾隆15年,在雍和宫大造佛像,其中造鐫胎菩萨三尊法身,各高2.02尺,使油灰糊布垫光油满放水金,上五彩装颜,松椵木雕做莲座三座、兽座三座,使油灰麻布光硃紅漆雕花处戳扫红金增胎。紫麻脱沙像又名夹纻像,先在木骨架外用泥土塑模,经数十道缠纱布、涂漆、细部捏塑的过程。泥胎外形成了较厚的漆布层。干透后,将泥土从底部掏出,再施金彩画⑦。因而清代又把夹纻造像称为“脱纱”,而民间福州沈绍安则名为“脱胎”,沿用至今,为漆艺界所认同。至于清代夹纻像传世者,除了北京雍和宫的十八罗汉,据乔十光先生所见,迄今保存基本完整且最大者,当推广东佛山的祖庙,内有22尊“元帅”神像系夹纻造像。因年久失修,于破残脱落处,可见神像由蓝色夏布⑧髹漆裱褙而成,中空有木条作支撑骨架。最大者两尊,高260厘米、底宽116厘米、深度80厘米,其次规格为210厘米×95厘米×85厘米者有8尊。佛山祖庙夹纻神像十分传神,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颇具神采。
夹纻工艺是用漆直接造型的工艺方式,在中国传统器型的塑造技法中独树一帜,其夹纻的器型选择范围大,器物轻而坚固,造型自由度高,胎骨耐久留存时间长,这些工艺优势在佛教造像上尤为突出,因此夹纻工艺能经历数千年而不废。
① 参见法琳《辨正论》卷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二卷,第505页。
② 《洛阳伽蓝记》卷一长秋寺、昭仪寺,卷二宗圣寺,卷三景明寺等。
③ 注:唐朝寺院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称作招提、兰若。
④ 《原色版国宝1 上古•飞鸟•奈良 Ⅰ》每日新闻社「国宝」委员会事务局,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昭和43年2月,第3回配本
⑤ 注:指大佛背后的佛光造型,又称“背光”。
⑥ 注:引自http://www.sach.gov.cn/publishcenter/sach/sachwindow/museums/minsu/273.aspx,国家文物局网页。
⑦ 雍和宫佛像宝典委员会编《雍和宫佛像宝典》,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⑧ 注:一种用苎麻加工编织的布,一般质轻而薄。
参考文献:
[1]沈福文.谈漆器[J].文物,1957,(07).
[2]王琥.漆艺概要[J].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3]王世襄.髹饰录——我国现存唯一的漆工专著[J].文物,1957,(07).
[4]吴铭生.长沙楚墓出土的漆器[J].文物,1957,(07).
[5]王琥.漆艺术的传延[J].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
[6]聂非.中国古代漆器鉴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7]张荣.古代漆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8]乔十光.漆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