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09-04-21郭红萍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读后感记叙文课文

郭红萍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创新思维。指导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笔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 变换角度,多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语文教学中隐藏着许多可供发散思维的信息源,教师要善于捕捉,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从新角度、新观念出发认识事物,变通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付诸笔端。

1.写读后感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读后感应鼓励学生力求从问题的不同思考点出发,选取一点,抒发感慨,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让立意出新。如写《只有一个地球》的读后感,有的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认识深刻,发人深省;有的学生以地球自述口吻,写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对地球资源的滥用,叙述生动,事例触目惊心;有的学生联系实际,列举生活中污染环境的事例,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不同的人,思考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我们就是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特别是要敢于大胆创新。

2.故事改编法

通过故事的改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升华情感。如教学《半截蜡烛》,笔者要求学生把这个剧本改编成记叙文,学生根据剧本内容,重新组织材料,准确描述了人物的危险处境,通过对人物在危机关头时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了人物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改编的作文融入了学生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至深。

3.文尾续写法

依据课文故事结尾的发展情况,猜测、想象故事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进行续写。一些课文结尾给人以意味深长的答案或造成悬念。如《穷人》,渔夫拉开帐子后会怎样呢?可让学生猜测人物的对话及他们的命运。学生续编的故事结局各不相同,但合情合理。不仅展现了学生善良的心底,也让渔夫和桑娜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总之,续写可突破思维的单一性、集中性,让学生的思维生发开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扩展描述,创造新形象,培养创新思维的形象性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形象性。通过想象、联想进行扩展性描述,使文中抽象、模糊的形象变得鲜活而生动。

1.改变诗词体裁,创造新形象

诗词体裁的课文有其特殊的特点: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结构上的跳跃性,艺术形象的富于想象性。教学此类体裁的课文时,让学生将其改写成记叙文的形式,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加工、改造、创造艺术新形象;补充、完善诗词中空缺的结构,使情节连贯、有序、具体。这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无不浸透着学生的创作个性。如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改写为游记。学生细致地描述了诗人行踪,把西湖那迷人的景色加以想象扩展,完全把读者带进了另一个形象性的画面中。将诗人看到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学生神奇的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2.看图作文,创造新形象

根据课文中的图画或漫画提供的内容,发挥想象联想,进行扩展性的叙述和描写,塑造形象逼真、内容具体的新形象。如根据《假文盲》写一篇记叙文,学生生动地描述了人物所处环境,具体地刻画了人物衣着、动作、语言、行为,从而无情地抨击了无视社会公德,自私自利的不文明现象。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实现教育的要旨——培养创新型人才,让学生们在创新活动中学会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迸发创新佳作,从而最终造就创造性的人格!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学区南湾小学(734300)

猜你喜欢

读后感记叙文课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写好记叙文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