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2009-04-21姜有荣
姜有荣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赋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
一、不辨古今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完:灭亡
“完”在古汉语中有“保全”之意,如“完名全节”;而在现代汉语中,“完”有“完结、灭亡”之意,如“完蛋”“完了”等。所以,A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保全”。
二、不知通假
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振作
该句中的“振”是“赈”的通假字,意思是“救济”。如“散家粮以振穷饿”(《后汉书·赵典传》)。成语有“振民育德”。A项就是因为不懂得它是通假字,未能按所通之字“赈”去解释,而仍按“振”的字面义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
三、不明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有的考生误将“于是速归之”翻译为“于是赶快回家”。其实,该句中的“归”是词类活用,属动词的使动用法,应解释为“使……回家”,中学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一句中的“归”也是这种用法。如果考生在翻译“归”时,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就会导致翻译的错误。
四、不分单双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该项中的“欺负”是两个单音词“欺”和“负”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欺诈”和“背弃”;而A项却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欺负”,这就导致了理解的错误。
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撮举如下:
1.形训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形旁和义符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如2008年四川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居一年,入觐,卒于京觐:拜见
“觐”这一实词较为生僻,仅在高中语文读本《谭嗣同》一文中出现过一次:“至七月,乃扶病入觐。”“觐”读jìn,为右形左声的形声字,根据其形旁“见”的含义,加之“觐”的对象是“皇上”,可以推断出D项“拜见”的释义是正确的。
再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汗交颐不少休颐:脸颊
该句中的“颐”是一个右形左声的形声字,形旁为“页”,自然跟“人头”相关,解释为“脸颊”(“汗交颐”意为“汗水流满了脸颊”)是正确的,成语有“颐指气使”等。
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如中学课本中的下列两例: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谊《过秦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①句中,“固”与“地”处于对应位置,我们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险要的地势”。②句中,“忧劳”与“逸豫”处于对应位置,加之“兴国”与“亡身”语义相反,可以推断“逸豫”义应与“忧劳”相反,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
再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胁息然后带胁:收敛
“胁”有三个义项:⑴名词,胸部的两侧。⑵动词,威胁。⑶动词,收敛。原文全句为“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在该句中,“胁息”是与“扶墙”对举的,因为“扶墙”是动宾结构,所以“胁息”也应该是动宾结构,“胁”应该是动词,它的宾语是“息(气息)”。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句中的“胁”应取第(3)个义项,所以D项“收敛”的解释是正确的。
3.语法推断法。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通过对“檄”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檄刚”是一个动宾结构,“(廖)刚”充当“檄”的宾语,“檄”应为动词,所以A项将它解释成名词“文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动词“用文书征召”。
再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6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
通过对“度”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发现“失其常度”是动宾结构,“(其常)度”充当动词“失”的宾语,“度”应为名词,所以D项将它解释成动词“考虑”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名词“态度”。
4.语境推断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断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如2008年高考湖南卷第10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公坚不回回:返回
审视语境“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可以看出:因为歙州吏民都认为“富翁家的这两个儿子一向是贤善的人”,所以他们对欧阳颖把这两个人抓到牢狱中审讯的做法感到非常奇怪,纷纷质疑、规劝。“公坚不回”就是欧阳颖对此作出的反应。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C项“返回”的解释于理不合。因为歙州吏民对欧阳颖的质疑、规劝无非是希望他把富翁家的两个儿子放出来,“欧阳颖坚决不返回”又从何谈起呢?根据语境,应该解释为“答复、回复”。正因为欧阳颖坚决不答复歙州吏民的质疑、规劝,而是加紧审讯,富翁家的两个儿子才终于服罪。
再如2008年高考湖北卷Ⅱ第10题: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受业:传授学业
“受业”有两个义项:⑴从师学习;⑵传授学业。根据该句语境“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可以看出,“受业”是“陈氏族子之幼者(陈氏家族中幼小的孩子)”的行为。这些幼小的孩子先在石华、象溪两地的私塾接受教育,长大后,再到龙渊义塾“受业”。此时他们的身份仍是“学生”,所以他们的行为应是“从师学习”。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B项“传授学业”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
5.成语推断法。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春”。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悦服:愉快
成语“心悦诚服”中的“悦”“服”义为“高兴地”“服从”,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该句的意思是“周访的声威已经很大,远近的人都高兴地服从”;而按D项的解释,远近的人对周访只有“愉快”之情,而无“服从”之意,这显然有违上文“访威风既著”的文意。2008年高考试卷中的下列试题也可通过成语推断法来进行解答:
(1)(湖北卷第10题B项)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素:一向,平素
(2)(江西卷第9题A项)吾不克救也克:能够
(3)(江苏卷第6题C项)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营垒
(4)(安徽卷第8题D项)吾用休,社稷计耳
执:计策
上述四例中实词的词义可分别依据成语“素昧平生”“克勤克俭”“作壁上观”“不计得失”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推断而出,通过比照可以看出,第⑴至⑶例的解释都是正确的,第⑷例的解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考虑”。
当然,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推断“武器”越多,你答题的准确率就越高。
江苏省阜宁中学(2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