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教学中应加强语感培养

2009-04-21高玉梅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语感爸爸文章

高玉梅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同是一篇文章,语感良好的学生读起来流利通畅,很快就会进入文章的意境,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语感差的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勉强顾得上语言文字符号,还何谈文章的语感呢?我想,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程度不同。二是语言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不同。三是读思结合程度不同。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语感。

一、以读促思,读思结合,促使语感形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就是语感,这充分说明了读对于形成语感的作用。我在教学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剑“熟能生巧”的意义,认识到只有熟读深思,才能真正体味、领悟文章的实质,才能潜移默化地形成语感。相反,只靠老师解说,记忆老师总结好了的结论,只能说在嘴上,写在当时,对于形成语言的感受能力是没有好处的。表情朗读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如果连语句都读不通顺,句子的结构也读不正确,又何谈理解其意?何况,有些文章必须靠受教育者“阅读——理解——表情朗读——进一步理解”这样反复诵读、理解。所以,必须重视读,尤其是朗读,最好对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反复表情诵读充分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无论是课文还是课外读物,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文章中的问题,这种读思结合的方法,是促进加深理解的最佳办法。

读思结合,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形式。(一)以问带读,即学生主动置疑,带着问题去读,在朗读体味的气氛中渐入作者的意境,然后选择朗读方法,借读抒情。(二)以读促思。即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读课文,如示范读、轻声读,都要求学生边读边入境、悟神,努力与作者产生共鸣。比如,读《黄河颂》,我先让学生了解黄河的一般知识,又介绍了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到在民族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万山丛中,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卷起了复仇的巨浪,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正在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代表着祖国的英勇儿女唱出心中的颂歌,并要学着他的榜样,像他一样伟大坚强。然后,我让学生自己自由朗读,努力表现出诗人心中澎湃的激情。接下来,我通过指名读、亲自示范等形式,指导他们把诗歌的感情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总之,无论是以问带读,还是以读促思都是通过“读”使学生做到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认其人、如经其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与作者心灵自然沟通,真正做到通其心、感其情、明其理。

二、以思促写,从语感出发规范写作

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把握了语感,他们在作文时,就会学着将这种感悟渗透在自己的语言文字中,能写出读起来琅琅上口,品起来津津有味的文章,他们逐渐领悟应该怎样运用文字叙事、议论、抒情,才能把事情写得线索清楚,生动感人,把道理讲得有理有据,说服力强,把感情抒发得痛快淋漓,让读者产生共鸣。例如有一篇学生的作文《成长的心曲》,写“我”因为比较任性,和家长顶嘴,被爸爸打了一个耳光,愤而离家出走,在三个多月的学校寄居中又滋生悔恨,眷恋家庭、父母。下面一段文字,写父母从家来到学校接“我”回家的场面:

那天,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我独自一个在教室写作。“丽娜!”一个声音传来,我本能地循声而望。“爸爸——”我迫不及待地丢下手中的笔,跑了过去。多想再喊他一声,可已经不能,因为我声音在哽咽,泪水已经夺眶而出。我竭力想不让它掉下来,可是不能,我感觉到我的双肩在颤抖。同行而来的妈妈见了我打趣地说:“你又哭了。”我下意识地笑笑,擦干了眼泪。可我知道此时情感已如决堤的海水,不能再将它收掩,我也不想将压抑了三个月的泪水,100多个夜晚的情感继续掩饰。我深深懂得,我的心里有一种原始的血缘亲情在涌动,这是亲人之间本能的爱心,是普天下最珍贵的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就在这短暂的一瞬间,我明白了,以往和爸爸那种莫名的冷漠,是我自己任性造成的,其实我的心里还是深深爱着爸爸。我之所以希望妈妈来看我,只不过是不想暴露这份感情。随着爸爸的到来,我将万分悔意的泪水倾囊流出来。

在学生作文中,写好心理活动是一个难关,这篇文章作者在刻画“我”的心理时,采用了“内心独白”手法,用“自言自语”的方式交代“我”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在这父母和女儿相见的瞬间,离家三个月的“我”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百感交集,但又很难言说,在这里用“自我剖析”,把心里的隐秘一层层揭出,就使人感到亲切自然。而且读来顺畅,语感把握得很好。

接着这段叙事,作者又水到渠成般地发表了一段议论:

其实,生活就像一张网,交织着你,交织着我,交织着每个人。在这张网里,我有过迷惘,有过徘徊。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曾有过这么一次无知的行为, 亲手破坏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亲情交织成的网结,甚至将它弃之很远很远。如今我失而复得,并真正地领悟了它的内涵。我会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将它融入我的心田,去时时感受,品味它的温馨。

这段议论文字用的是形象说理手法,将亲情比作“网”,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而且读起来节奏感强,有抑有扬,有疾有徐,琅琅上口。这是因为作者做到了句式整句散句结合,长句短句结合,有排比、比喻的巧妙运用,所以读起来才有抑扬顿挫。

通过读写训练,同学们不但体会到文学技法的运用,也感受到语感在写作中的作用,会模仿成功作品的语感妙用。在此基础上如再有创新会更好。

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十一中学(063000)

猜你喜欢

语感爸爸文章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和爸爸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