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DF的舞蹈和英特尔的舞鞋

2009-04-21

互联网周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英特尔产业链处理器

武 佳

时间流转过十年,由英特尔全力打造的IDF,已经责无旁贷的作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被赋予了越来越复杂的期待。

近几个月,洪力频繁穿梭于不同的办公室之间,几乎马不停蹄。只要电话铃一响,他立即会停下手边的事情,开始专注于电话内容——不管他是在吃饭、开会或者和客户交谈。作为英特尔中国区产品总监,有着十年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参与经验的洪力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

在英特尔位处北京CBD核心区的嘉里中心办公楼里,最近这样忙碌的人远不只洪力一个。IDF项目办公室的灯光日以继夜通明,英特尔及其形形色色的合作伙伴的员工经常会碰到一起,谈论着新的产品或者计划,当然,他们的核心议题还是IDF。

IDF来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链的上下游似乎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讯息,各路厂商都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准备在这场峰会上捕捉到一些事关自身发展的新技术、新理念,又或者是趁各自的合作伙伴和媒体都在现场的机会,努力表现一番,以争取到更多机会。

已有十年历史的IDF就好像英特尔搭建的魔力舞台,所有的登者都能得到一个装着魔法的盒子,盒子里道具各异,但打开盒子的咒语不约而同,那就是“技术创新”。

英特尔商业模式给其穿上了一双名为“创新”的红舞鞋。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以及信息技术的引擎之一,英特尔需要收集来自产业链的需求,并通过最新的技术和产品趋势来启发整个产业环境的新陈代谢。

不创新,唯有死。技术在红舞鞋的带动下不停地旋转、跳跃,也在不停地谱写新规则、创造新模式。

硅谷精神的中国式演绎

似乎从诞生伊始,英特尔的胸前就挂上了象征着硅谷精神的企业名片。英特尔并非第一家始于硅谷的半导体公司,真正的引领者是英特尔的“母体”——仙童半导体公司,从仙童走出了英特尔的创始人、集成电路的发明者罗伯特·诺伊斯,摩尔定理的提出者戈登·摩尔和以偏执狂著称于世的安迪·格鲁夫。

对技术创新的偏执追求让集成于芯片上的晶体管的数量变迁成了摩尔定律的真实写照,也催生了英特尔身上创新的血液,英特尔已经习惯于创新,或者说,习惯于冒险。

但仅仅是半导体产业的突破还不足以带动这个产业链向前发展,离开硬件依托的处理器只不过是一个布满晶体管的硅片而已,技术进步必须进入到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才能真正让链条活起来。这意味着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公司技术发展必须早一步、快一步,并有义务把最新的技术带到中下游,刺激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力和技术热情。

1981年,要不是IBM采用了英特尔8086处理器开启了PC时代,英特尔的发展或许没有这么快。

英特尔需要合作伙伴的支撑,产业链上下游的合力才能推动信息技术的飞跃。1997年,贝瑞特接下了格鲁夫传递的接力棒成为了英特尔第四任总裁,英特尔公司在开启贝瑞特时代的同时也开启了IDF(Intel Developer Forum)——直译为英特尔开发者论坛。

这场开启于美国旧金山的技术峰会最先面对的只是针对英特尔处理器的开发者,但在1999~JE式移师中国之后,IDF似乎又肩负起了塑造本土信息技术生态圈的使命,中国因素不断地被揉人,IDF也被起了个更有使命感的中国名字“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

恐怕英特尔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以技术为导向的论坛在今天能形成如此规模。回忆起IDF刚刚登陆中国时的场景,“那时的主会场就相当于如今专题演讲的分会场那么大。”英特尔中国区产品总监洪力对记者感慨。

创新与开放这种硅谷精神的内核成为了IDF在中国最好的注脚。“我还在回忆这十年的经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IDF的变化,跟英特尔一贯倡导的创新密切结合在一起——以前IDF是一年一次,后来变成一年两次:春节和秋季,我们都要有所创新、有所改进或者改变,IDF在中国发展的十年,一直在沿着创新的思路走。”坐在记者面前的英特尔投资亚太区市场经理李咪咪这样回忆说。

李咪咪曾任英特尔中国区IDF项目经理,有多年的IDF管理经验。“我们从公司主导思想到具体团队都是这么一个方向——把IDF不断打造成当地IT行业交流、展示、互相认识,互相交友的平台。”

也正是在这个平台上,英特尔渐渐从技术创新布道者逐渐演变成了产业进步推动者,IDF不再只是英特尔领衔主演,而“生”、“旦”、“净”、“末”、“丑”——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研发机构、高校等——纷纷在IDF上齐亮相。从这个角度看,IDF十年的演变几乎也是中国信息产业十年发展史的缩影。

技术创新舞步

英特尔的商业模式是理解这个半导体巨人的钥匙。作为处理器厂商,只有不断开发出性能更强、计算效果更出众的产品才能激发消费者更换PC、企业更换服务器的动机,只有与外围以及软件厂商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实现处理器的价值。因此,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让整个产业链都能不断向前,这是英特尔的使命,也可以说是宿命——IDF不只是一个市场推广活动,而且也应成为英特尔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在历史上,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节奏一直比世界慢半拍。奔腾III问世的时候,英特尔甚至还曾为中国的消费能力困惑过。但当联想“万元奔腾”推向市场后,时任英特尔CEO的格鲁夫敏锐地认识到,中国要成为一个PC产业真正的大市场了,英特尔在中国的市场必须要借助本地OEM厂商的力量才能成功。

从1996年开始,中国成为了英特尔的战略重心,英特尔在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起步之初就认识到中国对于公司全球战略的意义,并调整其中国战略以推动自身的全球战略。格鲁夫曾在联想电脑百万台下线时向中国承诺:只要美国休斯敦有的东西,中国也要第一时间有——当时英特尔最主要的商业伙伴康柏电脑的总部就在休斯敦。

IDF被引入中国就是英特尔兑现承诺的第一步。1999年又恰逢英特尔发展史上的又一个节点,时任CEO的贝瑞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英特尔从PC行业的中心打造成未来互联网经济的中心。中国作为信息技术腹地和市场的作用开始凸显,英特尔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布道和宣讲舞台IDF适时降落北京。

那一年,IDF向与会者描绘了未来十亿台个人电脑、千万台服务器连入互联网后如何创造上万亿美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等等宏大、美妙、令人热血沸腾的愿景,也就在那一年前后,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相继成立,并开始勾画自己的轮廓。国内首届IDF刚好恰如其分的为这股来势汹汹、气势磅礴的互联网浪潮推波助澜。

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对于英特尔和整个信息技术产来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英特尔一连串漂亮的动作到今天都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接连推出15款针对不同领域的奔腾III处理器,启动“赛扬”战略,攻坚中下游市场;以6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12家互联网和通讯公司,英特尔投资向

350家公司投资近80亿美元;取消了英特尔家用电器部门、流媒体部门和电子商务部门等非核心业务。2000年的IDF,主题是“为因特网经济设计方案”,英特尔的行动方案的确行之有效。

在经济低谷时刻加大对技术的投入似乎已成了英特尔应对危机的不二手段。面对眼下的危机,英特尔又一次站到了前面,今年IDF的主题被定位为“聚信与共,创赢未来”,英特尔深刻的意识到产业链必须粘合起来,加大对技术的投入才能“创赢未来”。

危机总要过去,萧条之下企业需要技术武装起来,当市场回暖、经济复苏之际,企业要有相应的产品去服务于市场。“越是经济低谷,越要坚持技术创新,坚持对未来的投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在其最近的一篇博客中写到,“2009年,英特尔将加深对中国本地自主创新的支持,和合作伙伴一道探寻产业创新机会,一起做大做强。”

英特尔已经做好了危机后的技术储备。产品方面,迅驰2处理器技术、功耗不足5W的凌动处理器、基于全新Nehalem微架构的酷睿i7以及六核处理器至强7400给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研发方面,追加了对英特尔中国的投资、英特尔CTO贾斯汀于去年11月提出的浸入式互联网技术也取得了初步成功;凌动处理器全面深入嵌入式领域;采用32纳米制程工艺生产的产品将在今年面市;另外据透露,英特尔今年还将给MID赋予通讯功能……在2008年IDF上所公演的种种“情景”眼下都陆续变成了“现实”,凌动处理器还引发了上网本的狂潮,给疲软的全球PC市场注入了一记强心剂。

2009年,当3G真正商用以后,英特尔将如何携产业链上下游开拓市场、应对危机则成为了今年IDF的主要看点。

下一块蛋糕

回过头来看,或许2008年的IDF是英特尔对原有创新模式的巨大颠覆。在那次IDF上,英特尔正式将移动互联网设备(MID)确立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凌动处理器正式进入英特尔家谱。这款功耗不足5W的处理器采用了当时最新的45纳米制程工艺,而且也巧妙的规避了摩尔定律的一些局限。当技术创新转身为应用创新,英特尔为移动便携设备描绘了一个美妙的未来,而在IDF背后,崭新的新蓝海逐将呈现。

但是,凌动处理器的本土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据透露,国内上网本的市场份额还不到全球的10%,英特尔需要打造中国本土的IT生态圈。“全球经济危机,也是中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期,我们IT产业应积极参与其中,一方面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增值与升级,另一方面则要为农村信息化扮演一个推动的角色。”杨叙的话给了中国IT产业链上下游新的希望。

农村是中国IT产业的下一个市场,金融危机无疑加快了国家对这一市场的信息化洗礼。“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振兴中扮演什么角色,电脑下乡长远意义在什么地方,怎样做才能更好更完善”是英特尔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思考的问题。英特尔能做的首先是调动自身资源,把产业链上下游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探讨发展方向,第二利用技术进步搭建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农村内部产业链的形成。把上下游都吸引过来的IDF无疑给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和英特尔合力解题的机会。“IDF目的是要跟产业链把饼作大,不是说在(市场)中间抢一块。”就连成天与产品打交道的洪力也并不那么偏重产品导向。

杨叙的话更好的说明了英特尔在中国举办IDF的初衷——“英特尔把在中国建立一个更大、更完善的IT产业链和生态圈,看作自己的成功基础”,“全球有1200个公司参加我们的技术峰会,探讨的话题中超过50%与英特尔无关,英特尔技术峰会也不再只是英特尔技术的技术峰会,是一个产业共同寻求创新、共同探索的舞台”,这种合作也使中国用户、中国IT产业与英特尔三方取得了共赢的效果。

可以说,今年IDF“聚信与共”的主题就是为了给产业链上下游鼓舞士气。政府4万亿的投资力度、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策略、本土信息技术发展的势态给英特尔传递了美好的希望:这些独特的中国元素和英特尔的资源结合起来将迎来信息技术在广袤农村的苏醒。

如果一手做好了前沿性创新的技术储备,另一手拉紧产业链深入到充满希望的农村市场,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将会在危机中更富生命力,这个“冬天”也将成为中国实现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催化剂。那么。“创赢未来”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贝瑞特在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指出:一个良性的经济竞争体系包括:智慧型人才(受良好教育)、聪明的创意(研发投入)、培育推动创新投资的良好环境(政府的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等等)。中国拥有一大批专注于基础研究的信息人才、企业还有学校对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大、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中不能忽视的力量,也将成为全球信息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一环。

猜你喜欢

英特尔产业链处理器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英特尔发布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
英特尔宣布发售英特尔Stratix?誖10 TX FPGA
英特尔召回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英特尔发布至强5500系列智能处理器
火线热讯
AItera推出Nios II系列软核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