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苦孩子眼中的世界

2009-04-21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2009年3期
关键词:尼亚犹太人车厢

袁 勇

莫吐儿是俄国作家肖洛姆·阿莱汉姆为世界儿童文学创造出的一个生动鲜活的贫苦儿形象。肖洛姆·阿莱汉姆出身平凡,经历曲折,非常理解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这使他成为了一位善于写“小人物”的作家。《莫吐儿传奇》便是他的代表作。

《莫吐儿传奇》记述的是一个九岁的俄国犹太儿童和他的家人在困苦中求生存的故事。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以莫吐儿——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天真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体察人情冷暖,并用孩子式的稚憨的语气,叙述、评价着他所经历的种种苦难。

苦难,在许多作家笔下,往往会被写得非常悲惨,令人伤心。但肖洛姆·阿莱汉姆笔下的莫吐儿却常常引人发笑。不过,这可不是肤浅的笑,而是特定的儿童视角、心态、语言和语气,使得小说在风趣幽默的情调中,造成了一种既滑稽又令人心酸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含泪的笑。

莫吐儿家境贫寒,父亲又身染重病,母亲只好靠变卖家里的物品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莫吐儿好奇地观察着交易的过程,对所有的事情都觉得新鲜有趣。睡觉的床和沙发被卖了,他和哥哥不得不睡在地上。对着空荡荡的家,莫吐儿却快乐地在地上打着滚儿,还感叹着:“这会儿地方可够啦。多宽敞啊!多自在啊!简直是天堂!”父亲死了,成为孤儿的莫吐儿再也不能上学,也不能到教堂里去唱诗了,他却觉得:“无忧无虑。我真走运——我是孤儿!”在成人看来来苦不堪言的事情,莫吐儿却觉得新奇、好玩、有趣。生活的困苦同莫吐儿的快乐天性,求生的艰辛同莫吐儿的淘气胡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为了减轻生活压力,莫吐儿的哥哥结婚后住在岳母家里。母亲把莫吐儿送到一个有钱人家,让他陪一位精神有问题的老人生活,好赚取生活费。后来,莫吐儿曾外出当学徒,也曾帮助哥哥,按照一本叫做《一元换百元》的书中所说的生财之道,炮制饮料、墨水、老鼠药。再后来,他们全家辗转去美国谋生,历尽艰辛。

大学者、翻译家钱锺书先生曾写信给本书的译者姚以恩先生,称赞本书的翻译:“曲传原作风趣,既感且佩。”姚先生今年已经是83岁的人了。他虽然已经满头白发,却仍然怀着一颗童心,仍在不遗余力地把莫吐儿介绍给中国的孩子。早在1959年春,我国文化界举办了纪念肖洛姆·阿莱汉姆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当时,北京的纪念会由茅盾先生主持,姚以恩则在上海的纪念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今年3月,这位作家诞辰150周年的时候,姚以恩先生还将亲赴乌克兰,出席有关的纪念活动。

一睹为快

我们偷越国境

妈妈是白着急了,我们哪儿还能睡觉?火车里根本睡不成觉!能有个地方坐坐就是好事了。好像故意作对,车厢里挤得能憋死人。除了我们,还有许多乘客,犹太人和俄罗斯人,大家都为座位你夺我争。因为寄行李我们来晚了,所有的好座位都已经被人占了。好容易才把我们的娘儿们和包袱在地板上安排好。妈妈被安排在车厢的这一边,布罗哈和泰依布尔被安排在那一头。她们要谈话就得朝着全车厢的人叫嚷。乘客们都笑话我们。我哥哥艾利亚和我们的朋友皮尼亚似乎还没有着落——正处在进退两难之中。皮尼亚是个大瞎眼,他的脑门儿动不动就会碰在什么东西上。可是我呢?你们就不用为我担心啦。我很好。真是好极了!尽管四面八方都有人来挤我,可我却是站在车窗口。我看到的东西你们当然一辈子也没有看到过。房屋、里程标、树木、人物、田野、森林飞快地在我眼前掠过——这我可没法叙述。火车飞一样地奔跑!车轮谷笃——谷笃!汽笛呜——呜——呜!妈妈怕我栽到窗外去,老是“莫吐儿!莫吐儿”地叫我。有个戴蓝眼镜的老——爷也学她的样,跟着她“莫吐儿!莫吐儿”直叫唤。

旅客们在发笑。只有犹太人装作没听到。妈妈根本不加计较。她还是“莫吐儿!莫吐儿”地直叫。是怎么回事呢?是她要我吃东西了。我们带的东西可真不少:萝卜、葱、蒜、嫩黄瓜、熟鸡子儿——鸡子儿是每人一个。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得这样痛快了。虽然说,皮尼亚有点妨碍我们进餐。他决心要为犹太人辩护。乘客们笑我们吃葱吃蒜,这使他非常恼火。他挺直身子,用他那“俄语”对那戴蓝眼镜的老爷说:

“你们吃什么,你这猪猡?”

这当然得罪了我们的旅伴。他们当中有个人立刻站起顺手就给了我们的皮尼亚一个大耳光——打得又脆又响!我们的皮尼亚不喜欢隔夜还账。他要加倍奉还才肯收场。可是由于眼瞎,却打在别人脸上……幸好这时候来了列车员和列车长。一阵慌乱,一片喧嚷……人人都有话讲,犹太人告俄罗斯人的状。有个人的脚趾头被人用手提箱压伤,另外一个人的帽子也被摘下来扔出了车窗。俄罗斯人大叫大嚷:“胡说八道!造谣中伤!”犹太人却一股脑儿都推在见证人身上。有个见证人是神甫。神甫决不会说谎。旅客们说是犹太人买通了他。神甫只好作起冗长的布道演讲。他演讲起来没完没了,火车竟过了好几站了。每到一站都有旅客下车。车厢里也就愈来愈空。我们的娘儿们已经像太太们一样,拿着自己的包袱坐在椅子上了。我哥哥艾利亚和我们的朋友皮尼亚高兴得不得了:他们也坐到了最好的位子上。直到这时候泰依布尔才发觉,她丈夫的腮帮儿肿得老大,上面还有几条手指印儿。泰依布尔伤心透了,她觉得她丈夫太可怜了。可是皮尼亚发誓说,他什么也没有感觉到,只是腮帮儿有点火辣辣的罢了,过一会儿就会好的!他不喜欢老讲这一套。他跟车厢里剩下的旅客们攀谈,问他们都上哪儿。原来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也是到美国去。这可太让我们高兴了。

(选自《莫吐儿传奇》)

猜你喜欢

尼亚犹太人车厢
自尊
一朵
第9车厢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错在哪里
阅读理解两则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