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播条件下方言情景剧的导演艺术探索

2009-04-19卢伟敏范宁洪

电影文学 2009年21期
关键词:弱化情景剧方言

卢伟敏 范宁洪

[摘要]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方言情景剧在内容上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在表现形式上要追求通俗易懂并保持每集的统一风格,在制作上已形成栏目化;要求制作周期短、投入经费少,观众收视好。总结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面对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导演应该在方言情景剧的创作中注意“三个弱化与四个强化”。如今,不管方言情景剧还有多少不成熟之处,只要寻找自己适合的定位,努力提高导演艺术技巧,它就能够不断地克服不足而获得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方言情景剧;地域性;局限性;导演创作方法;三弱化与四强化

一、前言

方言情景剧,简而言之就是以方言对白为特色的室内情景剧。当今电视界,由各省级电视台自主制作并能够实现平播(边制作边播出)的方言情景剧方兴未艾。这样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方言情景剧的兴盛与发展,不仅是一种市场的需求,更是一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电视艺术领域的拓展。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方言情景剧在内容上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在表现形式上要追求通俗易懂并保持每集的统一风格;在制作上已形成栏目化,要求制作周期短、投入经费少、观众收视好。其实这既是方言情景剧的创作特点也是它的创作局限。那么作为方言情景剧的导演,应该如何在这样的一种资金、技术、时间都短少的情况下,做到保证安全平播;导演又如何在有限资金下把握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如何面对平衡创作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与困难。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二、创作背景

(一)方言情景剧的兴起

方言情景剧最早兴起于美国。它场景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往往是为了探讨生活中的一些哲理而设计的,风格以喜剧为主,每集独立成篇。后传到英国,并出现栏目化现象,实现平播(边制作边播出)。国内有影响的平播方言情景剧最早兴起于广东。2000年,广东电视台的三名编导根据广东本地特点,邀请一些非职业演员,以粤语为主要语言,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趣事为主要题材,低成本制作了一个室内情景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本来,这部剧是为了节省成本应付播出而制作的,没想到播出后收视率奇高,远远超过一般电视剧。节目内容常引起百姓街头巷尾的热议。于是,它引发了一个中国电视史上最长电视剧的诞生——《外来媳妇本地郎》至今已经连续制作播出超过1200集。2003年,湖南经济电视台借鉴创作了《一家老小向前冲》,热播。2004年,重庆台制作播出了形式类似的《生活麻辣烫》,也是热播。2007年,江西台开始制作播出《松柏巷里万家人》,至今播出超过600集,深受南昌百姓欢迎,两年多来本地平均收视率稳在本地可收看到的所有节目排名第一。

(二)方言情景剧是细分市场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卫星台的扩张,全国主要城市能收看到的卫星电视通常都在30个台以上。卫星台相对地面频道而言,实力更雄厚。它们对一般电视剧的占有能力大大超过地面频道。以江西台为例,精品剧常为卫视购买,首轮剧也总是卫视独播。地面频道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种条件下,它尝试并繁荣了方言情景剧。首先,相对卫视而言,方言情景剧由于语言的关系不适合在卫视播出,所以地面频道避开了卫视的竞争。其次,地面频道的主要市场就是本地,它和卫视的市场定位于全国有所不同。针对本地市场做文章,是细分市场的必然选择,而方言情景剧恰恰满足了这一需要。因为它语言地方化,内容本土化(着重讲述本地百姓常见的生活故事),甚至于情节时效化(常常以就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故事素材)。这“三化”组成了方言情景剧的三贴近特征,对于本地观众形成很强的吸引力,从而为地面频道细分市场、抓住定位人群创造了机会。

三、导演创作方法

(一)方言情景剧导演创作中的局限性

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会因为它的内在条件不同而对导演艺术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是它的局限性。方剧有它自身特有的局限性。

首先,方剧由电视台自主创作。所以,一旦试播成功,通常被要求栏目化,每周固定时间播出(平播),以期望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这样一来,按时保证播出就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作为导演,一般不存在自我调节的时间。如此,导演艺术应是简单实用的,不宜复杂化。

其次,方剧的演员全部或主要部分为非职业演员,一般难以做出较高难度的表演,导演不能强求。否则,易导致演员退场或信心受挫,适得其反。

第三,收视上有要求。这一点要求导演努力关注观众所关注的,思考观众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而不能一味追求导演艺术的自我展示。

(二)方言情景剧导演创作中的“三弱化”与“四强化”

1三弱化

(1)弱化导演自身的艺术个性。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个性,越是优秀的导演常常越是个性突出。这种个性是一个导演长期以来的文学艺术积累与功底深厚的体现。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弱化不是埋没淹没,而是求大同存小异。作为方言情景剧导演来说,需要弱化自身的个性色彩。因为一个导演即使是只拍了一集,但他所要负责的并不仅仅是这一集,还有对整个剧目保持统一风格所承担的责任。在观众看来,—个处于平播状态的剧目经常变化风格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管是拍摄上还是剪辑上,都不宜有明显个性色彩,以交代尉情,有避矧顿序的叙事为主基调,在风格上保持统一。虽然每集独立成章,但经常收看该剧目的观众感觉不到导演的更换。这样,对于树立品牌的稳定性和风格性有重要意义。

(2)弱化表演的技巧要求。除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影视文化发展较强大外,地方的影视文化基础偏弱,有些省份甚至没有正规的影视学校和影视表演专业,也没有—个真正成熟的影视剧制作机构。普通人对于影视表演只是在电视上见过,而几乎没有人受过培训或熏陶。在这种情况下,有技巧的表演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十分困难的。有的导演常常刻意要求非职业演员实现某种表演技巧,其实这是不妥的。在缺乏培训并制作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刻意让演员完成某种表演技巧,不仅仅常常徒劳无功,而且会伤害演员本身的情绪,给下一阶段的工作带来破坏,有时甚至导致导演和演员出现矛盾,无法再合作。另外,有的导演喜欢反复示范,让演员照着演,这种方法也很不科学。

(3)弱化故事的复杂性。将故事简单化是剧目顺利平播安全的—个注意点。故事越复杂,好像越好看,剧情扑朔迷离,迂回曲折,悬念重生又百转千回,这是一般影视剧创作的特点。但在平播条件下的方言情景剧当中却较难实现,首先是资金限制;另外它每集独立成篇,短小的篇幅很难展开复杂故事的铺排,并且增加了非职业演员的表演难度,使得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大,情绪紧张,结果会导致表演僵硬呆板。

故事越复杂,越对场景、道具、灯光提出更多的要求,而简陋的条件和有限的资金越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破绽就越多,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基本上每一个方言情景剧都是搭一个固定的室内景,场景基本不变,道具与灯光只营造现实生活内容与氛围,很少大的时间跨度,说的事情都是

家长里短,生活琐事。

2四强化

(1)强化对演员本色的发掘。著名导演普多夫金说,导演最艰巨的一件工作,就是去发现所需要的演员和选择那些符合剧本的要求而在外形或气质上又极富有表现力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演员所表演的就是他自己,而导演的工作并不是强迫演员创作出他本身没有的东西,而是让他利用他真实的特征尽可能生动、深刻地表现自己。这一观点在方言情景剧中尤为重要。既然演员非职业、没技巧,那么本色出演就是最容易也最能成功的表演。

(2)强化与非职业演员的交流合作。由于非职业演员不懂表演,刻意地以导演的身份要求演员去做表演,会使创作过程显得冷冰冰。演员一旦演不好,就常常没有激情演下去,这对完成整体创作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他若是仅仅为完成今天的任务而作表演时,戏就难免太造作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导演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让非职业演员有更好的发挥和表现,比如:非职业演员一来,导演就热情地和他们聊天。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帮助他放松,二是让导演更增强对演员的了解。三是通过和演员沟通剧情看法,鼓励演员参与剧本适度的即兴创作,更好地熟悉了解适应剧中人物。并且在他们的表演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找到信心和人物感觉。

(3)强化对生活时效的关注。方言情景剧的本土特色决定了它需要导演较多地关注当地老百姓当下感兴趣的话题或生活现象。及时地在剧中融入这些具有时效特征的东西,可以显著地提高观众对剧目的关注度。

时效性的新闻很快就进入情景剧的编排,使得该剧与时俱进,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的时态。比如非典时期许多地方台的情景剧马上加入抗非典的内容,5·12地震时,很多情景剧中也加入了关于地震后方老百姓的爱心捐助,还有股票大涨大落老百姓跌宕起伏的心态,选秀节目背后给社会带来的风波等等。这些内容马上使得观众的关注兴趣增加,也有一种热度新闻的戏剧化演绎,与身边发生的事情同步,使得收视率很快地提高。

(4)强化对方言文化的发掘。方言是—个地域的标志。人们对于自己的方言都有一种归属感。在普通话已经确定主体地位的今天,适当挖掘方言文化,我认为是对地方文化的一种保护。它是语言文化多姿多彩的一种表现。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的膨胀和文化的融合,使许多人已经开始淡忘原汁原味的地方话了,特别是相对年轻人。以江西电视台《松柏巷里万家人》为例,剧中对地道南昌话的运用勾起了南昌人莫大的兴趣。比如说“假模假样”,老南昌话是“作声作脉”;做事做得“好”,老南昌话是“平整”(发音还有变化);“吃完了”,老南昌话是“恰圆了”;“死了”,老南昌话是“切归了”。这些方言其实含有非常丰富的意会,随口一句话就能引起当地人会心地开怀大笑,有意会不可言传之意,对南昌老市民来说还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这一点是非熟悉南昌人所不能体会的。这也就是简单粗糙的方言情景剧有市场的根本原因。

四、结语

在中国戏曲史上,曾经有一个重要现象叫“花雅之争”。当年“花雅之争”是一种艺术形态的变革,也是一种艺术的融合。而如今,平播条件下方言情景剧正如当年的“花部”。因此,不管方言情景剧目前还有多少不成熟之处,只要寻找自己适合的定位,努力提高导演艺术技巧,它就能够不断地克服不足,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

猜你喜欢

弱化情景剧方言
难忘的科学情景剧表演
方严的方言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情景剧)一江之水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