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车我性

2009-04-19郑艳玲

电影文学 2009年21期
关键词:社会自然电影

张 云 秦 昊 郑艳玲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性”的重视,在汽车色彩设计时,如果要是能充分考虑到人对汽车色彩的影响,那么将会为汽车设计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影响汽车色彩设计的“人”的因素主要可以分成两个大方向,一个是人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人的社会属性。笔者结合007《谁与争锋》等几部影片,从电影中展现的汽车,探讨了人的上述两个因素对汽车色彩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电影;汽车;色彩;社会;自然

约翰·伊顿说:“色彩就是一种力量,就是对我们起正面作用或反面影响的辐射能量,它能把崇拜者的冥想转化到一个精神境界中去。电影《偷天换日》中,留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是红色宝马mini cooper,主人公查理驾驶着装满黄金的mini cooper在大路、小道上飞驰,小巧、灵活的mini cooper爬坡、下楼梯、飞车横穿地铁线,场面惊险、刺激,红色的mini cooper使得主人公查理的灵活、果敢的人物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时尚女魔头》中,当米兰达从银灰色的奔驰S500中走出时,银灰色立刻将她时尚、优雅的气质展露无疑,良好地在观众面前展现出其时尚达人的人物特征;《蝙蝠侠》中,正义、神秘的蝙蝠侠也正是在他的黑色蝙蝠车的衬托下,愈加抢眼,黑色的蝙蝠车也成为美国电影的一面旗帜;也许,没有了合适色彩的阿斯顿马丁车展现,詹姆士·邦德的魅力就会减半一样,《007》系列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可以看出,汽车色彩在表现电影情节、人物特点上,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结合电影来探讨一下汽车的色彩如何表现“人”的特点,即探讨汽车色彩设计时“人”的因素。

考虑为“人”的汽车色彩设计,就需要了解人的需求和人的属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层次可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或者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可以从中看出来,“人”,具有两个属性:一方面是自然形态的,人作为一种生物,具有动物性的生理意义,如人的生理结构、性别、年龄等属性;另一方面,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使得人具有社会的性质,如民族文化、社会地位等。对于汽车色彩设计考虑“人”的因素,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从007《谁与争锋》等电影来看“人”的自然属性对汽车色彩设计的影响

1.“人”的性别因素

电影007《谁与争锋》中,邦德女郎金克斯选择的座驾是珊瑚色的福特雷鸟,珊瑚色是典型的女性用色,将其性感与高雅同坚忍不拔的力量出色地表现出来;而影片中邦德的座驾选择的则是灰色的阿斯顿·马丁“征服(vanquish)V12”,灰色是中性色,不带有明显的设计取向,却将邦德阳刚、沉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勇闯夺命岛》中,肖恩·康纳利逃跑时驾驶的黑色的悍马,将他这位强悍、足智多谋的老间谍表现得恰如其分。

不同性别的人往往会选用不同色彩的车来表达他的不同的喜好。实验表明,女性在色彩选择上多偏向于明亮、柔和、细腻、秀美、纤巧的色彩,如粉色、红色等来凸显女性的阴柔、细腻和纤美和性感;而男性在色彩选择上多偏向于粗犷、大方、阳刚、沉稳的色彩,如蓝色、黄色等来凸显男性的成熟稳重、豪迈。

“人”的性别之所以能够影响人对色彩的选择,是与人们每天所接触、处理的事物有关联,男性作为族群中的主要力量,其所接触的事物多需要体力来完成,比如打猎、战争等,这就导致男性向往一种无穷的力量,并能将这种力量展现给别人,因此,男性多喜欢力度型的色彩。而女性,长期在族群中处于辅助的地位,经常处理一些非力量性的小事,往往容易表现出细腻、柔和的一面,在喜好上就有了明显分别。

2.“人”的年龄因素

电影《勇闯夺命岛》中,最令人难以忘记的是那段尼古拉斯·凯奇驾驶着黄色法拉利在旧金山大街上追逐肖恩·康纳利驾驶的黑色悍马的情节,作为同性别但年龄差距较大的两个人,年轻人使用明亮的色彩,而年老的使用沉稳的色彩,可见人的年龄不同,对汽车色彩的选择也不相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人对事物的差异认知导致的。新华社有一项关于汽车色彩年龄的调查,18—25岁的人对金色和米色等明亮色彩比较偏爱,而40—50岁年龄的人则对深绿、墨绿车型感兴趣。人年轻的时候,对什么事情都感觉到新鲜,思想比较活跃,对事物的看法总是向着美好、活跃、动感、有激情的方向发展,明亮的色彩正好满足他们的这种认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经历的事情多了,对事物的看法多了,也不再那么激进了,慢慢开始向往稳定平静的生活,这种认知导致了他们对明度较低的色彩的喜好。

3.“人”的遗传因素

人与人在个体上总会有一定的差异表现,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会受到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有些人,会遗传到一定的缺陷,比如色盲,而有些人则对色彩表现出敏锐的感受力。一般来说,遗传因素中性格对汽车色彩的影响最明显,下面主要从性格方面探讨遗传因素对汽车色彩设计的影响。

从人群的性格看,不同的人,由于其性格的不同,往往对色彩产生不同的喜好和认知,电影007《谁与争锋》中,由里克·尤尼扮演的反对派人物开着绿色篷美洲豹XKR,其人物性格阴冷、狡诈,绿色正好表现了这一点;《本能2》中,莎郎斯通扮演的凯瑟琳·特拉梅尔驾驶的汽车是唇红内饰的世爵C8,红色将人物激情、性感、危险的特征清晰地表现出来。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性格急躁的人多喜欢暖色、对比强烈和明快的色调;性格忧郁、怯懦、沉默的人喜欢冷色及柔和、素雅的色调……在对亚洲地区最受欢迎车身颜色与性格的调查中,也证明了性格导致人们对色彩喜好的差异:开红色汽车的人,通常比较自信,有较强烈的进取心,经常会喜欢开快车来彰显自身;白色汽车车主的性格往往比较温和,座车亮丽整洁,驾驶速度通常不快,不爱惹是生非;鲜黄色车主乐观、好交际等,性格往往是“人”对汽车色彩影响最直接的因素,设计时应重点考虑。

二、“人”的社会属性对汽车色彩设计的影响

“对于色彩设计,主观色彩趣味不足以解决全部的色彩问题。客观规律知识对于正确评价和使用色彩时非常重要的。”可以看出,社会属性对人的汽车色彩影响更大,一般来说,人的自然属性主要包括人的民族文化、社会地位,下面同样结合电影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1.“人”的民族文化因素

纵观西方的电影中出现的汽车色彩,主要以黑色、灰色为主,电影《蝙蝠侠》中的蝙蝠侠驾驶的是黑色的战车;电影《我,机器人》中的警察驾驶的是黑色奥迪;电影007系列中,邦德的座驾也主要是黑色或灰色;而东方电影中出现的汽车色彩相对以彩色汽车为主,国产电影《爱情左灯右行》中的红色新飞度汽车;电影《过界》中的红色奇骏等……可以看出,民族不同,汽车色彩的使用也不同。

自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有了群体意识,慢慢的,

群体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各自的民族喜好、图腾和生活习惯等,导致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色彩差异。如中国人认为红色喜庆,多数场合都愿意使用红色,而英国人则很忌讳红色,认为红色代表赤字、流血、死亡,这就使得同样的红色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认知。经调查表明,红色的汽车在英国的销量最低。“人”的民族因素主要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如史前文化主要崇尚原始、自然的现象,导致其色彩观出现尚红的特征,一些生活相对原始的区域人们广泛喜好红色,只要大的场合、热烈、喜庆的场景所使用的产品,色彩都离不开红色;中国主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礼”的规范和“仁”的意义,注重的是人的德行、尊卑、等级、秩序等民族伦理内容,这就导致中国文化在色彩观上看重的不是色彩空间方位色,也不是视觉印象色和情感表现色,而是象征色,是人伦现象界介于“礼”的象征色,以色彩来显露人的高尚人格。因此在对色彩选择上,主张色彩的装饰必须要暗示人的特征,注重色彩的伦理象征,以表现自己的伦理趋向。欧洲的一些小国家,由于需要不断地为生存斗争,逐渐形成了英勇、好战、不屈不挠的文化特征,在对色彩的选取上,往往中意表现热烈的色彩。民族因素往往对汽车色彩的设计起到主要的影响,因此应该被设计师所重视。

2.“人”的社会地位

作为一个族群,社会分工的不同慢慢导致了不同社会地位的形成。社会地位象征着人的能力和生活水准。人们在这种社会地位上,就会表现出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色彩趋向。一般来说,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往往处理比较复杂的一些事物,往往需要表现出沉稳、大方、公正,但又不能过于迂腐的气势。因此在汽车色彩选择上,往往偏好不带明显色彩倾向的中性色或明度中等的偏冷色色系色彩,如电影《时尚女魔头》中,时尚、富有的米兰达驾驶的银灰色的奔驰S500,充分表现了她高贵的身份;社会地位稍低的人,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比较大些,使得他们更希望在能获得现代化的感受同时能获得短暂的安宁,因此在对汽车色彩的选择上,偏爱淡雅、清新、明快的色彩;社会地位再低一些的人,往往不用顾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选择他们所期待的、能表现其自身性格的汽车色彩,如电影《偷天换日》中的查理用来逃亡的黄色宝马mini cooper。因此,这类人群对汽车色彩的需求面往往最广泛,在针对这类人群进行色彩设计,就要更加注重多色彩的设计,以满足其选择需要。在对各种车型的调查中,也表现出同样的结论,经济型车色彩往往呈现多色彩倾向;中档车中以黑色和蓝色、绿色为主。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人”对汽车色彩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对汽车色彩设计时,应该充分注重“人”的影响,才能为“人”设计合体的汽车,充分体现设计的“人性化”。

猜你喜欢

社会自然电影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