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影像艺术《贫民富翁》创作的闪光点

2009-04-19王年文吴莉莹

电影文学 2009年21期
关键词:人性

王年文 吴莉莹

[摘要]《贫民富翁》是丹尼·鲍尔首度具有大气平和气度的电影。首先,基于影片的故事情节,分析了其横扫奥斯卡奖的原因。然后,分别从拍摄手法、叙事风格、编剧构思、剧情把握等几个角度对该影片展开了评论。最后,针对国产电影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关键词]影像艺术;《贫民富翁》;人性

《贫民富翁》是丹尼·鲍尔首度具有大气平和气度的电影。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的叙事、悬念丛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的方法;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有丹尼-鲍尔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锋锐和透彻。它不像《猜火车》般只是迷恋于电影技巧的炫目、影像感的新奇和敏锐。也不像《28天》系列般,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极尽黑暗残酷的挑战人性与道德所能承受的极限。

全片以智力有奖问答作为中心,以男女主人公坎坷的爱情经历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印度贫民窟生活,以及政治宗教等敏感问题。在这部影片的背后,没有大投资,有的是导演用心的聆听;没有高科技,有的是简洁、流畅而不失细腻的画面;没有明星,有的是年轻人特有的羞涩、含蓄而又成熟的表演。这部小成本的电影让我们知道,不是花钱多就可以拍出好的电影,关键是看观众需要的是什么,想表达的又是什么?其实往往最好的片子表达的东西都是我们长长挂在嘴边的东西!电影就应该反映最真实的现实,或是反映社会迫切需要的情理。能反映社会现象,能体现人间真情的电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

一、缘何横扫奥斯卡

强烈的批判主义风格。尽管该片在印度遭到了不少人的抵制和批评,指其暴露印度黑暗面,毋庸讳言,影片中大量的写实镜头,尤其是对暴力、犯罪、欺骗、邪恶、腐败等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批判,对于贫穷、宗教、两极分化、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给人以震撼和感慨。是的,我们需要欢乐和笑声,需要幸福和美满,但不能粉饰和虚构,应当最大限度地释放来自底层的活力。我想,《贫民富翁》让我们心酸的同时,也已经体现了来自底层的昂扬的活力。

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贫民富翁》的成功,再次验证了这一真理。我看过一些印度影片,其中一些影片如《流浪者》《大篷车》《哑女》《阿育王》等至今历历在目,就因为其中所贯穿的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热情奔放的歌舞、曲折的剧情、对忠诚与背叛的诠释等等。印度电影能够在世界影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能不说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坚守和创新的结果。

契合的时代背景。在金融海啸的时代背景下,好莱坞需要励志题材的影片。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中,除了《生死朗读》,几乎全与励志和奋斗有关。《贫民富翁》绝对不是一部应景之作,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匪夷所思地契合了时代背景。经济危机将现实中的富翁变成了贫民,《贫民富翁》将一个穷小子变成了富翁,你可以说它是一个成人童话,可以说它是黑色幽默,但谁能否认,它在现实情况下的寓意呢?

二、超越国界的人性之歌

很佩服《贫民富翁》这部电影,虽然它是由一部英国导演拍摄一个完全印度的电影,但是,在文化表现上极其自然,绝无生硬之感。而且对于中国影迷来说,又如此感同身受,毫无隔阂。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打动我的并不是画面的冲击、音乐的感动,而是其感人的剧情,一次真正的心灵上的体验,一次与导演编剧的全新的心与心的交流。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哭,或许是激动,或许是感动,或许是同情,或许是悲伤……百味杂陈,很难说清楚。

本片开端就给人一个充满遐想的空间,全片故事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徐徐展开,而主人公的身世也在问题中一点点浮现。无论是导演对拍摄手法、镜头的把握,还是编剧对主角艰难的人生的叙述,都是那么贴近生活。亲情、友情和爱情在这部影片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最妙的地方就是用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印度版“开心辞典”所提的问题,穿起了主人公贫民窟生活到获得百万富翁奖金的整个经历,从侧面赤裸裸地反映了印度贫民窟民众、社会宗教、阶级冲突、治安混乱、环境恶劣等诸多现实问题,揭示出了印度这些年来贫富差距的加大。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叩问自己的心灵,活着应该坚持什么,生活应该有怎样的信仰。

看着这部影片,我心里一直惊讶、恐惧,不停地反思。镜头里如此欣欣向荣、繁华美丽的都市,却有那么多的阴暗角落不为人知:生存环境的恶劣;宗教的冲突;种族仇杀;人性的冷淡;穷人为了吃饱饭而无奈地去偷,去抢;把流浪孩子残忍地弄成残疾去乞讨;中了大奖却会遭到警察的拷打和猜疑;以暴制暴才能生存。一切刻画的是那么真实。从宗教冲突到社会暴力,从身份鄙视到社会贫困,从社会环境以及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性到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无不于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所谓的富丽堂皇背后还有多少艰难生活的人啊。我也庆幸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谢我们没有生活在有那么多欺骗、伤害,没有人权的环境,可以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可以吃饱穿暖,上良好的学校,有不错的工作。也许导演也想告诉一些平常因生活的挫折与不顺利而怨天尤人的人一个道理吧:珍惜自己眼前的生活,幸福来之不易。

我想,这部片子在倡导爱的同时也在倡导诚实、善良。男主角正是这种经历了人世间的悲情冷暖仍然保留着那份纯真与善良的人。正因为他这样的品质,以致后来,在主持人故意用一个错误的答案误导他时,当时的镜头是他很惊喜,他认为是告诉了他正确答案,但是也是因为他的本性,他选择了另外的一个答案,出人意料。

看了此片,我想到了30年前的拉兹,也看到了《无主之城》中的孩子,我觉得这是关于印度的一部好电影,也是超越国界的一部好电影,我能够看懂他们的感情,而且被他们的感情而感动,这部片子要比《无主之城》阳光,也比《流浪者》的情节离奇。相对客观的角度和悲悯的情怀是它成功或者感动人的关键。最让我震撼的就是这对兄弟童年的写实生活,很真实的贫民窟生活。真实的世界里的种种现象都在这部戏里被描述得淋漓尽致。没有浮夸的造词,只有真实的世界。兄弟童年时期的相同遭遇,兄弟之间迥异的性格,通过各种事件的梳理回忆,都表现得非常棒。兄弟两个是生活中的强者,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生命的顽强。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平常看不到和不知道的事情,我明白了帮助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人们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面对困难,又有什么好逃避的呢?

我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表现了生活最真实的一面。男主角出身孟买贫民窟,没钱没权,没有地位也没有文化。参加节目只为寻找心爱的女孩。不想竟一步步拿到巨额奖金,也因此引来“上流社会”的怀疑和拷问。而正确答案的背后,是一个个令人心酸落泪的故事。将这些故事串起来,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印度:贫困的生活、社会底层的挣扎与阴暗、警察的非正常询问、所谓上流社会的鄙夷,蔑视与欺诈。但是就是这一片直面现实的

灰色空间里,导演还是给我们展示了乐观、积极的人生,一如影片开始,拉提卡在车站时那明媚的颜色。

编剧从大家常见的一个现象,用精巧的构思引发出一个深远的人文主题,让大家看到现实社会中,贫困、犯罪以及命运的无常,使观众不得不审视我们人性中的疮疤。让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撞击,一次磨砺的旅程——苦难的经历也能是一笔财富。这对我们而言何尝不是呢?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难未必就全是坏事,它锐利了我们的斗志,坚忍了我们的性格,要我们时刻都要主宰着生活,而不是被生活主宰。我们不要求像片中主人公一样都能把这种经历转化为一笔物质财富,留在自己内心又何尝不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呢?

三、影片背后的反思

这是一部触及了全世界、全人类、全社会的影片,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真实:真实的贫民窟、真正的穷人、真实的生活挣扎、真实的生死边缘、真实的豪强恶霸、真实的兄弟情、真实纯洁的爱情和真实的印度环境。我想看过该片的国人,更多的是对国产电影寄予的希望。中国的影片,现在仍然没有摆脱浮躁。有时候大制作、大场面、大投资,华丽的明星阵容并不能给人带来久违的感动,反而让人感到厌恶。从《无极》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赤壁》,我已经没兴趣去瞄一眼。那些电影一味地投在了新技术大手笔的漩涡中,丢掉了电影的真实。除了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看过之后我们能回想到什么?过瘾而已?希望中国电影在时代发展的车輪下博采众长,蒸蒸日上,而不是把历史上的每一个写在书上大家都熟知的事件(《武则天》《鹿鼎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拍了又拍。中国是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国家,故事的资源很丰富,不是只能靠动作片才能哄老外的。我们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相似的社会问题。看到弄瞎儿童的眼睛,就让人想起街上可怜的乞讨之人;也都有堆积如山的垃圾;同样有社会暴力;同样有一些宗教上的不和;更有着非常相似的电视节目……为什么我们就拍不出这么好的电影呢,是不敢正视我们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体制制约着自身?是文化封锁?还是对生活挖掘得不够?不管是什么,我想,净化我们视觉和心灵的东西还是太少啦。生活才是真正的艺术殿堂。那些华丽的镜头只会在人的头脑中一闪而过。只有那些很自然的亲情、爱情才会让人记忆深刻。只有直面自己的缺点才能更好地发展,表面的东西太多,只能让真实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个勇于面对、勇于揭示、勇于暴露黑暗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没有一颗包容世界文化的心,就不可能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点。我真的希望我们的电影人要向他们好好学习,静下心来,把自己对电影的爱展现在银幕上。

四、结语

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敢于直面本国的缺陷,敢于真实记录印度贫民窟的生活、社会的动荡、人性的美丑、社会的现实,敢于用真实的国度现状背景去描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也难怪它能囊括4座金球奖奖杯,3项英国独立电影奖大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等等。也许这正如电影里说的那样——命中注定!一切就这么简单!是啊,当你经历了足够的磨难和考验而又永不放弃,一切成功的原因对你来说都是命中注定!结局之所以没有安排成一个大悲剧,也许导演是想告诉一些抱怨生活的人一个道理吧——珍惜自己眼前的生活,幸福来之不易。或者说他们还是想给这个社会留下点希望和祝福吧。

猜你喜欢

人性
《康巴》:时代大裂变中的人性思考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我不”方显人性温度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功能与人性
法律的人性基础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