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传统小说与心理空间叙事手法探析
2009-04-19胡婷
胡 婷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指出,现代艺术的本质是否定性的,是反艺术的。现代艺术的生命力不在于循规蹈矩的遵循传统,与此相反,现代艺术致力于突破传统,在对传统的反叛中显出生命的张力。现代主义小说是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种内省化阐释,主要采用了心理空间叙事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叙事的变革。
一、叙事的心理化
(一)现代主义小说叙事重心的转移
现代主义之前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习惯于外部中心,以作家为主体的全知视角来再现现实生活。如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通过塑造四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伍尔夫认为,在现代主义之前的文学传统正在走入一种困境,“造成这种困境是由于缺乏某种模式,以期引导作家以强烈的实验热情去寻求不同的形式来反映他们与世界之间已经改变了的关系。”[1]随着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人类异化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其中的深刻本质在于人类主体精神的缺乏,完全沦为物质理性的工具。于是尼采呼吁,上帝已死,提出人的权利意志,依靠人类自身来改变现实。弗洛伊德也紧随其后,深入挖掘人的主体意识,提出人性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认为人类行动的动因均出自于人的意识本身。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的社会科学领域。
伍尔夫认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可能性在于现代主义作家在面临困境时企图认识自我的一种努力。“向内看,生活似乎就远非‘如此。心灵接受着无穷无尽的印象……它们来自多个方位,像无数原子一样不断地大量飘落……让我们追踪每一瞥或每一个时间在意识中可刻下的形象,不管它们在表面上是多么支离破碎。”[2]在这篇讨论现代小说实质的著名论述里,伍尔夫认为现代小说的实质是内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实际上,她强调了将注意力从再现外在现实世界转到反映内部的心理意识世界。现代主义小说在寻找新的矿藏,这个矿藏不再是传统小说中的动作或者情节,而是人的心理。
(二)心理化对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影响
心理化对现代主义叙事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为叙事立场的转变,即叙事自身的怀疑精神。亨利·詹姆斯认为:“一部小说按它最广泛的定义是一种个人的、直接对生活的印象:这,首先,构成它的价值。这个价值根据印象的强度而或大或小,但是根本不会有任何强度,因而也不会有任何的价值,除非有感觉和说话的自由。”[2]他认为从本质来看,现代主义小说的心理化对于叙事的影响表现为一种叙事的怀疑精神。这种叙事的怀疑精神表现为三个方面,我们试以卡夫卡的《城堡》来探讨之,首先,对叙事的外部世界的怀疑,叙事取消以行动为中心,回到心理,这种去行动化的叙事策略表明了人们对外部世界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内部心理世界成为开掘的“新矿”。其次,对叙事可靠性的怀疑。作者竭力表现出一种客观的叙述立场,采用不可靠叙述来减少对于文本的直接干预,传达对人物心理客观局限的认识。再次,叙事意义的开放性,表现出对叙事目的的怀疑,正如人们对《城堡》所作的众说纷纭的猜测一样,卡夫卡的朋友马克思·布罗德认为城堡是上帝恩宠的象征,存在主义者认为城堡代表上帝,社会主义学者认为城堡表现了晚期资本主义世界的异化现象,艺术家却认为这部小说表现的是艺术理性与艺术实践的矛盾。
心理化对现代主义叙事的影响,其次表现为叙事视角的变革,那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主动性视角取代以作家为中心的全知视角。现实主义作家极为关注外部世界,认为现实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小说的使命应该是再现生活。作家与一般人不同的是,能够看到比普通人更为深广的世界。欧洲文学史上人道主义一度成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滥觞,使得现实主义小说更像是宣传社会生活的教义,把文学当成一种传教的工具。究其原因,与现实主义小说只重客观现实,将客观现实僵化,而忽略主观精神、心理有关。萨特曾提出存在主义是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而作为个体的存在者不仅生存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也生存于内部的精神心理世界。我们以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为例,以人物为中心的主动性视角是其作为现代主义小说鼻祖的艺术创新之一,除了第一部中关于斯万的恋爱故事采用第三人称描写手法外,其余都是通过第一人称叙述出来的。叙述者“我”的回忆是贯穿全书的重要艺术表现方式,作者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尤其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潜意识活动。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作家全知视角的宏观调控,只有以人物为中心的意识流动。并且这种意识流动不是对于现实生活变化的被动反映,而是充满了人物自身的主体思考。小说于是打破了外部世界对主观意识的限制,人物的内部精神世界得到解放,不仅成为文本叙事的主体,也成为人物自身的主体,人物的意识不再是受环境限制的棋子,意识在从过去到未来这瞬息变化的世界中重回生命的主宰。
二、叙事的空间化
(一)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方式的变革
现代主义小说在叙事方式上与传统小说的明显区别在于它致力于空间化的叙事,而不是线性的叙事。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十世纪美国语言学家福克尼曾提出心理空间理论,认为二十世纪人类的语言功能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语言的认知功能开始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他认为语言不再只是简单的交流工具,意义的唯一载体,而是人类语言对世界认知可能达到的错综复杂的多重网状结构。这就意味着对语言传统的线性功能的瓦解,而凸显了对语言的空间认知功能的认可。实际上,他的观点与索绪尔也是不谋而合的,索绪尔指出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不是明确的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而这个关系被福克尼更好的表述为空间结构。
语言学上的这种空间化的转型改变了传统的思考方式和语言方式,米歇尔·福柯预言:“我们知道,19世纪人们沉湎于历史……我们这个时代也许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时代。”[3]空间不再局限于叙事的外部,而成为了一种内在力量,从内部决定着叙事的发展。1967年,巴赫金在《小说中的时间和时空体诸形式》中也认为:“为了解释文学中作为艺术表达形式的时空关系的内在联系,我们提出时空体概念……它表达了时空的不可分割性……空间也是有负载的,能回应时间、情节和历史的律动。”[4]过去、现在、未来从来就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在我们内心共存于同一空间的。叙事也不再是讲述一个时间序列的故事,而是表达内在的当下性的一种并存的空间经验。
当叙事的视域从关注历史转移到关注当下时,传统现实主义的以时间为主体的线性叙事则开始陷入危机,进而也影响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走向。1945年,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约瑟夫·弗兰克在《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中指出:“科学理论的有效性大部分依靠它们预示现象的能力,因而当异常的情况(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生时,危机也就发生了。如果这个危机显得非常严重,那么,只有一个新的范式的出现才能解决它。”[5]他结合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讨论,提出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形式正是解决传统现实主义线性叙事危机的一个新的范式。
(二)空间化对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影响
首先,空间化对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叙事中时空观念的创新,即叙事时间的空间化,表现为叙事时间的当下性和叙事空间的并置性。现代主义小说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以时间为主体的线性叙事转变为以空间为主体的空间叙事。传统的叙事中“人物在时间中的遭遇,成了我们主要的形象问题,而在空间中发生的情节则是可以任意忽视的背景。由此观之,叙事的功能便是在空间场景的静态背景下出现的时间序列和因果关系。”[3]在现代主义小说中,空间正在逐渐改变这样一种处境,不断增强着自身的主体性。在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中,我们可以得到印证,小说写的是一个妇女发现墙上有个斑点,想到儿时关于城堡和骑士的幻想、过去房客留下的老式肖像、坐在火车上看到的路旁别墅景象、莎士比亚和古希腊文化的追忆、现代战争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人生刻板单调的生活的无奈、漫步伦敦街头的美好图景。作者记录了妇女看到斑点的这一瞬间产生的多种心理经验,人物的心理经验成为文本叙事的重心,而存在于个体的心理自身是没有时间顺序的,它包容了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广袤的空间,小说中有序的时间被并置的空间所代替,不断压缩时间使之成为一个当下的瞬间,让当下发出的各种声音和各种感受同时进行,形成一种空间并置的经验,使空间从时间叙事的附属地位中挣脱,成为叙事的掌控着。
其次,空间化对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影响表现为叙事结构的复调性,在音乐史中,复调音乐是指由几个具有独立旋律的声部组成的和谐统一为一个整体的多声音乐,在文学中复调结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是指作家在小说中提供多种声音,多种音调,使得小说具备了一种新的品格。在他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作者以弑父作为小说的线索,小说的人物如老卡拉马佐夫的享乐主义,伊凡的无神论与无政府主义,阿辽沙的东正教信仰等等,他们均有自己独立的自我意识,而且各不相容,这些平等而独立的自我意识形成了多种声音的复调结构,文本的主题不再是单一的主旋律,而呈现出多旋律的复调性。如复调音乐中的对位法是使两条或者更多条相互独立的旋律同时发声并且彼此融洽一样。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让四个不同的叙述者组成了四个不同的声部,四个声部同时发声讲述同一段历史,形成四条相互独立的旋律,这种多声部叙述同一事件的方式却并没有使文本的主题旋律简单的重复或者根本的对立,反而使文本的多重主题旋律互为补充,有机融合。这种文本的复调结构实际上反映了个体不只是像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那样简单地存在于纵向的历史进程中的,每个个体还存在于横向立体的空间中,这也是现代主义小说向空间化叙事发展的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英)彼得·福克纳,付礼军译:现代主义[M].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55—56.
[2]伍蠹甫 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44—153.
[3](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申丹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4—208.
[4](美)弗兰克等著,周宪主编,秦林芳编译: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72—73.
(作者简介:胡婷,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