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银川召开
2009-04-19闻信
闻 信
在新中国60华诞和宁夏解放60周年之际,2009年8月15-17日,由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和宁夏诗词学会承办的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银川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学者、教授济济一堂,围绕“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诗词创作”和“《清平乐·六盘山》研究”两大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认真的、细致的研讨。
著名作家、诗人、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贺敬之,向会议发来贺信。他深情地写道:“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亲身体会到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伟大意义,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取得的光辉成就。回顾新中国的历史发展,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有过这样那样的曲折,但前30年的努力奋斗和艰辛探索,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之功,是举世公认的,是我们要永远铭记的。”他还表示:“作为文化战线的一名老兵,我对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起步、探索、积累和发展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对包括毛泽东同志建国后诗词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如何反映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如何激励人们去努力奋斗的情况,也有一定体会。毛泽东建国后的诗词作品,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鼓舞了人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也是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全面系统地研究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诗词创作,对我们理解和研究新中国成立3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对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精神,树立理想信念,激发革命意志,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项宗西在开幕式上致词说:“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享有盛誉的伟大诗人。毛泽东诗词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艺术形式丰富多彩。郭沫若先生把毛泽东诗词比作诗词中的泰山北斗;著名诗人柳亚子发出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尽折腰的无限感慨。实践证明,毛泽东诗词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又说:“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研究毛泽东诗词就是宣传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化的事业,也是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事业。令人高兴的是,全国毛泽东诗词研究和传播事业紧跟时代、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有不少新的开拓和突破,出现了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篇章和著作,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思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次年会共收到论文110多篇,经过筛选有60多篇参加了年会交流。
关于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诗词,与会代表从不同的方面和视角,论述了它们的主要特征和意义。不少人认为:毛泽东诗词是记录中国革命历程的史诗,而他描写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诗词是新的光辉篇章。总体上来说,这些诗词开创并树立了社会主义时代政治抒情诗的崇高美典范。它们不仅拓宽了政治抒情诗的题材主题(即思想情感内容),也创造了豪迈的民族化抒情方式,不论意象营构、组合(结构)语言运用,意境描绘,还是抒晴形象塑造都有新的创造。从内容上说最大的创造是“叙人民之事,抒人民之情”,歌颂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抒发革命和建设的豪情壮志。从艺术形式上说,运用了与内容相一致的直率豪迈,意象粗犷雄伟,语言形象生动、节奏明快,意境宏深雄浑博大、壮丽。这样新的崇高美诗词是时代的要求,也最能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风貌。比起那些单纯描写山水田园、自然风光、个人生命体验的诗,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宽广深厚的社会内容,时代的真实性和感人的艺术魅力,也最能感染人,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灵魂净化。还有人提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作的诗词,既是一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又是毛泽东伟大政治抱负和广阔胸怀的真实写照。一以贯之的是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亲民、为民的群体情结、‘环球同此凉热的大同理想、以及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之上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它们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探讨毛泽东这一时期诗词创作的美学特征,对于我们加深对毛泽东诗词的整体认识,探索其诗词的核心价值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长征期间路过宁夏创作的诗词作品,也是在国内外最早流传和公开发表的诗词之一。与会者围绕这首诗词创作的背景、时间、内涵、影响、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充分的解读、研讨。有的学者认为:“《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它通过抒情言志,用清新优美的语言,既如实地写出了六盘山的情与景,展现了红军的英勇顽强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又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高度概括和憧憬,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力,仿佛身临其境,追忆往事,幢憬未来,使读者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合于伫立于六盘山顶的意境中去。这首词可以理解为既是对长征胜利的总结,又是对未来革命前景的展望和号召,因而具有无比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它能使人热血沸腾,充满革命激情,迎着困难,勇往直前。”有的学者说:“(《清平乐·六盘山》)充分体现了诗人那恢宏博大的胸襟、坚忍不拔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必胜的信心。它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来的革命征途上,都给革命者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鼓舞作用。”还有的代表在论文中写道:“重读《清平乐·六盘山》,回顾长征的历史,使我们深深感受到,词中所表达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竹彻底革命精神,是同远大的革命目标、崇高的革命理想紧紧联结在一起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就是革命的坚定性和继续革命、永远向前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民族精神在历史和现实的开拓奋进中的经典概括,是穿透时空的豪言壮语。在当前建设四个现代化伟大国家的新长征中,仍然对我们有极强的激励和鼓舞作用。”来自六盘山地区固原的诗人在会上激动地说:“《清平乐·六盘山》一词问世70多年来,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红旗跃过六盘,红旗已红遍全国。六盘山是《清平乐·六盘山》一词的孕育地,今日当地人民又培育出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但这种精神不仅仅属于固原,也是宁夏和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将会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六盘山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