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的四足鼎立与伦理重建

2009-04-19

文学自由谈 2009年5期
关键词:样态批评家文学批评

王 晖

文学批评在近30年的演进可谓风雷激荡、大潮涌动。我们都是亲历者,也是实践者。作为文艺学的重要分支,文学批评从古至今都是最活跃、最前沿的角色,对文学而言,我以为它的常态应该是观察的,也是批判的,更是推进的。30年弹指一挥间,批评也发生了裂变,总的来讲,基本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面。这就是以作协文联系统批评者为主体的“专业的批评”、以高校教师和社科院系统学者为主体的“学院的批评”、以报刊记者为主体的“媒体的批评”、以及以网络民众为主体的“网络的批评”。我理解,批评的本意是“判断”、是“解释”、是“品鉴”,这包括各种当下的文学现象,当然这种“现象”应该以文本为中心。如果说,人是文学的出发点、连接点和归宿点,那么,文本就是批评的出发点、连接点和归宿点。检讨30年来的文学批评,我觉得上世纪80年代“专业的批评”是真正有活力、有魅力、有潜力的批评。我自己是在80年代中期介入文学批评的,那时,全国知名的批评家大部分在作协文联系统,甚至还产生了至今都令人忘怀的“双打”批评家,像汪政与晓华、贺绍俊与潘凯雄、王干与费振钟、盛子潮与朱水涌等,他们基本在学院体制之外,但却是撬动文学复兴大潮的主力。灵动、敏锐、感性、文美是这种批评的个性,它具有传统审美批评的元素,当然也有时代印记。“学院的批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批评的理论化。就像20世纪的作家更多的是在考虑叙事技巧而不是故事本身一样,理论化的批评关心的其实也不再仅仅是具体的文本,而是批评本身,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批评理念、批评方法、批评范畴的限制或者说指导之下分析文本。这类批评在90年代以后直至今天风头正劲。而它的功过是非也是完全可以开辟另一个话题的。我这里想强调的是,学院式批评在某种意义上是批评科学化的一个载体。如果我们承认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那就要有批评范式和批评共同体,以学科为组织的学院批评家刚好承担了这个使命。学院的批评有其条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优长,但要力避走向“高头讲章”、八股与教条,因为批评毕竟与文学史研究的路径有所不同。这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告诫,因为我们正深陷其中。至于“媒体的批评”和“网络的批评”,我觉得是90年代以来的产物,这是大众化批评和批评的大众化,也可以说是泛化批评和批评的泛化。就像审美渗透进日常生活一样,批评也正在普泛化。对前者而言,以获利为目的的功利性使批评异化,对后者而言,以全民参与为表征的狂欢化使批评复杂化,成为后现代文化的注脚。我们需要审慎地对待这两种新兴的批评形态。

当下批评的四足鼎立,其实也就是承认批评的多元化,这不仅仅是批评视角、批评方法的多元化,也是批评者身份、批评理念的多元化。批评应当成为独立的学科、应当具有独立的思想,它不应当是作家的附属品和文本的注脚。面对文本,批评家完全可以按照他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去阐释,而不一定要去对应作家的所思所想。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用“独立的同时也是互动的”来表达?其实,作家对于批评家意见的反应也是多样的——反批评、全盘认同、部分接受等等。类似一些80后那样的新生代作家与一些批评家之间的“断裂”,我以为是一个需要警醒的信号,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又是正常的。批评有责任立足文本、深入文本发见其审美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引导普通读者,另一方面是作为与作家的一个互动,当然,更重要的是表达己见。批评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在于他独立的“己见”。不过这种“己见”应当是认真研读文本之后的产物,也就是何平讲的“文学”的批评,而不是“概念”批评或者说“印象”批评。王先霈先生的“圆形批评”理念或许能为我们寻找“文学”批评打开一条思路,他认为“我们理想的文学批评,是融合感悟与理性,融合社会历史的考察与审美估量的。……它既要避免琐碎的、机械的、程式化的分析,也要避免笼统的、模棱两可的、缺乏根据和证明的论断。它确认文学的审美本性,确认文学批评思维的全面与批评视角的独特的统一。……圆形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观念、文学批评理想、文学批评原则,它鼓励文学批评的多样化,鼓励多种文学批评之间的互谐。”

在当下,我以为克服批评的种种危机并重建其阐释文学的有效性,文学批评伦理的建立应该是第一步。相比较“专业的批评”,“学院的批评”在这方面的问题要大一些。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在目前从事批评的大学教师中,有几个是以“文学”的批评为己任的?在当今这样的学术体制之下,生存伦理远远大过学术伦理,功利取向远远大过兴趣取向。因此,学术体制不改变,真正的文学批评难以在学院实现。从这个层面上讲,我寄希望于“网络的批评”。相对于“学院”,它应当可以达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在文学批评伦理的建设中,我觉得应当强调以文本为批评中心,充分表达出批评者的艺术感受力、艺术辨别力和艺术想象力,展现出批评者的学术气质、创新气质、思辨气质,最为重要的是批评者对于文学的真情挚爱、独立的人格和“评格”。对于不同批评样态,应该给予最大的宽容,应去除批评样态的等级观念,使其独立生长。蒂博代曾经在谈到“自发的批评”、“专业工作者的批评”和“艺术家的批评”时说:“毫无疑问,应该把三种批评看做三个方向,而不应该看做固定的范围;应该把它们看做三种活跃的倾向,而不是彼此割裂的格局。三个之中,几乎没有一个愿意承认另外两个有独立存在的权利。任何一个都不以做一部分为满足,它们都要独霸天下,都要占有批评的全部,都要成为批评的生命。”我以为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目前已经存在的四种主要批评样态。另外,对于行政权力的干预也需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以保证批评权利在自身规律的范围内自由运行。健康的文学批评伦理的构建无疑是有效阐释中国当下文学的前提和基础,这当然又涉及到文学批评的时代性和民族化问题。

猜你喜欢

样态批评家文学批评
第七代批评家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构建指向“五要素”的乡村初中教学样态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贾方舟:中国艺术批评家网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