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人求真

2009-04-16

阅读(中年级) 2009年1期
关键词:居里夫人科学

谢 玲

【采访手记】

百年北大,底蕴丰厚。就在北京大学东门外不远处,有一幢方方正正的大楼。这幢楼与周围林立的高楼相比,毫不显眼,甚至有点陈旧,但这里却汇集了全国物理研究领域知名的科学家,是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的所在地。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的办公室,就在大楼三层的一个普通的房间里。

采访陈佳洱那天是在傍晚时分。当我走进异常安静的大楼来到陈佳洱的办公室时,一眼便看见他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办公桌上则摆满了书籍、文件和信件。面前的陈佳洱依然朴素,瘦削的身材,穿着一件普通的夹克衫。见到我,他连忙站起身走过来,面带微笑,轻声地问候着,那笑容里则带着朴素、真诚和谦逊。

是的,陈佳洱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温和宽厚,既没有学者的矜持自傲,也没有当官的“架子”。他曾经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卢瑟福高能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又曾经在美国石溪大学和劳伦斯伯克利研究所做访问科学家,长期从事加速器的教学与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他曾经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主持工作期间,成功组织了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各项活动;而他的父亲就是德高望重,其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陈伯吹。丰厚的学识,充沛的智慧,崇高的荣誉和地位,这一切并不改变陈佳洱诚恳踏实的做人本色,儒雅谦和文人气质,他也因此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和尊敬。

那天同陈佳洱先生的交谈随意、轻松而愉快,从他少年时的生活到他国外做访问学者的经历和感受,从当学生到当教授,从读书到做人,广泛的话题更多展现了先生执着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展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当谈到有关阅读的话题时,陈佳洱笑着告诉我,其实他的父亲最初是想培养他当一名作家的,并且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比如父亲让他念一些书,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后来还拿一些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来让他翻译。陈佳洱清楚地记得在他念初一的时候,他翻译的第一篇文章在《华美晚报》上发表出来了,当时真是非常高兴。

从陈佳洱先生奕奕的神采、明亮的目光以及扬起的语调中,我分明感受到阅读给他带来的美好记忆和快乐心情,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决定他一辈子对社会的贡献,这非常重要。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本身就凝聚在最基础的历史和文字之中。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真正地吸收我们光辉灿烂的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和素质。”他说:“文学教人向善,向美,科学教人求真,求实。善、美、真是照亮生活道路并不断给人生活力量和勇气的巨大财富。集真、善、美于一身,这样的人才是全面而完整的人。”

【采访实录】

记者:小时候您是怎样在父亲的引导下喜爱读书的?

陈佳洱:在我的记忆中,自小家里有很多书,不仅有父亲写的诸多童话书,还有古今中外文学书和各类报刊、画报等。父亲常给我讲故事,最早是童话故事,常常是讲到一半突然打住说:“你自己去看吧。”小学三年级时,我已经能够独立读书看报了,甚至模仿当时的《小说月报》装订了一本只有自己一个作者的“小说月报”。

记者:后来您还读了哪些书?

陈佳洱:后来我读了不少爱国主义的书籍,如描写前苏联卫国战争英雄的《马特罗索夫》《卓娅和舒拉》等。书陪伴了我的成长,有困难时找书解困。不如意时看书平缓心境,有空时翻书欣赏,分享别人的喜忧。

记者:您的父未最初希望您成为作家,但是您后来却成了科学家,这与父亲对您的教育有关吗?

陈佳洱:我的父亲虽然是一位作家,但他对科学也特别热爱。父亲家境很苦,12岁丧父,很早就担起祖母和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他从事教育和写作一方面是因为有乐趣,一方面也是生活所迫。父亲曾对我说,如果不是家庭贫困,他会继续念书,学习数学,成为数学家。父亲常把他收藏的《儿童世界》等画报和儿童图书给我看,给我讲科学故事和科学童话。父亲后来还写过不少科普作品,给我灌输不少科学知识。

记者:父亲对科学的热爱,像种子一样,很早就在您的心田播种了。

陈佳洱:是的。记得我六岁的时候,一个阴雨天的傍晚,父亲正在书

图片说明

陈挂洱摄于1954卑吉林太学毕业时1953年吉林太学物理系举行原子物理课程学期考试,朱光亚教授正在对他的学生陈佳洱进行口试1956年陈佳洱在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中关村的宿舍里1958年陈佳洱当选为全国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份子大会代表并与参加大会的北京团同组代表合影1964年在美国卢瑟福高能物理试验室进行强聚焦回旋加速器中心区的研究。图为陈佳洱正在用微分靶测量柬流轨道。房写作,突然窗外电闪雷鸣,我被吓得大哭,父亲把我搂在怀里问我,你知道为什么会打雷吗?我说,知道,是雷公要劈不孝的人。父亲笑了。他说,打雷是因为云层带电,有的云层带阳电,有的云层带阴电,它们汇聚、相撞在一起产生放电,就打雷了。说完他以两手相击做演示,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父亲索性找来玻璃板,用书架在桌面上,又让母亲剪了一个小纸人,放在玻璃下面,用擦眼镜的绸布包在一个积木块上,快速在玻璃板上滑动,玻璃板下的小纸人就随着绸布一跳一跳地动起来了,看得我都发呆了,觉得电真的有意思。父亲就乘兴告诉我,不仅摩擦可以生电,还可以用发动机发电,电可以做很多事情。

记者:多么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寓于小小的游戏之中。

陈佳洱:不仅如此,凡是上演有关科学的电影,父亲总是放下手中的事情带我去看。他带我看《发明大王爱迪生》,还曾冒着大雨带我去看《居里夫人》,当时我深深地为居里夫人能经受住反复失败的考验,历尽艰辛,经过5600多次的结晶从8吨铀中,发现和分离了0.1克的纯镭而感动不已。记得我父亲当时对我说,“你将来如能像居里夫人那样努力奋斗,对社会做一些大的贡献就好了。”

记者:看来父亲不仅培养您对科学的兴趣,更引导您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陈佳洱:父亲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我,特别是后来我读了居里夫人女儿写的《居里夫人传》以后,我才明白,居里夫人之所以有这样顽强的意志和毅力,首先是因为她坚信只有掌握科学才能帮助她的祖国波兰摆脱贫困和压迫。她完成了镭的发现的论文之后,首先寄往祖国的首都华沙。同时她有着为科学进步,追求真理的博大胸怀。有人找她,说用你这个发现申请专利可以让你成为百万富翁,居里夫人坚决拒绝,她说:我的发现应该属于全人类。从此居里夫人对我一生的志趣、信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记者:记得您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他的国家强大了,才能在世界的任何角落,真正地受人尊敬。”这是您的切身体验,亲身感受,对吗?

陈佳洱:哦,是我去英国留学的事。1963年吧,我到英国留学,英国同事们由于对中国不是真正了解,总给我同情弱者,扶持弱者的感觉。有一次他们说你在这里做得很好,将来你回去要不要带一点变压器、磁铁回

去继续研究。我听了哭笑不得,这些东西我们国家都能生产。到1964年10月16日,本来英国首相竞选,所有电视广播都是竞选的报道。但中间突然停下来,打出了一行大字:“中国爆炸原子弹”,我看了也不敢相信,赶快回到使馆去核实,使馆人员告诉我是真的,你不知道那时我有多高兴,都跳起来了。第二天回研究所吃午饭,同事们围着我议论说:“你们中国有原子弹了,你们强大了,了不起啊!”我走在街上都感到扬眉吐气。

记者: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矛盾学技术不发达是不行的。

陈佳洱:只有国家的科技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才有公民的真正地位。也只有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了,才有我们自己的事业。

记者:据说您中学时就开始小发明创造了?

陈佳洱:我就读的中学是上海非常有名的位育中学,学校秉承了许多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发明创造。有一年校庆,高年

图片说明:

1985年在牛津大学物理系陈与牛津大学签订接蹙该校馈赠2X6MV串级静电加速器的协议1995年陈佳洱和李坤教授指导由日本理化所来的博士后筱永妙子博士做关于加速嚣质谱计的研究1999年陈佳洱与王大珩老师(坐者)香港理工大擘潘宗光校长于走连理工大学校庆50周年1998年陈佳洱陪同江泽民参观北大校园级的同学做了一个发射机,他在实验室里广播,说这里是位育中学广播电台,今天是我们的校庆等等。我回家去开收音机,竟然也能收到他们的广播。我觉得这个东西真是神了,于是跟其他三个同学组成了一个课外小组,也自己动手从收音机一直做到学校广播体操的扩音器。

记者:大学时期,您有幸跟随了王大珩、朱光亚等一批名师,他们部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这些老师对您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

陈佳洱:父亲给予我科学启蒙,学校激发我对科学的兴趣,而真正把我领进科学大门的是许多教过我的老师。王大珩先生不仅学术精湛,在教学上一丝不苟的严格和严厉都是出了名的。他亲自带我们做实验,要求非常严。做完了实验所有的数据和记录都得给他看,不合格要退回去重做。要在他手上得个5分那是不得了的。所以,我们同学之间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谁在王先生那里得一个5分就请大家吃花生米。我连续请吃过三次花生米,感到很骄傲。朱光亚先生非常和蔼,为了给我们讲好一堂课,有时他要精心准备一个礼拜。老师们所传递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维方式;不仅教会了我怎样去思考,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怎样去做人。

记者:从留学英国开始,您一直从事加速器的研究。我有个感觉,您就像一颗放进加速器的粒子,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加压,加速,不断向前运动。

陈佳洱:我觉得,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学,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人。正如我父亲对我所说:“做人就是要对社会有贡献,做一个诚实的人,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当你有了一颗热诚为祖国的赤子之心,有了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以后,你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居里夫人科学
吝啬又大方的居里夫人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居里夫人: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科学奇女居里夫人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
居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