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师管理的三个特性
2009-04-15刘雨录
刘雨录
在当代高校的管理中存在一些误区,尤其是对于教师的管理,普遍存在着管事不管人、管结果不管过程的倾向,这与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学术化背道而驰,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束缚了创新能力,遏制了个性发展,最终影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对这样的管理进行创新和改革,成功的高校管理者必须注重人文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高校教师管理工作是教育行政管理与教师业务管理的结合部,是开展教师教育, 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迅速成长,促进教育管理和教学创新,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教师管理要有人文性
教师管理是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其形式不能是简单的“要求”、“限制”和“执行”。新课程下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之一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这就必须要有人文性。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 爱护人,尊重人。其实,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管理者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同等关注教师管理,树立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的思想,重视教师的尊严、价值,把教师放在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1-3]。
第一,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主流的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要求。真正尊重和保护教师的发展权利,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成长,将教师的发展需要融入到学校的发展目标之中,为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 做教师发展的保驾护航人。
第二,注重开发教师的情商,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情感交流,用人格力量感召激发教师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帮助教师将人文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自身优势集中体现在工作上,全力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教师工作的过程就变成了愉悦的旅程。如建立学习型团队,开发教师的潜能,凝聚合力;培养教师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时解除心理困惑等。
第三,重视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需求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管理者要有服务的意识,及时满足教师在评优、提升、外出学习、物质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如教师外出学习,管理者要全面地了解教师的个人素养以及学科分布和年龄情况, 从实际校情出发,从教师的发展能力出发,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着眼学习培训的高效和实效,要注重教师群体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管理要有科学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所有人都希望别人能尊重自己,关心体贴自己,理解信任自己。因此,管理者要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尊重教师的权利、个性,激发教师发展的能动性,变革陈旧固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教师从行政约束转向自我约束。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师的自身因素,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搞笼统的“一刀切”,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制定管理制度、策略等。有些制度还可以由“刚性”转变为“柔性”,如业务考核可以采取双向沟通,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的业务目标结合在一起,使教师的努力方向更加明确;开展文明从教签约活动,在教师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公示,接受学生、家长、领导的监督,定期考核后按照次第发给相应的履约金。再如倡导“没有管理的管理”,有时依靠严密的制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尽管有效却未必是最佳手段。“没有管理”并非不要管理,不要制度,而是让教师不必为种种制度所束缚,心理上少一点外压,处于相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其实质是化有形的管理于无形中,通过激发教师的自我管理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充分调动教师的自觉性,使他们即使在没有外在约束力的情况下也能够积极完成工作等[4,5]。
三、教师管理要有有效性
教师的职业活动方式是以个体劳动为主,其努力目标、工作效果及教育效果的价值很难用统一的模式来衡量、评价。如果简单地运用一些带有强制色彩的管理手段,表面上看起来有效,但实际上教师多在消极抵抗,很容易导致管理流于形式,最终效果不佳。新课程下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之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管理者应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作为主要职责。对教师的管理要尽可能地淡化“管”的色彩,强化“理”的功能,充分利用制度、情感等有效手段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追求管理的有效性。管理者要不断运用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整合、利用和规划好教育资源,合理、科学配置,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正确地运用客观评价,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的不足,深入剖析教师管理中的内因、外因,辨证客观地看待问题,有针对性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根除教师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与教师一道接受管理监督, 彼此都成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最大限度地使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这样,教师自然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就有一种创新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及追求成功的强烈欲望。教师“活”了,工作就“活”了,学校也就“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