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主体 激发兴趣 提高写作能力
2009-04-15苗慧玲
苗慧玲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所以教师的作文教学要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阅历,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适时渗透情感教育,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 主体、兴趣、多元化、写作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趋完善和严密。但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尤其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下,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阻碍其进一步的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语文教学必须及时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体验与兴趣相结合,强调由“教”的课堂变为“学”的课堂,让学生“乐学”“乐写”。
目前作文教学尽管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是“知识先行,范文开路,训练后续”的作文指导方法,仍占主流地位。学生害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了思维的单一性。一篇作文从外在看,是有语言的构成形式,或记叙、描写、或议论、说明,在文本的背后却蕴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人生理想、精神气质。学生作为主体,其内在的情感是不断丰富的,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能否使其不断充实和“外化”。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阅历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凡“体验”都是由于“验”而“独特”,人与人不同,心与心相异,五官所“感”,心灵所“受”当然各有不同,因此,“独特”是“体验”的标志。提倡“体验作文”,就不仅要强调前提性的“体”,更要强调、保护和发展“验”之“心灵”的鲜活与独特,而这样的“心灵”只存活于“自由”、“自主”之中。因此,倡导“体验作文”,无异于作文教学的革命,对学生的心灵是“解放”,也是“塑造”。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感悟、认识和“加工制作”,哪来的文章?正如作家王蒙所说,“生活并不能直接化为创作,只有经过作家心灵的汲取、选择、消化、感应、酝酿、裂变、升华、飞跃,变成作家心灵的一种负载、力量、火焰以后,作家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作文也一样,需要学生就经过一系列艰苦、复杂的精神劳动,才能写出好文章来。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放眼看世界,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这样,同样是观察秋天的田野,有的学生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有的则可能看到都是沉甸甸的的生命感悟,虽然有深有浅,但都映现了一个活泼的“我”的灵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应该尽量拓展学生的生活面,不断丰富其生活阅历,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有自己的经历,有较为丰富的感觉和感受,一闭上眼似乎都能“看到”活生生的的场景和形象,但往往是“写不出”或者“写不好”,这说明生活毕竟不等同于写作。如果曹雪芹没有生活阅历,他是写不出长篇巨著《红楼梦》的,但是有许多人有曹雪芹那样的生活阅历,他们却没有写出第二部《红楼梦》。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作文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精神境界和个性特点。但凡优秀的作品,都是用人格和个性写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爱护“我”,尊重“我”,张扬“我”,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故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切不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扼杀学生的个性。所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
(一)以情感因素激发兴趣,巧妙运用作文批语
好的作文批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发其写作热情,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哪些批语最受学生欢迎呢?一是鼓励表扬性的批语;二是认真详细的批语;三是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批语。这些批语之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是因为它符合青少年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诉说自己对作文的苦恼、焦虑和无奈,并“恳求老师指教”,老师给她的评语是:“你这篇作文本身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真心袒露,文情并茂,生动感人,别着急,只要你继续努力,终有所成。”一个学期后的期末考试中,她的作文得了高分。
(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情寓于中,必发于表
让作文成为学生情感宣泄的最佳途径,与学生沟通情感,让学生有话对你说,敢对你讲,让自己静心倾听学生倾诉,这是作文教学获得成功的真谛。此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采取多种写作形式来进行自主作文,如以日记的形式来完成。
三、改变单一的作文形式和作文内容
作文形式、内容避免单一化,应走向多元化。因为单一的形式和内容,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单向性,表现在习惯于一个方面的思维,不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并且往往成为定势,严重影响了创造性思维。可采用“实话实说式”“焦点访谈式”“花边文学式”的综合训练,还可以搞作文填空、连词口头作文、编写课本剧、电视剧等多种形式的作文。使学生学习如同游戏,兴趣盎然,学得容易,学得快乐。
此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也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一些教学改革实践也证明,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活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参与,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之,作文教学无定势、定法,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更为重要,教师也要相应重视,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打开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