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
2009-04-15程海雨刘志方
程海雨 刘志方
摘 要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当今的大学教育,人文缺失颇为严重,确立现代大学理念,重拾人文精神传统,已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字 人文精神;大学理念;管理机制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指人性中的美好成分,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类理想体系,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而“人文精神”就是对“人文”的向往与追求,从本质上说,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自觉、怀疑、批判的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确立现代大学理念,重拾人文精神传统,已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
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大学里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一)当今的大学教育,人文缺失颇为严重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缺乏精神与道德“底线”而屡屡做出令人瞠目结舌乃至匪夷所思之事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伤熊事件”、“虐猫事件”“火烧自家房屋事件”、“马加爵事件”,等等。大学生的精神现状,迫切需要教育界人士的深切关注与积极行动。
(二)当今是一个技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固然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也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网络道德、网络安全问题,“克隆”技术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人类基因研究带来的基因歧视、人种改良问题等。这些问题,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能解决的,只能依靠人文科学来处理,需要人文科学的智慧与情怀来观照。科学知识乃至技术无是非,但对其应用是有着是非善恶之分的。没有人文关怀,谁也无法想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三、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近代以前我国大学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并伴随“科学救国”的急切动机发展起来的。它的人文教育一开始就受到科学教育的遮蔽而衰微不振。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反思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失衡的危害。而此时,我国正在学习苏联模式,结果是大多数高校变成了单科性理工院校,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剥离。
(二)近年来,大学的市场取向、功利取向日趋明显
如果说强调教育的生产力属性还有积极意义,那么大学产业化论调一经提出,其诸多弊端已是毋庸置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的学校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四、 大学人文精神建构的机制
对于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来说,理念是前提和基础,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具体来说,大学的管理机制、教育机制、文化机制应该为人文精神创新提供保障。
(一)管理机制的人文精神体现在恢复大学的自由与活力上
在处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上应该逐步扩大自治权限,自己从学术角度决定谁教书,教什么,如何教,以及谁来学等问题。在大学自我管理上应创造性地解决新形势下学校党委和行政、行政决策体系和专家决策体系、教师和干部等实质性关系,走精简、高效之路,弱化行政,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的教学和科研组织,成功地实现由行政治校到“教授治校”“专家治校”的转型,对学校各类群体予以科学、合理定位,优化和平衡各种资源配置,释放全体员工所有的激情和智慧。
(二)教育机制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上
学校既要发展包括语言、文学、哲学、历史、伦理、音乐、美术、绘画等在内的新专业,在数量、质量、类型上向世界一流名校看齐,更要更新教育模式,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精心组织一套跨文、理、工、医、艺、体的通艺、通识课程,实行通识教育,并关心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课程教育。具体教育环节上要宽容学生的不同观念和独特个性,尊重其主动探索、批判、怀疑的能力以及多元智能和性向,激发其自我反思与创造、沟通、合作的热情,并真正建立起根据学生的满意度随机调整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的机制。在加大学科调整力度的时候,应该切实贯彻“科技体现文化,文化体现科技”的原则。学校应该尽快分别建立起研究人才、应用人才、大师级人才的不同培养模式,防止与社会亦步亦趋、仅仅培养技术蓝领的短视行为,而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为天才、大师的产生创造最好的人文环境。
(三)文化机制的人文精神体现为建设人文色彩浓厚的大学文化,营造人文性的校园氛围
大学在学校建设新“硬件”时候应切实讲究创意,对于现有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生活娱乐场以及自然景观应该逐步将其人文化或加强其人文内涵,并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一批新的人文景观。大学应以开放的眼光吸引海内外大师级的人文学者以及高雅艺术知名人士来学校做报告,并将包含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发展在内的人文讲座制度化。大学应积极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将艺术协会、音乐节、文化周、影视节、辩论、表演、沙龙、社团、书会等高质量的人文活动定期化、规范化。这样利于学生在高雅优美的校园环境里熏陶“人文心”,人文精神也会非常自然地被启迪、提升。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是探求学问、追求真理和终极关怀的地方。“人文”的核心命意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具体人伦事功,从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性,是培育其人文精神的本真命题。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高等教育学07级硕士。
参考文献
[1]张颐武.《大学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仪垂杰.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光明日报》2006年10月28日第7版
[3]王玉升.《中国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荣光宗.《大学自我维持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黎阳村.东林书院和大学传统.《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31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