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办报实践中

2009-04-14杜道中

新闻前哨 2009年1期
关键词:办报报业报纸

杜道中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在我们办报的具体实践中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面对报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将科学发展观一以贯之,立足科学发展,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方能开创报社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办报的根本要求

2008年6月20日胡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办报有两个基本问题不能含糊,一个是办报为了谁,一个是谁来办报。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我们办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报为了谁?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谁来办报?坚持“政治家办报”。

1,牢固树立服务为先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闻宣传也要着眼于人,作用于人。离开了对于人的影响,新闻宣传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只有主动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使新闻报道与群众密切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党和政府想做的、人民群众需要做的、新闻媒体应该做的这三者的交叉点上做文章。这样的新闻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够在群众中产生共识和共鸣。实践证明。越是群众喜闻乐见和与群众利益关联度越高的报道,就越能牵动群众的心,影响力就越大。只有“关注群众”的报纸才能“为群众关注”。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树立“服务为先”的理念。服务为先,是党报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党报的生命源泉。这是由党报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决定的。近年来,襄樊日报社在办报中时时处处体现“服务为先”,如: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报道好大政方针、重大工作部署等,通过版面内容和形式体现党委政府的关注,解读读者对党委政府的关注。在抗击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市“两会”、打造阳光新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三城联创”、招商引资、全民创业、抗洪救灾等重大事件、重点工作、中心任务宣传中,通过精心设计栏目,运用专栏、专题、专访、专刊、系列报道、评论、图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抓好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有效地发挥了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服务为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十七大的主旋律,也正是党报新闻报道的基本内容。按照胡总书记6,20讲话。报纸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来自于“三多”,即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近年来,襄樊日报社在民生新闻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认真落实“一个导向两个统一”、“三贴近”,让民生新闻唱主角,注重用具体生动的事例说明道理,用细致感人的情节展现过程,用栩栩如生的典型引导风气,真正让读者觉得好看、实用,还有启发。

2,坚持“三贴近”。

在办报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服务为先的理念?重要的途径就是倡导并实践“三贴近”。“三贴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凝结着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三贴近”要求很高,做起来永无止境。

贴近实际。就是新闻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就是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贴近生活,就是要深入生活一线,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新闻宣传工作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

贴近群众,就是扎根于群众之中,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愿望,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新闻报道更具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3,政治家办报。

强调“政治家办报”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坚持党性原则。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政治家办报,要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导向正确是永恒的主题,刊出安全是永远的追求。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营造有利于解放思想,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团结鼓劲,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舆论氛围。

坚持“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透过现象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具有政治家深入群众的活动能力,既能与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物交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又能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

坚持“政治家办报”,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搞好舆论监督。发挥有效的舆论监督是党报的社会责任。面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疑点和突发事件及敏感问题,有人总认为报道多了对社会和实际工作有负面影响,因此不报比报好,少报比多报好。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群众最关注的,也是最需要舆论来引导的。作为新闻媒体,要善于发现和敢于触及社会公众议论关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真正起到释疑解惑、增进理解、平衡心理、改进工作、凝聚人心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进行正确的舆论监督关键是要把好关,把好度,既要选择好典型,又要把握好时机,更要掌握好角度、高度和密度。

坚持“政治家办报”,还必须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树立起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维护党报形象。

二、统筹兼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发展

办报既要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又要抓好经营创收,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兼顾。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是办报人的理想追求,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始终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摆在首位的任务。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党委政府需要党报来宣传政策、传递声音、发布信息,需要她来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需要她来营造舆论氛围,推动工作。同时,随着公共信息平台的增多,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加,人们对有效信息的取舍难度也随之增加。在这种多元化趋势下的信息控制需要主流媒体,党报通过精细的新闻筛选机制,为读者在海量信息中导航;通过更加专业的编辑,深入解读新闻,为读者提供正确的观点。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对照,舆论导向的正确只是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要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

论引导人,除了重视舆论引导的正确性外,还要重视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面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疑点和突发事件及敏感问题,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如果受众从主流媒体上得不到消息或不能及时得到消息,就会通过非主流媒体获取有关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不真实准确,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判断,形成负面舆论。信息不畅是谣言和恐慌的温床。只有及时、公开、透明的报道,才能起到设置议题、引导舆论、以正视听的良好效果。

2,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媒体的吸引力来源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内容是媒体的主要竞争力,而党报在内容的占有上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党报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发布权,有专业化的采编队伍,信息内容的采集、加工、分析和制作都是报纸的优势所在。报社在信息内容的占有、创造、整合、管理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武曾撰文说,我们始终认为“报业”不是“报纸业”,而是“报道业”。“报业”以纸这种特定介质作为信息显示终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报业”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价值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以及传播。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和新的传播格局的出现,报社作为信息加工商的角色更加突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报社必然是一个掌控着多种媒体的信息传播“仓库”,是一个内容加工商和供应商。这既是报社的优势。也是报社发展的根基。就拿襄樊日报社来说,我们“两报一网”共有140多名新闻采编人员,各县(市、区)都设有记者站,还拥有一大批相对固定的通讯员队伍,活跃在各个地方、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平均每天采集本地信息量在300篇(条、幅)以上,“两报一网”每天加工、制作、发布本地新闻多达100条以上。

坚持内容为王,必须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质量是吸引读者、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提升新闻内容质量的具体措施,《宜昌日报》总编辑熊庆文提出,提升市州报的内容,要在七个方面出“亮点”,即:精心策划出亮点;服务百姓出亮点;旧闻翻新出亮点:树立典型出亮点;创办专栏出亮点;打造精品出亮点:内强素质出亮点。《孝感日报》社长季云堂提出,市州报的新闻和策划都应该凸显本地特色,报纸的头条要以本地新闻为主:报道的策划,应该围绕当地中心工作,做到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集中策划,连续推出,形成气势,使读者每月都有一个兴奋点,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3,做大做强广告主业。在现阶段,广告仍是报业的经济支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报业一定要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竞争需要,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放活经营,做大做强广告主业。

一要整合资源。按照“编采经营”分开的思路,整合广告资源,集中优势,减少内耗,抢占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和价值的最大化。

二要细分市场。企业、商家精确营销的需要,要求广告宣传更加细分化、精确化。要建立抓大不放小、抓热不放冷的广告市场开发体系。充分利用报纸的影响力和地缘人脉,开发利用报业的无形资产和品牌资源,巩固重点广告市场,抢占薄弱市场,开发空白市场。要综合利用报纸和网络的优势,拓宽渠道,积累客户,抓好分类广告。

三要强化策划,科学营销。采编、广告、发行联动,以新闻策划带广告策划,以传媒活动带广告效应,以创意为龙头,以活动为平台,开创美誉度高又受商家客户欢迎且能产生盈利的会展、评比等品牌活动,为广告客户提供展示企业形象、扩大产品销售、增强企业效益的平台。

四要跟踪新兴广告市场,提高广告服务专业化水平。

4,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如何拓展思路、寻找门路、搞活经营,是报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市场经济中,面对媒体发展新的态势,推进报业的发展,必须学会运用市场运作模式,努力拓展报纸上游和下游相关的产业链,实行集约经营,多元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的报社努力盘活印刷产业,对印刷厂进行股份制改造,扩大印刷经营规模和效益,提高印刷能力,扩展印刷生产领域,增加印刷品种和门类,并创新赢利模式;有的报社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了邮发、自办发行、委托发行、协商发行、自发邮发结合等多种渠道,扩大发行覆盖面,节约发行成本:有的报社在做好报纸发行基础上,利用在服务和营销中所形成的渠道网络和客户接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增值服务和营销项目,向商务配送领域进军,向废旧回收、家政、票务、快递等社会化服务业务拓展;有的报社积极发展演艺、论坛、会展、教育培训经济,开办新闻旅行社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

《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要加快报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转变报业增长方式,就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富有生机活力的微观运营机制,促使报纸出版业由数量型、粗放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转变,促使报纸出版业由分散、弱小、低水平建设的传统格局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报纸出版体系转变,促使报业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促使报业发展成果由主要惠及中心城市居民向普遍惠及广大城乡居民转变,促使报业市场竞争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由价格竞争向高质量的内容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变,由单一收入来源向多元收入结构转变,促使报业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纲要》指明了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一是调整媒体的市场定位。突出特色。

用生态学中生态位规律看,每一种媒体都必然有其特殊的生态位,也就是说有其特殊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和条件。媒体必须遵循科学准确严谨的原则。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选择好自己独特的生态位,也就是要有准确明晰的独特定位。市场定位要突出特色,差异办报。地市报业要进一步强化市场观念,实行差异办报、错位经营战略。努力解决日报、晚报、网站同质化倾向,要适时根据读者、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改版、扩版,实现更加精准的、适应细分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整体办报水平,形成各有特点、各显特色的报纸、网站风格,抢占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体。

突出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培育品牌。品牌是媒介重要的无形资产。天津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建星说:“谁先启动品牌战略的引擎,谁将成为传媒市场上的赢家”。一份报纸要创办自己的品牌栏目、品牌板块,更要用心培养自己的品牌记者。

二是创新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胡锦涛指出,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

新方法、创新手段,在改革创新中增强引导能力。报纸要通过改进信息加工手段,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耐读性及版式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增强读者的认同感和忠诚度。2007年我们对《襄樊日报》进行了全新改版,由日对开四版扩为日对开八版,报型改为国际流行的窄报,增加了社会、民生、文化、咨询和企业周刊,版面空间扩容,版面结构优化,信息量增多,可读性增强。改版后的报纸版面更加庄重大方,简洁明快,达到美观大方与阅读方便醒目、可读性与阅读效率的高度统一。2008年6月,我们又对《襄樊晚报》进行了全新改版。报型改成了黄金报型,版幅加长4厘米。

在报型改版的同时,抓好内容和机制的创新。新闻采写杜绝“八股文”,避免结构套路化。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发挥个人独创性,行文风格各异。在采编体例上由过去采编分离改为版面负责制,对报纸的版面分工做了更加合理的调整,逐步走向编辑人制。并透过不断的改版,把办报人的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精神传输给读者与客户,较好地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三是积极利用先进传播技术,与新兴媒体在合作中共赢。

当前,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使报纸在媒介竞争中的角逐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优势不减;互联网、新兴移动媒体发展迅猛,强势扩张;全国性报纸、省级报纸和名目众多的生活类、都市类报纸不断渗透、延伸、挤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各自发挥优势激烈竞争的同时,报业势必要经历一个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要积极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网络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要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和传播方式,以满足数字时代读者的信息消费需求。众多的报业通过推出网站、多媒体数字报纸、手机报、电子报等,积极发展新兴媒体,就是传统报业与新媒体走向融合的结果。

四是推进体制改革,革新管理模式。

报业的管理模式和评价、激励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激活内部要素,是实现报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报社应当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激活内部各种要素,由事业型管理向内部企业化管理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从而增强报社内部活力,提升竞争力。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考核评价机制,让急需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奖勤罚懒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建立适应报社发展的经济运行体系,确保政令畅通,运转高效,目标落实。

猜你喜欢

办报报业报纸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报纸
不变与变——政治家办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对树立“开放”办报理念的几点思考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院报的制胜要素和办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