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玉米套种大豆+水稻一年三熟栽培模式初探

2009-04-14刘和湖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高效益栽培模式套种

刘和湖

【摘要】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结合德宏气候特点,我们探索出鲜食玉米、大豆、水稻一年三茬的栽培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同时实行水旱轮作、用养结合有利于改善稻田土壤和种植结构。该模式下,每亩平均产鲜食玉米1000千克,大豆150千克,优质稻450千克,综合亩产值3075元。

【关键词】套种;栽培模式;三熟制;高效益

1.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1.1 选地与整地

应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条件良好,土壤通透性好的田块。采用机耕一犁一耙,达到田平土细。

1.2 品种选择

为了鲜食玉米抢在淡季上市(1月中旬至2月中旬),玉米选用高产早熟优质品种“金银栗610”或“华珍”。

1.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鲜食玉米播种应在9月20日-30日完成。播种方式采用宽窄行种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保证每亩3000株左右。播种前玉米种子必须经过催芽精选,剔除无牙种,确保出苗率,播种后采用地膜覆盖,达到提早成熟的目的。

1.4 施足底肥

为提高鲜食玉米品质,播种时应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要求亩施1000-1500公斤优质农家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并施用适量的锌、硼等微肥。

1.5 田间管理

苗期做好防虫,使其苗全、苗匀、苗壮。生育中期对于分孽性强的品种,要及时去除分孽,而且要进行多次。追肥应视苗情而定,在12-14片叶进行,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在大喇叭口期及时防治螟虫,严禁使用残效期在20天以上的剧毒农药。

1.6 及时收获

鲜食玉米采收的是嫩穗,适期收获非常重要,采收过早,干物质和各种营养成分不足,营养价值低,采收过晚,种皮变硬,口感变差。适收期为授粉后20-23天,品种不同略有差异。为了不影响和少影响大豆生长,让大豆有较好的光照条件,玉米收获后应立即砍去玉米秆,并进行中耕除草。

2.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大豆是喜温作物,不同的品种在生育期间对积温有不同的要求,根据德宏州的气候特点,在海拔1000米左右地区均可套种冬大豆。品种可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丰产性较好的中早熟优质良种“德豆6171”、“台75”。

2.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充分利用光照条件,积累光合产物,减少落花落荚,是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为此,在播前应剔去玉米下部枯黄脚叶,铲除杂草。大豆播种期为12月下旬至1月上旬,中晚熟品种适当早播,早熟品种适当晚播,在鲜食玉米株距间种大豆,穴距15-20cm,深为3cm左右,每穴播2-3粒,每亩保证基本苗12000株左右。

2.3 田间管理

植株出现3-4片真叶,及时定苗,留双苗,防止苗欺苗现象,可减少土壤养分和水分消耗,使苗发育均衡健壮,从而提高产量。开花前进行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大豆争光、争肥,且有利于大豆通风、透光,促熟增产,同时可减轻后茬作物草害。为使籽粒饱满减少瘪荚,在结荚初期亩用速乐硼3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施。结荚鼓粒期及时灌水,防止因干旱豆荚脱落。

2.4 适时收获

当全田花后28-30天,籽粒鲜嫩,80%充实,豆荚已饱满,外观豆荚色泽由青绿转浅绿时为鲜食豆采收适期。若收干豆,植株变成黄褐色,茎和荚变成黄色,这说明籽粒已归圆变硬,即可收获进行凉晒脱粒。

3.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质中早熟品种“德优16”、“盈香1号”、“滇纯502”。

3.2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适时播种,适时移栽是夺取优质稻高产的关键。播种期安排要重点考虑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的温度条件,根据我州的气候条件,于4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移栽。培育壮秧是搞好优质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旱育壮秧具有早生快发、无明显的返青期,有效分蘖率高,抗病性强,结实率高等特点,因此,优质稻生产最好采用旱育秧。早育秧的播种量以每平方米苗床杂交稻芽谷180-200g,播种均匀,做好苗床消毒、肥料的施用,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

3.3 合理密植

水稻种植密度对稻米有较大的影响。在肥力保证的前提下,适当稀植,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单株营养面积,可以提高精米率,降低垩白率,每亩基本苗8-10万苗为宜。

3.4 科学配方施肥

要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多施有机肥,控制氮肥,增加磷钾肥。为促使秧苗移栽后迅速扎根,返青快,早分蘖,增加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为增加有效分穗奠定基础,移栽后7-10天亩施分蘖肥尿素8-15㎏,普钙25-30㎏;幼穗分化期及孕穗期亩施尿素5-8㎏,硫酸钾5-8㎏,确保穗大粒多。

3.5 科学管水

栽秧和返青期,田间水层保持在3-5厘米,以利移栽和返青;分蘖期要求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宜适当晒田,减少无效分蘖并增强稻株抗倒能力;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要浅水灌溉,促进大穗;黄熟期排水晒田,促进成熟,有利于后作鲜食玉米整地播种。

3.6 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重点搞好水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治。

3.7 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是优质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如不及时收获,不仅会使垩白增大,影响精米率,还会导致糊化温度升高及胶稠度变硬。若遇阴雨低温而不及时收获,将使稻谷含水量增加,导致裂纹米增多,精米率下降。一般稻谷含水量19%-21%时已充分成熟,此时收获糙米率和精米率都高,而且香味最好。

4.玉米套种大豆+水稻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效益

通过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鲜食玉米套种大豆+水稻一年三熟栽培模式试验示范,农户对一年三熟制栽培模式效益表示满意。2008年在潞西市示范种植306亩,每亩平均产鲜食玉米1000公斤,每公斤按1.20元计算,鲜食玉米亩产值1200元;大豆150公斤,每公斤5.00元,亩产值750元;优质稻450公斤,每公斤2.5元,亩产值1125元,合计亩产值3075元,一年三熟总物化投入590元,投入产出比为1:3.6,效益明显。预计今后该种植模式面积将增加到1万亩左右。

5.结论

鲜食玉米套种大豆+水稻一年三熟制模式,有利于改善稻田理化性状,使土壤通透性、团粒结构得到改善;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均衡消耗;有利于减轻或抑制病虫杂草的危害,同时调整了种植结构,真正做到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循环。玉米套种大豆属立体种植技术,使高秆、须根的玉米和矮秆、直根系的大豆套作,地下部份扩大了根系吸收范围,提高了地下源的利用率;地上部分加厚了绿色层,最大限度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且两类作物吸收养分种类有差异,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利用,达到了高产高效。由于大豆种植于玉米间,不用耕地,不用再盖膜,大豆可充分利用前茬肥料,同时,前茬残留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节约成本。玉米与大豆套种,玉米产量效益不减,多生产一季大豆,增收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柴家良.墨江县稻-稻-豆一年三收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08,(8):23-24.

[2]齐建俊.圣稻14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24(8):17.

[3]吴海英,刁杰.玉米新品种天塔五号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24(4):18-19.

猜你喜欢

高效益栽培模式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科技赋能 新模式引领农业创新高效益 “农行杯”山西省第六届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参赛项目简介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乌鸡高效益饲养技巧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