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几何概念教学初探

2009-04-14

甘肃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外延内涵

马 明

〔关键词〕 几何概念;内涵;外延;引入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3(B)—0047—01

几何概念是几何知识体系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几何概念的由来与发展,掌握概念的内涵、 外延及其表达形式,理解有关概念的逻辑关系,并能对几何概念进行正确分类,从而形成一定的几何概念体系。我认为,初中几何概念的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概念的引入教学

1. 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感性材料能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既可以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过的事物,也可以是材料中列出的实际例子。例如,在教学“平行线”这个概念时,我先列举出教科书上提供的具体材料:铁路上两条笔直的铁轨和黑板的相对两边,让学生对“平行线”有个初步印象。进而让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这些事物中一对直线在位置方面的共同属性: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无限延伸;两条直线间的宽度一样。在引导学生分析、弄清它们的本质属性后,再正式引入“平行线”的概念,并给出定义和表示方法,画出图形。这样,“平行线”在学生脑中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以已知概念为基础引入新概念。在引入新概念时,可以采取多变的形式,也就是说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概念与另外一些概念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这就可以通过对已知概念的内涵进行限制或概括,引入外延较小或较大的新概念。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个概念时,因为学生已经学过“全等三角形”,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三边对应相等”改为“三边对应成比例”,进而引入外延较大的“相似三角形”这一新概念。

3.与已知概念类比引入新概念。某些概念的内涵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故可以通过类比明确其异同,从而引入新概念。例如,由三角形的高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中位线引出梯形的中位线等,这种方法既自然又有效。

总之,概念引入的教学方法比较多,教师应做到: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针对不同的几何概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准确理解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

概念的引入使学生对概念的定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为了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还必须引导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

1.正确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准确理解概念的定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师生配合归纳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对于“三角形的高”,学生已知道是 “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为了使学生对这一概念加深理解,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并加以说明。

2.充分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了定义还不等于全面、深刻地理解了这一概念,因为概念的定义仅仅突出了它最特殊的本质属性,并不具有它的属概念的一切属性。而这些重要的属性往往又以性质、定理的形式出现。因此,在教完这些性质定理后要及时总结,使学生对概念的内涵获得全面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知道它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还要掌握它的所有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这样,才算是明确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

3.掌握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在几何概念中,每一个概念都与其他概念有一定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有关概念的逻辑关系,认识它们外延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

理化。

三、灵活运用概念

几何概念的巩固与运用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来完成的。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复习概念,并充分发挥概念在运算、推理、证明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概念,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猜你喜欢

外延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内涵漫画
平面低压降肖特基二极管外延氧化工艺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
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和芯片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