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创新学习
2009-04-14杨勇
杨 勇
〔关键词〕 创新教育;创新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3(B)—0020—01
创新教育,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等方面。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呢?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创新可以分为两种:改良和独创。改良,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以改变或改造,这是一种浅层次的创新。独创,就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就语文学科而言,要使学生有所创新,教师可从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具体操作如下。
1.激情投入:撩起创新的激情
语文学习需要激情,创新更需要激情。没有感情的投入,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感到困难。在课堂中,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呢?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有激情、有感染力,在朗读、提问、鼓励评价等环节中,都应具有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和安全感。这样,学生的紧张情绪才会消失,其感情才会自然流露出来,思想才会不受压抑,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驾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调节学生的情绪。或朗读、或质疑讨论、或表演、或演讲、或观赏影片、或聆听音乐……这样,学生的激情才会在丰富的活动中得到释放。
2.方法示范:添设创新的扶手
创新,都经过一个由模仿到改良,再到独创的过程。因此,方法示范,对学生来说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使学生富有激情地朗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和方法指导;要使学生具备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要使学生写出独特的心理感受, 教师要教会学生表达的技巧。
3.适时点拨:铺设创新的通道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要有所创新,离不开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启发。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时,教师要适时地予以点拨;当学生的方案难以实施时,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当学生的结论不能被同学认可时,少不了教师适时的引导;当学生的表演出现冷场时,也少不了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
4.激情褒扬:培育创新的沃土
语文学习需要充沛的感情,而且这种激情应是持续的、长久的。在课堂中,学生如何保持这种激情呢?最重要的是教师充满激情的褒扬和激励。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时常会使智力并不出众的人做出超常的行动。因此,在课堂中,要使学生保持创新的激情,就少不了教师的褒扬和激励。
二、实践语文创新学习的方法
1.课前演说——“说”的创新
每节课前,教师可利用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即兴演说,或按规定的话题让学生口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机会。
2.互动朗读——“读”的创新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要使学生读出“味”来,教师就要在互动上下功夫。除了点名朗读、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以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竞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
3.故事改编——“写”的创新
叙述类作品是最好的改编素材,现代小说、叙事散文、叙事诗,甚至文言文古诗文同样可以作为改编的材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改写小说的结尾、人物的结局、故事的背景等等。
4.以画释文——“思”的创新
让美术功底好的学生用画来诠释课文的内容。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这一类的写景文可“以画释文”,如《社戏》《孔乙己》《摆渡》这样的小说可以让学生画人物插图。
5.自编自测——“练”的创新
每学完一个单元,教师可要求学生自编一份单元检测题,并编写答案。然后让学生交换自测。
6.编演课本——“悟”的创新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作品适合改编为课本剧。从改编到表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